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陋的石屋落成,遮风避雨的基本须求得以满足,赵砚海并未停下脚步。海外孤岛,危机四伏,绝非仅有风雨。白日里,他已察觉林间有窸窣兽影,夜间更有不知名生物的嚎叫隐约传来。
一座毫无防护的石屋,在真正的威胁面前,与纸糊无异。此外,岛上灵气稀薄至极,若不想办法改善,莫说修复伤势、精进修为,就连维持现有境界都将日益艰难。
布设一道最基础的防护阵法,并尝试引聚微薄灵气,成了眼下关乎生存与道基的头等大事。
此事说来容易,做来却难如登天。真正的阵法,需阵盘、阵旗、灵石驱动,乃至精通阵道之人刻画符文,勾连地脉。
这些,赵砚海一概没有。他虽活过百年,于阵法一道却仅是略知皮毛,身上更无一件象样的布阵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然而,百年阅历并非虚度。他深知,阵法的本质,在于引导和利用能量。高阶阵法调动天地伟力,低阶阵法亦可借助微末之势。
此地一无所有,唯一可取者,便是头顶那片亘古不变的星空,以及岛屿本身残存的那一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微薄灵脉。
他回想起早年闯荡时,曾在一处古修洞府的残籍中,见过一种名为“星光引灵阵”的粗浅法门。
此法算不得正统阵法,更象是一种取巧的引导术,无需珍贵材料,主要依靠特定方位摆放具有微弱导灵特性的普通石材,借星辰之力(尤其是太阴星力)的周期性波动,如同潮汐般,牵引并汇聚周遭空气中游离的、极其稀薄的灵气,同时具备微乎其微的预警和隔绝气息的效果。
此阵功效甚微,在灵气充沛之地形同鸡肋,但在此等绝灵贫瘠之所,或许能有一线用处。
思路既定,便是查找材料。他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灵性、能微弱引导星辰之力的石材。这并非易事。
他再次提起柴刀,以石屋为中心,在周边丘陵、溪涧、甚至海岸礁石间仔细搜寻,敲敲打打,用神识细细感应每一块石头的质地和内部可能蕴含的极微弱灵性。
过程枯燥而漫长。大多数岩石只是凡石,毫无反应。偶尔感应到一丝极其微弱的土属性或水属性灵韵,却因石质疏松或型状不合用而不得不放弃。
整整五日,他翻遍了附近局域,才勉强凑齐七块巴掌大小、质地坚硬、内含极其微弱星辉感应力的“星纹石”。这些石头表面有着天然形成的、类似星辰轨迹的浅白色纹路,在月光下会泛起极淡的微光,正是搭建那粗浅阵法最基础的材料。
材料备齐,接下来是确定阵眼和方位。他依据残存记忆和星辰运转的规律,选择在石屋中央作为主阵眼,其馀六块辅石需按照特定方位,映射天上星宿,埋设在石屋周围。
他利用简单的日影和夜间观星,大致确定了方位,用木棍在地上画出标记。
布阵的过程,更是对他耐心和细致程度的考验。他没有刻画符文的工具,只能凭借指尖微弱的灵力,在选定的星纹石上,依循其天然纹路,小心翼翼地勾勒、强化那引导星辰之力的轨迹。
灵力不能多一分,否则可能损毁石料;不能少一分,否则难以起效。每一次勾勒,都需凝神静气,耗费心神。完成后,还需在深夜星辰之力最盛时,将辅石准确埋入预定位置,深度、角度皆有讲究,不能有丝毫偏差。
又是一个月的辛苦。当最后一块辅石埋下,赵砚海站在石屋中央,深吸一口气,将体内所剩无几的灵力,缓缓注入脚下作为主阵眼的那块最大的星纹石中。
起初,并无异状。就在他以为失败之际,夜空中,淡淡的月华和星辉似乎受到了某种极其微弱的牵引,丝丝缕缕,如同无形的纱幔,开始向石屋方向缓缓汇聚。
与此同时,埋设在四周的六块辅石,表面那浅白的纹路悄然亮起,散发出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萤火虫般的微光。
这些微光彼此呼应,隐隐构成一个简陋的、复盖住石屋及其周边数丈局域的无形力场。
力场之内,赵砚海敏锐地察觉到,原本死寂般的空气,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流动。那稀薄得令人绝望的天地灵气,正以一种缓慢得几乎可以忽略的速度,向石屋中心,也就是他所在的位置,缓缓汇聚而来。虽然汇聚而来的灵气总量依旧少得可怜,但相比于外界,此处确实浓郁了那么一丝!更重要的是,一股清凉宁静的星辉之力弥漫在力场中,让他因连日劳累而有些浮躁的心神,渐渐安定下来。
同时,他感觉到这层微弱的力场,似乎将石屋内的气息与外界隔离开来,虽不能阻挡实体攻击,但或许能避免一些凭借气息感知的弱小妖兽或邪祟的窥探。
阵法,成了!
尽管这“星光引灵阵”效果微弱,恐怕连一阶下品阵法都算不上,维持它运转还需他每隔一段时间注入微薄灵力作为引子,且极易受到风雨、地动甚至大型生物冲撞的破坏,但它终究是成了!这是他在此绝境中,凭借自身所知、所能,亲手创造出的第一个“奇迹”。
当晚,赵砚海没有修炼,而是静静地坐在石屋内,感受着那微乎其微却真实存在的灵气流动和星辉抚慰。
屋顶茅草的缝隙间,洒下点点星光。屋外,海潮声依旧,但在这层微弱的光晕笼罩下,石屋仿佛成了惊涛骇浪中一叶小小的、暂时安稳的扁舟。
他心中并无多少欣喜,更多的是一种沉静的慰借。此法虽无法扭转乾坤,但如同在无尽黑暗中点燃的一盏豆灯,光芒虽弱,却指明了方向,带来了些许温暖和希望。它证明,即便在此等绝地,人亦非全然无能为力。
防御初具,引灵初成。下一步,便是要解决最根本的生存问题——食物。他的目光,投向了屋外那片荒废的灵田。
开辟洞府是立身,布阵防御是护身,而开垦灵田,则是养身续命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