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常有工人忙于工作而错过饭时,王诚便叮嘱食堂剩饭要搁回灶上,以便大家能吃上一口热乎饭。
这个举措用不了多少柴,但得到了工人们一致好评。
李桓端着热气腾腾的面条坐回桑景福对面,拿起筷子将浇头搅匀。
桑景福瞟了眼门口,小声介绍起详细的情况。
接应金沙河谷矿场起事华工回来,李桓就让桑景福派遣安保部员工组成探险队,渡过金门海峡绘制大陆北方的地图。
自愿接受任务的员工,想到这会是一趟危险的旅程,却没想到会是九死一生的冒险。
海峡对岸的圣克莱尔尚有农田和牧场,再往北就只有高山和荒野。
在被命名为屏风山脉的喀斯喀特山脉,探险队分成两组,分别沿着海岸线和山脉东麓继续探索。
探索海岸线的一组没有遇到什么大麻烦,只是受到了几场暴风雨的洗礼。
而走山脉东麓的一组就没这么幸运了,走了几日猛然发现前方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徒峭的山峰,费劲力气爬过一座还有下一座,仿佛一直延伸到天际。
在历经各种危险,付出了两条生命的代价,才终于看见了漫无边际的平原。
“剩下都安全的撤回来了吧?”
李桓停下筷子,神色肃穆的问道。
桑景福摇了摇头:“每组安排了两个人回来报信,其他人继续向北探索。”
“怎么不……”
李桓话说一半停了下来。
任谁在付出这么大代价之后,都不会轻而易举的半途而废。
“要做好抚恤。”
这是他能给牺牲者唯一的慰借。
桑景福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在斯托克顿盯梢的员工,发现骑兵来旧金山的时间越来越频繁,猜测可能近期会有什么行动。”
“没有能解释过去的理由,第一骑兵团不会来旧金山。”
“安保部正在尝试渗透他的宅子,只是暂时还没有进展。”
桑景福这几日一直在头疼这个问题。
安保部的员工几次想要接近,都险些被附近的住户发现。
将最后一根面条嗦进嘴里,李桓掏出手帕擦了擦嘴角,馀光瞟见桑景福胸口的怀表链子,脸上露出捉狭的暧昧表情。
自从搬到这里,桑景福和艾莉娜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经常能看见身上出现对方送得饰品。
桑景福还在疑惑李桓在看什么,循着视线低下头,少见阳光而白淅起来的脸颊顿时染上一抹淡红色。
李桓笑了笑,起身到厨房清洗碗筷。
再出来的时候,王诚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正在和桑景福说话。
回过头看见李桓,他连忙起身:“东家,有两个洋人要见您。”
“在门口?”
李桓脑海中想不出会有哪个洋人找上门来。
王诚点了点头。
甩掉手上的水珠,李桓跟着王诚走出食堂,穿过越发密集的宿舍区,远远便看见两道身影站在铁栅栏门前。
贴近栅栏的中年穿着一身得体的西装,里面是一尘不染的白色衬衫,系着黑色的领结,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象是要出席隆重的晚宴。
旁边看起来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则打扮得象是个牛仔,松松垮垮的往那一站,右手随意的打在腰间枪套上露出的左轮枪手柄。
“您好,很高兴见到您,恨先生。”
中年友好且礼貌的伸出右手,露出一截衬衫袖口:“我是布兰南先生的法律顾问,您可以叫我彼得。”
“首先我的名字是李桓,你应该叫我李先生。”
李桓纠正彼得的用词错误,接着说道:“其次,我并不想见到你。”
说完,他转身就往回走。
“李先生,请等一下,看完布兰南先生让我带给您的信再说。”
彼得连忙抽出信封喊住李桓。
李桓不想和普朗克有过多交流,但又有些好奇信里会写什么,尤豫了一会儿才转身接过信封。
“李先生,请相信我,这会是个正确的选择。”
彼得松了口气,脸上又挂上职业化的笑容。
李桓没有理他,自顾自的拆开信封抽出信缄,视线扫过最上面的一行字,不由得愣了一下。
唐人街的伟大公司。
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略过标题接着往下看。
与“我们的黄金都去哪了”如出一辙的手法,看似不给出任何观点,用大肆吹嘘复华公司给华工的优渥待遇,引导读者怀疑复华公司侵占自己的利益。
“李先生,您是个聪明人,应该能想明白,一旦这篇文章刊登在报纸上,会给贵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等李桓看得差不多了,彼得不紧不慢的说道。
李桓当然能想到。
旧金山的白人普遍没怎么受过教育,看到文章的时候首先会嫉妒工人们的待遇,然后便会顺着文章引导的方向产生怀疑。
而文章最巧妙的是并未给出观点,这使得读者会深信不疑自己“思考”出来的结论。
等舆论发酵到一定程度,普朗克支持的议员就会站出来推动立法,廉价收购或无偿征收复华公司。
瞟了一眼李桓嘴角的冷笑,彼得接着说道:“我的雇主并不希望走到最坏的结局,所以希望可以在文章刊登前和您达成协议,他愿意出五百万美元的现金和新公司15的股份。”
普朗克真的不想廉价乃至无偿得到苯胺紫配方吗?
只是怕到时候花落别家而已。
约瑟夫可是在旁边虎视眈眈看着。
“希望我能在报纸上看到这篇文章。”
李桓随手将信缄扔掉,转身走向远处的车间。
他从不担心普朗克这些操纵舆论的手段,只要不打扰复华公司得之不易的发展时间,愿意刊登什么就刊登什么。
当然等到舆论推向最高潮,李桓会将宿舍铁箱子里的文章拿出来,免费送到食不果腹的白人们的手中。
到时候,希望政客能解释明白,为什么淘金客辛辛苦苦淘来的金子,会在他们和资本家的兜里。
国籍和肤色决定,李桓无法在白人社会掌握话语权。
但身为熟知舆论手段的未来人,他打算教一教普朗克,舆论这个东西该怎么玩弄。
“李先生,您要考虑清楚了,这会让您蒙受巨大的损失。”
彼得焦急的喊道。
李桓停下脚步,在他惊喜的眼神中走了回来,捡起地上的信缄。
“李先生……”
彼得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听见李桓喃喃自语道:“乱丢垃圾可不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