天刚蒙蒙亮,河滩上还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林逸兴就被鸭棚那边越发响亮的“嘎嘎”声吵醒了。
他揉着眼睛从竹棚里走出来,深吸了一口河滩清晨潮湿的空气,习惯性地走向了孵化窑。
林逸兴凑到观察孔看了看,里面的温度计稳稳地指着三十八度四。
他又把目光放在孵化窑上,熟悉的经验条映入眼帘。
【孵化窑】(节能)
让林逸兴满意的是,经验条上的数字依旧在缓慢地跳动着。
“这节能特效真是好东西。”林逸兴忍不住赞叹。
回想之前那个简陋孵化器,他得象个更夫一样,每隔三四个小时就得爬起来添一次木炭。
晚上都睡不踏实,生怕温度掉下去。
现在好了,这升级后的孵化窑,有了节能特效的加持,性能得到极大提升。
添加一次木炭,就能维持八九个小时。
只要控制好添加木炭的时间,林逸兴就能一觉睡到天亮了。
在连续几天起夜的情况下,这种能睡整觉的感觉,简直就是无上的幸福。
不过,林逸兴满意之馀也有点小遗撼。
孵化窑里就五个鸡蛋,就算窑体本身在不停工作,但有效孵化的对象太少,提供的经验值实在有限,严重拖累了孵化窑的升级速度。
他琢磨着,是不是不用等这批试孵的鸡蛋出壳,就直接多弄些种蛋来。
每天烧了这么多木炭,就为了孵化五个鸡蛋,怪浪费的。
确认孵化窑运行正常,林逸兴转身走向喧闹的鸭棚。
刚一拉开竹门,一股湿热之气混合着鸭粪气味就扑面而来。
好在林逸兴早已习惯了这股“生机勃勃”的味道,换做旁人,会熏着他扭头就跑。
林逸兴打开鸭棚同时,一个小黑影“嗖”地一下,从他脚边窜了出去。
黄豆豆冲出鸭棚,就跑到不远处的草丛里,熟练地解决了生理问题。
然后斗擞着身上稀疏的露水,发出旺旺声,向林逸兴跑来。
林逸兴笑着摇了摇头,迈步走进鸭棚。
鸭子们看到他,叫声更大了,纷纷围拢过来,伸长脖子,以为有吃的呢。
林逸兴扫视着鸭群,观察着鸭子们的生长状况。
这一看,林逸兴不由得乐了。
和鸭苗刚来时相比,这些小家伙变化可真大。
鸭群里的鸭子,几乎全都进入了“丑小鸭”的尴尬阶段。
它们身上原本的黄色绒羽正在大量脱落,取而代之的是颜色更深、质地更硬的羽毛正在钻出来。
换羽时,它们身上绒羽和羽毛混杂着,看起来确实不好看。
而且这个时段的鸭子,嘴巴也明显变长,失去了幼雏时的圆润感,显出了成年鸭特有的长嘴雏形。
整体看起来,确实没有鸭苗时那么可爱了。
但林逸兴很高兴,鸭子长得快,意味着出栏的时间就会更早。
鸭群当中也不全是丑小鸭。
林逸兴发现,鸭群里有几十只鸭子格外显眼。
它们身上的绒羽几乎已经褪尽,换上了一身整齐光洁的羽毛,只是体型比成年麻鸭小了很多。
“这生长特效也太厉害了吧。”林逸兴低声惊呼。
他仔细算了一下日子,这些鸭子出壳满打满算也才十四五天。
而正常情况下,其他鸭子要长到林逸兴这群鸭子的外表,至少需要二十三四天。
而那几十只格外强壮的,显然是平时能抢到生长特效水的积极分子,它们的发育程度,简直堪比正常喂养了三十天的鸭子。
长得快,饿的也快。
见林逸兴没动静,鸭子们的叫声更大声了。
林逸兴只得赶紧把鸭群赶了出去。
在河边用篱笆围起来的活动场里,鸭子们获得了更大空间,立刻欢快地扑腾起来。
把鸭子放出来以后,林逸兴开始生火,给鸭子们煮玉米糊糊。
灶火刚刚升起,母亲刘桂枝就提着个篮子来了。
“逸兴,吃饭了。”
刘桂枝打开篮子,里面是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玉米稀饭和一小碗泡菜。
林逸兴面色一苦,最近不知怎么的,早上吃一碗稀饭,不到中午就饿了。
“妈,以后早饭送点干的吧。”
“你今天又不干重活,吃什么干的啊?”刘桂枝道。
“早上只吃稀饭的话,顶不到中午。”
“估计是你最近干了活,又在长身子了,早饭我以后给你准备干的。”刘桂枝,叹了一口气。
“还是你这个活儿轻松。”
“你大哥昨晚回来了,天擦黑才到家的。”
“今天吃了早饭,天没亮透就又急匆匆出门了。”
刘桂枝说着,脸上满是心疼,“我看他去工地上干了这几天活,人都瘦了一圈,脸也晒黑了。”
“他那活肯定能累死人……”
林逸兴接过早饭,咬了口泡菜,含糊地说:“妈,大哥也就去了几天,不至于瘦那么快吧?”
“我觉得你就是太操心了。”
“怎么不至于?”刘桂枝白了儿子一眼,“你大哥在工地上,干的可都是搬砖扛水泥的重体力活。”
“哪象你,守着这河滩,养养鸭子,虽然离不了人,但总算轻省些。”
林逸兴心里一动,试探着问:“妈,要不等我这批鸭子养成了,确定能卖钱了,让大哥也别去工地了,回来跟我一起养鸭子吧。”
“养鸭子肯定比他在工地上熬力气强。”
刘桂枝听到这话,眼神里闪过一丝意动。
没有哪个母亲愿意看着儿子去干那么累的活。
但她很快又冷静下来,叹了口气,摇摇头说:“等你这批鸭子真能卖出价钱再说吧。”
“工地那边,好歹是一份稳定钱。”
刘桂枝还是觉得养鸭子风险大,不如工地收入稳定。
她不想再谈这个话题,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笑容,语气也轻快起来:“不过逸兴,这回你是真出息了。”
“昨天你赵婶儿,特意给家里送了一篮子青豆,嘴里把你夸得跟朵花似的。”
“说你做的那个水车是‘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说你是我们石桥村的小能人,脑子灵光,肯干实事。”
“我听着心里是真高兴。”
母亲的话语里充满了自豪,听得林逸兴心里也暖洋洋的。
自己一点一滴的改变和努力,正在被家人和乡邻们真正地看见和认可。
这比什么都让他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