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味深长地补充道:
“而如今,我们这位温侯,恰恰就有这个机会。
血书为证,名正言顺。
这诱惑,天下间九成九的男人都抵挡不住。”
高顺闻言,嘴唇动了动,想反驳,却发现无言以对,最终只是沉重地默认点头。
他虽是忠义之人,却也深知人性之常情
这个题,对温侯而言,确实太难了。
陈宫长叹一声,接过话头:
“文优先生话虽直白,却是不假。此确为难事,然,祸福相倚,此番决择,亦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高顺疑惑地看向他:
“机会?此话怎讲?”
陈宫目光灼灼。
“正是要看温侯此次,是选择顺从一时之欲念,还是选择克制己身,谋求万世之基业。
这一关,恰是检验他能否从一介边地武夫,蜕变为一位枭雄。”
高顺更加不解:
“枭雄?为何不是忠臣良将?”
陈宫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目光微微一转,若有深意地瞥了一眼旁边的李儒。
高顺瞬间会意。
有李儒这等毒士在侧,温侯已注定不可能再做单纯的忠臣良将了。
一旁的李儒,此刻却并未在意“枭雄”与“忠臣”之辩,他脸上那讥诮的笑容稍稍收敛,眼中闪过一丝更为幽深的光。
王允老贼!
你这美人计,后劲可真够大的。
看似成全,实是架火烘烤。
若温侯过不了此关,便是身败名裂;若过了此关,则与你之恩怨,又更深了一层。
无论如何,你都已将温侯置于这天下最难的棋局之上。
好手段,当真是好手段啊……
翌日,蔡琰如约而至。
左将军府议事厅内,气氛凝重。
厅外假山后,陈宫、高顺、李儒三人摒息凝神,仿佛窥探的不是一场会面,而是一场关乎左将军府命运决战。
那娇柔的身影在他们眼中,不啻于一头能吞噬吕布前程的胭脂虎。
“父亲病笃,琰需伺奉汤药,血书之誓…恳请温侯宽限些时日。”
蔡琰垂首,声音微颤,递上那方承载着她所有尊严与屈辱的素帛。
吕布面无表情地接过,目光在那殷红刺目的字迹上扫过。
蔡琰脸颊瞬间烧得滚烫,仿佛被剥尽了所有华服与才名,赤裸地站在这里,任人审视她为“奴”的烙印。
厅外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吕布指尖一滑,那绢帛“不小心”飘落一旁的火盆中!
吕布轻声道:“唉呀……”
“温侯!”蔡琰惊呼一声。
素帛遇火即燃,焦卷、发黑,倾刻化为一小撮灰烬。
假山后,三人几乎同时松了口气。
陈宫眉梢舒展,高顺紧绷的肩线终于放松,两人转头看向李儒,却见他也垂了垂眼帘。
“你怎也松气了?”陈宫打趣道。
李儒斜睨他:“难不成只许你喘气,我就得憋着?
议事厅内。
“呀,烧了。”
吕布语气平淡,象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做不得数了。蔡姑娘,请回吧。”
寂静。
巨大的、不敢置信的寂静笼罩了蔡琰。
她强忍的泪水决堤而出,身体因巨大的情绪冲击而微微颤斗。
“温侯…大义!”她哽咽着,深深拜伏于地,
“血书虽毁,然誓言在心!琰,此生必报此恩!”
吕布看着她,语气放缓。
“我敬蔡公风骨,感你孝心,方才出手。若借此挟持,与禽兽何异?此事不必再提。”
蔡琰抬头,目光却异常执拗:
“神明共鉴,此恩不报,琰心难安!”
吕布看着她倔强的眼神,心中忽地一动,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
“你既执意如此…”
他沉吟片刻,神色变得郑重,
“小女玲绮正值蒙学之年,顽劣疏于管教。
布一武夫,恐误其前程。
久闻姑娘才学冠绝天下,若蒙不弃,可否屈就,为她授业恩师?”
蔡琰猛地抬头,眼中先是愕然。
象是无尽黑暗的未来人生,被投入了一束炽烈的光。
吕布选择她报恩的方式,不是让她为奴为婢,而是让她当女儿的授业恩师。
赋予了她一个公开的、受人尊敬的社会身份。
在府中,下人必须尊称她为“蔡先生”而非“蔡姑娘”,她的地位超然,无人敢轻视。
这让她“报恩”的誓言,以一种无比体面、甚至光宗耀祖的方式得以实现。
巨大的感激席卷了她!
“温侯…!”
她再次深深下拜,声音因激动而哽咽,
“此恩…琰,铭感五内!必竭尽所能,以报信重之万一!”
难题迎刃而解。
他知道,蔡琰这种读书人,认死理。
这一次,他虽然没有得到蔡琰的人,却征服了她的心。
为女儿授业先生,近水楼台,日后自己也可借故向她请教诗书学问。
吕布心中畅快,不由放声大笑,那笑声中充满了破局后的自信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哈哈哈!好!如此甚好!”
他目光灼灼,仿佛已看到光辉的未来,
“玲儿随我习武,将来必能万军辟易!
再随你学文,习得这天下独一份的才情风骨!”
他向前一步,气势磅礴。
“我,天下一等一的武将!
你,天下一等一的才女!
你我二人合力,必将教导出一个,让整个天下都为之震惊的奇才!”
蔡琰彻底怔在原地,望着眼前这位气吞万里、目光已超越当下杀伐的雄主。
她心中最后一点阴霾被彻底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终极认可的激动与澎湃。
吕布居然把她的才华,提高到跟他武艺一样的高度。
这是对她最大的认可与尊重。
“温侯谬赞!琰,定不负今日之言!”
她斩钉截铁,宛若立誓。
厅外,陈宫与高顺相视一眼,眼中尽是欣慰与激赏。
李儒长长舒了口气,嘀咕道:
“温侯有此胸襟,何愁大事不成…
王允老贼,这盘棋,看你如何接着下!”
蔡琰走后,陈宫三人走进议事厅。
问及方才情况。
得知吕布放弃纳妾,转而聘请蔡琰为女儿授业先生。
三人喜形于色。
陈宫道:“温侯,此番乃是王允问心之局,凶险程度,不下于诛杀董卓之战。”
“宫,恭贺温侯,成功破局。”
高顺道,“温侯真大丈夫也!”
李儒阴鸷一笑。
“温侯,我等何不绝不反击?送王允一个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