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矶子的遗书,如同一卷沉重的海外散修浮世绘,在赵砚海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那字里行间的希望、挣扎与最终归于沉寂的无奈,让他对自身处境有了更清醒的认知,也愈发珍惜眼前这得来不易的安稳与牵绊。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收拾心情,眼下最紧要的,便是消化这位前辈留下的唯一切实的遗产——那枚记载着《水木蕴灵诀》的灰白玉简。
返回石屋后,赵砚海并未急于立刻修炼新法诀。
他深知,贸然改换功法乃修行大忌,尤其自身经脉尚有旧伤。
他花费了数日时间,先是仔细将玄矶子遗骸妥善安葬于洞内向阳僻静处,简单清理了秘洞,使其不再阴森。
随后,便是反复研读、揣摩玉简中那篇《水木蕴灵诀》的总纲与行气路线,并与自身修炼了百馀年的粗浅法门相互印证。
这《水木蕴灵诀》确如玄矶子附言所述,并非什么高深秘籍,而是碧云宗用来为低阶弟子打根基的入门功法。
其内核奥义不在于迅猛精进,而在于“蕴养”二字。讲究引气入体后,不急于冲关破隘,而是引导灵气如涓涓细流,温和滋养经脉,润泽肉身,尤其侧重于与水、木属性灵气的亲和与转化,功法运转周天时,隐隐带有一种生生不息的绵长意味。这与海外环境灵气稀薄、属性偏重水木的特点,倒是颇为契合。
“重根基,缓积累,润经脉,亲和草木水土……正合我用。”
赵砚海心中暗忖。他修为停滞,主因便是筑基失败损伤了根本,加之海外灵气匮乏,强行修炼旧法事倍功半。
这《水木蕴灵诀》看似进展缓慢,却如同对症下药,正可用来温养旧伤,固本培元。
且其对于水木灵气的细微感知,或许对他日后培育灵植、乃至感悟潮汐之道,都有潜在益处。
决心既定,便需实践。他选择在子夜时分,于秘洞之内进行第一次尝试。
此地经玄矶子经营,又靠近温泉,水汽充沛,灵气虽仍稀薄,却比外面石屋要平和浓郁一丝,更为适合初练新功。
是夜,月华通过顶壁裂隙,洒下清冷光辉。洞内温泉氤氲,暖意融融。
赵砚海盘膝坐于玄矶子昔日打坐的方位,摒息凝神,将玉简中记载的法诀要领在脑海中细细过了一遍,这才缓缓运转功法,尝试按照新的路线引导体内那微薄的灵力。
初时极为滞涩。百年形成的行功习惯根深蒂固,灵力惯性般沿着旧有路径运转,每每试图扭转,便感到经脉隐隐刺痛,灵力涣散,难以凝聚。
他不得不放慢速度,如同驾驭一匹倔强的老马,一点点修正方向,用心神极力约束、引导那丝不听话的灵力流。
过程枯燥而艰难。往往一个简单的周天循环,需耗费往日数倍的时间与心力,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但他心志坚韧,毫不气馁,深知此乃必经之苦。
他摒弃杂念,全然沉浸于对自身灵力的细微掌控之中,感受着那丝灵力在新路线中缓慢流淌时,与以往不同的细微变化。
渐渐地,当心神完全沉静下来,他捕捉到了一种奇异的感受。
以往修炼,如同在干涸的河床上艰难引水,充满阻力与焦灼。
而此刻,依照这《水木蕴灵诀》的法门,灵力流转虽慢,却仿佛浸润到经脉更细微的深处,带来一种清凉温润的舒适感,尤其当灵力流过那些因筑基失败而略有淤塞的经脉节点时,那种温和的滋养之感更为明显,虽未能立刻疏通,却似久旱逢甘霖,缓解了其中的僵涩与隐痛。
更令他惊喜的是,当他功法运转渐入佳境时,神识对周围环境中水、木属性灵气的感知,似乎也变得敏锐了一丝。
他能更清淅地“听”到温泉蒸汽中蕴含的温热水灵之气,能更真切地“感”到洞壁苔藓和角落里那几株顽强生长的蕨类植物散发出的微弱木灵生机。
这种感知并非力量的增长,而是一种与周围环境更为和谐的共鸣,让他心神愈发宁静。
数个时辰过去,赵砚海缓缓收功,睁开双眼。
虽灵力增长微乎其微,但他却感到神清气爽,经脉舒畅,许久未有的通透之感油然而生。
这《水木蕴灵诀》果然玄妙!虽不能助他立刻突破瓶颈,但对于温养道基、稳固境界、乃至提升在此特定环境下的修炼舒适度,效果立竿见影。
此后月馀,赵砚海每夜皆至秘洞修炼此法。
进展依旧缓慢如龟爬,但他心态平和,不再急于求成,只将其当作每日滋养身心的功课。
苏婉清见他气色日渐好转,眉宇间郁结之气消散不少,心中也倍感欣慰,自身修炼时,亦尝试借鉴此法中温和蕴养的理念,感觉根基扎实了些许。
这一夜,赵砚海如常修炼。功法运转数个周天后,他心神空明,神识在功法的加持下,与洞内水木灵气交融,感知变得异常敏锐。
就在这物我两忘的境地中,他的神识无意间顺着温泉蒸腾的水汽,向下探入那方不大的温泉池水深处。
池水温暖,寻常神识探入,不过一片混沌暖意。
但此刻,在《水木蕴灵诀》带来的独特感知下,他忽然察觉到,在池底某处淤泥之下,似乎隐隐传来一丝极其微弱、却异常沉凝厚重的土灵之气!
这气息与他平日所感的水木灵气截然不同,带着一种亘古、沧桑、内敛的意味,仿佛一块深埋地底无尽岁月的顽石,内部却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生机。
赵砚海心中一动,从入定中惊醒。
这温泉池底,怎会有如此奇异的土灵气息?莫非……池底埋藏着什么异物?
他回想起玄矶子遗书中曾提及,选择此洞皆因看中此地一丝隐性灵脉及温泉地热,或可培育灵植。
难道这丝异常气息,与那隐性灵脉有关?抑或是玄矶子也未曾发现的某种东西?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他心生好奇。
待次日天明,他定要仔细探查一番这温泉池底。
或许,这玄矶子坐化之地,除了功法遗泽,还隐藏着其他未被发现的秘密。
古修玉简,功法初探。这不仅是修炼法门的转变,更如同打开了一扇新的感知之门,让赵砚海得以窥见环境中更细微的奥秘。
而这次无意中的感知,似乎正悄然指向一个更深层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