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逸兴走到村委会门口的时候,他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村委会门口的空地。
那里停着一辆擦得锃亮的“永久牌”二八大杠自行车。
那是他父亲林卫东的座驾,也是他爹的宝贝疙瘩,平时谁也不让碰,他自己都舍不得骑太勤。
林逸兴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或许我可以去镇上买点吃的。
对。去镇上。
红土镇上离石桥村有七八里地,靠走路得走一两个小时,但有自行车可就快了。
镇上有饭店,那里能买到的肉包子和猪头肉。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再也无法遏制。
饥饿给了林逸兴前所未有的勇气。
他左右看看,四下无人,深吸了一口气,猛地蹿起来,冲到自行车前,手忙脚乱地踢开脚撑子。
推着车走了几步,来到土路上,林逸兴一只脚踩上脚蹬子,另一条腿笨拙地往后一甩,跨过了自行车横梁。
车把晃悠了两下,随即稳住。
他回头望了一眼村委会,然后一咬牙,用力蹬下了脚踏板。
林逸兴骑着那辆二八大杠,沿着记忆里模糊的黄土路,蹬得飞快。
风呼呼地从耳边刮过,道路两旁的田野和村庄飞速后退。
约莫半个小时后,眼前出现了熟悉的红土镇。
这个小镇就建在贯穿南北的省道旁边,因交通便利的原因,比一般乡镇要热闹些。
镇口灰扑扑的街道两旁,开着几家饭店、修理铺和杂货店,主要做司机和行人的生意。
林逸兴饿得眼冒绿光,直奔记忆中生意最好那家“刘记饭店”。
刘记饭店的店门口摆着个油腻腻的案板,一个体型健壮、围着围裙的男人,正抡着厚背砍刀,“哐哐”地剁着案板上一大块带骨的猪肉。
林逸兴看见那坨猪肉,咽了口唾沫,扶着门框,喘着气,急吼吼地问:“老板,有肉包子吗?或者现成的馒头、饼子啥的也行”
那壮汉头也没抬,继续剁着肉:“肉包子?早点那波早卖完了。这都啥时辰了?”
“想吃啥,我给你现炒现做。青椒肉片,回锅肉,米饭管够。”
现炒?
林逸兴听了心里一凉。
先不说要等多少时间,就他兜里那点零钱,怕是连一盘炒素菜都买不起。
他讪讪道:“……就、就没有点现成的,便宜顶饿的?”
壮汉这才停下手,撩起围裙擦了把汗,打量了一下这个满头大汗、脸色发白的小年轻,不耐烦地挥挥手:“没有没有。我这又不是施粥铺。要点菜就坐,不点别挡着道。”
希望破灭,林逸兴垂头丧气地推着自行车退了出来。
他推着车,沿着尘土飞扬的街道慢慢往前走,目光扫过另一家店面小一些的“迎宾小吃店”。
这店虽然小了点,但门脸看着倒还干净。
他尤豫了一下,把车支在门口,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店里只有四张旧桌子,擦得还算亮堂。
一个系着花布围裙、面容和善的微胖妇人正在擦桌子。
柜台后面,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有些斯文的中年男人正在拨弄算盘记帐。
妇人一抬头,看见林逸兴,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惊讶的笑容:“哟?这不是林家村的逸兴吗,林村长家的老二,你怎么跑镇上来了?”
柜台后的男人也抬起头,推了推眼镜,仔细看了看:“还真是。逸兴,你爸呢?没一起来?”
林逸兴的脸“唰”地一下就红透了,羞的。
他爹林卫东在这片儿名气大,镇上开饭店的认得他,这并不奇怪。
但能把他认出来,那应该和他爹有几分交情,知道他家里的具体情况。
一想到眼前两人知道他这个“懒儿子”的事迹,他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但饥饿感战胜了羞耻心。
他低着头,声音跟蚊子哼哼似的:“叔,婶子……我……我饿了,有啥现成的,能快点吃的吗?便宜点的就行……”
夫妻俩对视了一眼,眼神里交换着某种了然的信息。
王婶子立刻放下抹布,热情地说:“哎呀,这孩子,饿坏了吧?快坐快坐。现成的……早上蒸的馒头还有两个,热热就行,老张你再给冲碗鸡蛋花汤。”
被称作老张的男人应了一声,放下算盘就往后厨走。
林逸兴局促地在一张桌子旁坐下,低着头不敢看人。
很快,一碗热气腾腾,飘着香油葱花和蛋花的汤,和两个白白胖胖的大馒头就端到了他面前。
“快吃吧孩子,看给你饿的,脸都白了。”王婶子把筷子递给他。
林逸兴也顾不上什么面子了,道了声谢,抓起馒头就狠狠咬了一大口,又端起碗呼呼地喝了一大口汤。
温热的食物下肚,那股抓心挠肝的饥饿感终于被压下去了一点。
他几乎是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把两个馒头和一大碗汤吃得干干净净,连碗底都刮得干干净净。
吃完,林逸兴长长舒了口气,感觉终于活过来了。
他抹抹嘴,从裤兜里掏出那几张被揉得皱巴巴的毛票,数了数,小心地放在桌上,不好意思地说:“叔,婶子,谢谢你们……钱……不知道够不够……”
王婶子走过来,一把将钱拿起来,塞回林逸兴手里,嗔怪道:“哎哟,你这孩子,跟婶子还客气啥。就两个馒头一碗汤,值当什么?”
“你爸平时没少照顾我们,你以后路过这里,进来歇脚喝水啥的,都方便。”
“把这钱拿着,快拿着快拿着。”
老张也在一旁点头:“就是,一点吃的,别给了。回头让你爸知道了,倒显得我们不会做事了。”
林逸兴手里攥着被塞回来的钱,心里五味杂陈。
又是看在他爹的面子上。
他这爹的面子,真是比他想得还要大,既能断他粮草,也能让他蹭上吃食。
他再三道谢,推着自行车离开。
走出十几米远,他忍不住回头又看了一眼那家迎宾小吃店。
店面不大,但位置真好,正对着省道,车来车往。
店里收拾得干净利落,夫妻俩看着也和气勤快。
他心里突然涌起一种羡慕的感觉。
这样一家小店,靠着这南来北往的人流,只要夫妻俩肯吃苦,手脚麻利点,就能稳稳当当地养家糊口,如果饭菜干净味道不错,甚至能把日子过得挺红火。
这可比从土里刨食要轻松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