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1978从长影厂开始 > 第109章 恰逢其会

第109章 恰逢其会(1 / 1)

得知李子成和李彤是来咨询高考的,老霍颇为赞许。

“你们两个虽然离开了学校,但是能够想着上进,这就很好。既然你们想要考取中戏,文化课这方面就比较容易。”

他是语文老师,便主要给李子成两人讲了讲语文方面的要点。

“当下的高考在难度上不会太高,很可能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另外出题的角度,也会结合当下的局势,比如改革开放,比如和南边的冲突等等。你们在准备的时候,多从这些方面下手,应该能押题。”

李子成壑然开朗,对老霍连连感激。

“多亏了您指点,要不然的话我们两个还盲人摸象呢。”

老霍连连摆手,并未居功。

“你现在是我们实验中学走出的最大的名人,学校当然也希望你越来越好。这样我们做师长的,也脸上有光啊。”

对于学校而言,走出去的名人无疑是顶好的招牌,不但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也能成为政绩。

也就是现在。

再过些年,各个学校就很乐衷于弄知名校友之类的东西了。

至于不知名的———

路边一条。

“多亏了学校的培养,我才能有今天。”

看看李子成乖巧的模样,李彤惊为天人。

你平常不这样的啊?

呵,虚伪。

不过看着李子成在学校里很受欢迎的样子,而自己无人问津,李彤的心里着实酸酸的。

哼,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倒炕。

等我考入中戏,成为武兆堤、苏里、张莘实、谢缙那样的大导演,看谁还敢小瞧我?

李子成带着李彤,在学校里游走了一圈,拿到了许多情报。

“你都听到了没?知道回去之后该复习什么了吧?”

“复习什么?”

李彤两眼当中都是问号。

“算了,实在不行的话,你过来找我,咱俩一起复习吧。”

李子成放弃了,决定换个方式,

熟料李彤登时退后,满脸警剔地看看他。

“你啥意思?不会是觉着自己考不上,还想拖我下水吧?哼,我可跟你不一样。警告你啊,不要来打扰我。”

嘿,真是的,谁给你的勇气?

看到门卫秦大爷朝自己招手,李子成不再理会李彤,径自走了过去。

“成子,你的邮件。我说你一天天的都干啥呢?咋这么多信呢?”

李子成拿起来一看,邮包是收获寄来的。不出意外,应该是给他送样刊的。

也是,现在都五月了,《闯关东》肯定已经发行了。也不知道是收获有事耽搁了,还是邮寄的半路上出了意外。总之,他这才收到样刊。

“国家机密。”

李子成不愿意和秦大爷说太多,以免产生不该有的想法,毕竟长影厂里没有姓白的少妇。

等回到家中拆了包裹,里面果然是收获的第二期,另外还有李小琳的信。

在信中,李小琳说明了样刊邮寄延迟的原因。

在如何连载《闯关东》上,收获编辑部出现了分歧。

有一部分人觉得每期刊发十万字,这样可以一直持续到年底,让《闯关东》成为年度作品。

但李小琳、贝念书都觉得这么干有点过份,说不定会被读者骂。

毕竟这么好的作品,要每隔两个月才能读到后续,这会让读者抓狂的。

两边僵持不下,只好请巴老决断。

巴老也觉得连载太多期不好,甚至可能把小说的热度给耗没了。

最终,决定分成两期连载,每一期二十五万字左右。

这么做其实也有问题的,那就是其他作者的作品不得不延后,只为了给《闯关东》让出版面。

但《闯关东》的水准摆在那里,又是当下少有的鸿篇巨制,抢了版面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李子成美美地打开杂志。

果然,头版就是自己的作品,这份待遇也算是少有了。

尤其难得的是,这一次巴老依旧给他写了书评。在文章中,巴老依旧给了极高的评价《闯关东一一中华民族勃勃生机经久不衰的最好诠释!

光是这个标题就让李子成明白,文坛宗师就是文坛宗师,已经读懂了文中的内核。

就是不知道外界的评价如何?

他还不清楚,外界的风云已经被《闯关东》搅动。

上海,惠民中学的门口报亭。

虽然还没有到放学的时间,但已经有人从里面冲了出来。

“师傅,收获到了伐?”

程乃姗顾不得气喘吁吁,趴在摊子上搜寻起来。

“有的有的,我拿给你。”

摊主知道她是学校的老师,说话很是客气,同时将收获递给了她。

程乃姗道了谢,拿着书刊回到办公室,直接阅读了起来。

那个远在长春的小亲戚着实恼人。

自己这边还一篇文章没出来呢,他居然都发表了长篇。之前还是上海文艺,她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换成了收获,老实说让她有些气馁。

她有心从事文学,自然对国内各大刊物都有过研究。

收获是什么水准?

她可从未奢望过自己的文章可以发表在上面。

当她打开杂志,看到头版就是《闯关东》后,呼吸不免一顿。

收获的头版,巴老的书评,待遇这么高吗?

如果说刚才买书的时候,她还抱着审判的态度。那么现在的她,已经生起了拜读的心思。

同一时间,京城,侨办。

秘书悄悄的走进来。

“廖老,本期的收获送来了。”

“哦?快,拿来给我看看。”

廖老从案读当中抬起头来,根本不掩饰面容中的笑意。这让秘书着实吃惊,也在心里记了一笔。

要知道这样的大领导,许多时候都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就怕下面的人揣摩上意。

现在廖老这么高兴,足以说明那个在收获头版发表文章的小家伙是很有东西的,必须得谨慎对待才行。

待秘书出去后,廖老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杂志。

巴老的书评在许多人眼中珍贵无比,但廖老却直接忽略,他只看文章。

不是他不尊重巴老,而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巴老的书评,是文学界的事,影响力也只会局限在文学界。但身处他的位置,他要考虑的是更高层次的问题。

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唯有时间在慢慢流逝。当看完最后一个字,合上杂志时,廖老才赫然发觉,原来已经天黑了。

不过身体的疲惫,根本无法掩盖精神上的愉悦,

“呵呵,到底是年轻人,这股子朝气蓬勃的劲头,难得啊!难得!”

他想了想,将秘书叫进来。把杂志交给对方的时候,特意吩咐道:“送到海子里去,

一定要让老人家看到。”

秘书大吃一惊,浑然没想到一篇文章居然会直达天听。

他不敢怠慢,连忙转身离去。

廖老喝了一口茶,脑海里翻涌着访美期间的所见所闻。再转首窗外,不知何时,已然宅紫嫣红,春风浓郁。

“这样才对嘛!中国这艘大船要调头喽,就应该有与之匹配的号角声。总是哭哭啼啼地怨天尤人,徒增烦躁啊。”

当天晚间,这样的一段话从海子里流传出来,迅速被每一个有心人听到。

然后喜好文学的人们就发现了一个惊恐的现象一一收获买不到了。

无论去哪个书店,无论问哪个报亭,没货,全都没货!

至于各地要求加急配送的电话,早已将收获淹没。许多正常的工作都已经无法展开了,从李小琳以下所有人,全都在接电话、接电话,接的昏天黑地。

上厕所都成了奢侈的休息时间,结果碰到同事,第一句话就是喂,然后相视苦笑。

但苦中值得高兴的就是,第二期的收获销量呈直线暴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就卖出了近百万册,并且还没有到达极限。

“有没有问过,销量增长的原因?”

巴老也很关心这件事,特意来到收获坐镇。

李小琳揉揉额头,倒也不是两眼一抹黑。

“问过了,基本上是许多机关单位集体订购的,都说是拿回去学习其中的精神。真是的,明明一篇小说,倒成了学习文档。”

了解到了原因,巴老已经猜到风向从何而来,但是没有当众说起。

这种事,还是不要告诉社里的人为妙,否则的话他们做起工作来恐怕要束手束脚。

就这样,《闯关东》一下子成为现象级的文学作品。

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么多的读者对于作品的感悟也是多种多样。

各级公职人员联系到那番话,再看看《闯关东》里各个人物的闯劲,哪里还不知道上头的深意?

文学界眼中的《闯关东》则是开创了一种新式的文学风格。

这种文风和当下的文坛截然不同,带着一股子锐气和荒诞,使得文中的情节每每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展开。

看起来荒诞不经吧,但是细细品味,又总是能够找到现实的影子。

就在许多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候,王蒙在人民文学发表了评论,第一次指明《闯关东》

里运用了在拉丁美洲大行其道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这一下不得了,许多作家都震撼难平。

想不明白一个十九岁的少年作家,为何能将外国的先进写作手法吸收的这么快、这么好?

一时间,李子成这个名字,成为了中国文坛大肆讨论的对象。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使命的代价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 铠甲:人在大宋,幽冥魔是什么鬼 空间囤粮,拐个王爷来种田 休夫逃荒:奶奶带我穿越吃肉肉 让你办军校,你佣兵百万震慑鹰酱 长姐回家,不愁吃穿的感觉真好 女帝后宫皆绝色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穿成农家哥儿,家养小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