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287章 凌霄星城计划

第287章 凌霄星城计划(1 / 1)

第287章 凌霄星城计划

它由多个同心圆环、巨大的龙骨和大量的模块化舱段组成。

其规模远超人类历史上任何人造天体,甚至比目前所有在轨航天器的总质量还要庞大数倍!

“这————这规模————”

德米特里这位前呜克栏老专家,当然他更愿意自称自己是前苏连专家,只见他一个战术扶镜,目光盯着会议屏幕里的模型,估算其尺寸和质量后,顿时震惊道:“这个规模————这已经不是空间站了,简直是一座太空城市的雏形了吧?”

“可以这么说,就以凌霄星城”暂定名。”陆安肯定地点了点头,这个名字既蕴含了磅礴气魄与东方神话色彩,同时又不失现代感、未来感。

不一会儿,陆安目光灼灼地环视一众与会者说道:“我们将建造一座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近地轨道永久性超级空间站,它不是天宫空间站的补充,更不是国际空间站的补充,而是一个全新的、具备自我演化、持续扩展能力的太空巨构。”

同时,他放大模型画面的内核骨架部分,一种闪铄着奇异银灰色光泽的金属结构被高亮显示。

赫然便是超高性能复合金属材料,即元界智控名下的“五号金属”材料。

极致的轻量化、超高的强度与轫性,简直就是为航空航天而生的产物,事实上,陆安搞出“五号金属”就是为此而做的,只不过它的应用不仅限于航空航天这个领域。

陆安话音刚落时,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惊呼。

但当“超级空间站”这个词从陆安口中明确说出,其代表的雄心让在场所有人为之震撼。

吴光裕心中暗叹,这一代的年轻人当真是后生可畏啊,这魄力还真就没有几个人能毫不尤豫拍板去做。

“规模呢?规模有多大?”与会的王铁军忍不住询问出了这个关键问题。

现有的国际空间站(iss)大约是400多吨的质量,其建造历时十多年,动用十多个国家的力量。

陆安言简意赅地笑道:“理论上无上限,但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在轨质量预期不低于5000吨级。”

“什么?5000吨?!”

参会的程书强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作为对比,国际空间站最终建成质量约420吨,“凌霄星城”起步就是其十倍以上,这个数字给大家伙带来的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震撼。

“陆安同志,国际空间站才四百吨!五千吨————这需要的结构材料、生命维持、能源系统这些————尤其是最内核的结构材料————”吴光裕忍不住说道。

陆安旋即摆了摆手说道:“结构材料不是问题,咱隔壁公司旗下的五号金属,吴总师莫不是忘记了?没有材料上的突破,我也不会在这里大放卫星、大放厥词,这就是底气所在。”

吴光裕不由得一愣,这个时候他才想起了这茬,陆安还搞出了“五号金属”这种超高性能复合金属材料。

虽然一开始是为了人形机器人的材料强度而搞出来的产物,但更象是为航天而生,堪称为太空巨构量身打造的材料。

“只是————上来就玩的这么大,是否过于激进了一些?”连一向敢于冒险的彼得罗夫,此刻也感到有些瞠目结舌,“5000吨的物资运送,即便依靠星箭一号”的高效回收复用,也需要极其庞大的发射频率和费用。”

“所以它必须是模块的,像搭积木一样。”陆安微笑着说道,回头看向会议大屏幕,切换到了一个动态演示画面,“关于凌霄星城”的内核设计理念就是一无限扩展。”

“以我们的五号金属”材料为内核龙骨和主要承力结构,凌霄星城”超级空间站的干质量比可以优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意味着可以支撑起更为庞大的结构质量。”

说到这里,陆安再次切换画面,展示了“凌霄星城”超级空间站第一阶段5000吨级质量的详细构想模型和参数。

其总体设计理念的内核是:无限扩展,功能模块化。

摒弃传统空间站的线性布局或放射状布局,采用更稳定、更易于扩展的“超级桁架内核+模块化舱段插接”架构。

类似于搭积木,以一个极为坚固的内核桁架为“主干”,各类功能舱室、平台如同“枝叶”和“果实”一般,通过标准化接口灵活搭载、升级、迭代、更换。

内核结构是一条长度约180米的超级桁架,几乎全部由“五号金属”材料构成,作为超级空间站的“脊梁”结构,承担主要载荷和力流传递。

桁架界面为大型六边形,内部预留管线信道和设备安装空间。

该内核架设计预留了前后、上下、左右的对接接口,理论上可以通过增加新的桁架段实现无线延展,为未来扩建至万吨级、十万吨级乃至的更大规模奠定基础与预留。

另一个醒目的结构是主居住环,就是一个人工重力环,也就是通过旋转离心力来仿真近似重力。

这是一个直径达到了200米的巨型旋转圆环结构,通过以特定角速度旋转,在环内壁根据不同局域须求,产生可调节的人工仿真重力环境。

显而易见,这是为了长期驻留在超级空间站上的人的生活、工作的主要局域,解决微重力环境下肌肉萎缩、骨质流失等健康问题。

主居住环的旋转,将首次在大型空间站上为长期驻留人员提供接近地面的重力环境。

这是实现真正意义上“太空定居”的关键一步,能极大改善人在太空中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该空间站的主要功能分区与舱段方面。”陆安切换会议屏幕画面,聚焦在了内核生活与控制区。。”

“其特点是内部宽,依托巨型旋转圆环结构仿真地球重力环境,其舒适度毫无疑问远超现有任何空间站。”

紧接着,陆安有条不紊,继续按图索骥介绍道:“科学与实验区模块,可提供微重力物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太空制药、基础物理等前沿研究,其规模由多个专用试验舱段构成。”

“包括超净微重力实验室,用于高纯度材料晶体生长、特殊药物制备。”

“暴露实验平台,直接暴露于太空环境,进行材料、元器件耐久性测试。”

“生物培养舱,进行动植物太空培养、生态系统闭合实验等。”

“大型物理实验舱,用于未来可能展开的粒子物理、宇宙学实验设备等。”

陆安说到这里,拿起水瓶喝了几口润润嗓子,然后续道:“能源与动力区方面,主能源在初期采用大面积、高效率柔性薄膜太阳能帆板,发电功率目标峰值超过800千瓦,后期规则集成小型空间核反应堆系统,将来再升级为可控核聚变。”

“姿态控制与轨道维持模块,采用高效电推进系统,霍尔推进器、离子推进器数组,以及少量化学推进剂结合,实现精确姿态控制与长期轨道维持,大幅减少补给须求。”

“在轨服务与制造区方面的功能,具备太空3d打印、卫星在轨维修与燃料加注、小型航天器组装、空间站自身维护与升级。”

“装备大型机械臂、多功能太空机器人、先进在轨增材制造设备,可处理金属、复合材料等。”

“最后是对接口与货运枢钮模块,设置至少12个大型标准化对接埠,可同时接纳多艘“星箭一号”载人飞船,以及未来可能的空天飞机、跨星球深空转运飞行器,配备大型机械臂辅助泊靠和舱段组装。”

“货运能力层面,配备自动化转运系统,高效率处理上下行物资。”

陆安停顿了片刻之后,再次环视一众与会者。

“最后的最后,是凌霄星城”的战略防御与威慑平台。”陆安从容笃定地说道:“在空间站主体结构阴影区,其内核便是装备兆瓦级星载高能激光武器系统。”

“公开的用途是空间碎片主动清理、失效卫星无害化处理、自我防护抵御微小空间碎片撞击。”

“当然,其所搭建的星载激光平台也是具备战略级军事用途,具备对地面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快速、精准、且无法拦截的打击能力。”

“拥有强大的反导能力,可在上升段、中段对弹道导弹进行拦截;具备争夺制天权,能使敌人近地轨道卫星失能或摧毁的能力。”

听到这话,程书强忍不住道:“让这个超级空间站搭载武器平台是否有欠妥当?这样岂不是让别人以它是军事设施的名义有了打击的理由?”

彼得罗夫的想法截然相反,只见他嘿然一笑地说:“不,如果你真的是纯民用设施,殴镁人可能会动心思搞小动作,如故意弄个卫星失控撞击你的空间站,事后甩锅。”

“但如果这个空间站拥有一个强大的星载高能激光武器平台数组”,他们反而连搞小动作的心思都不敢有,因为你真的可以毁灭他,所以我坚定支持凌霄星城”要搭建星载激光平台数组。”

这位前苏连的老专家还真是陆安的嘴替,后者微笑道:“英雄所见略同。”

事实证明,这位老专家一点都没有说错,当你的大驱在家里的时候,欧镁人整天叫嚣这是巨大威胁。

但你把大驱开他们家附近晃悠甚至骑脸的时候,他们反而说这系正常航行,不是针对我们哒。

木有威胁,大家不要慌。

“第一阶段目标就是5000吨级,还是模块化持续扩展————”与会的吕明自言自语,随后兴奋不已,“这将是人类航天史迄今为止最为宏伟的工程,没有之—!”

当这些详尽的参数都明确的一一呈现时,在场这些航天专家们从最初的震惊震撼逐渐被强烈的兴奋与使命感所取代。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凌霄星城”计划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商业公司的范畴,是一个足以加载史册的超级工程。

能够参与到这样的计划项目,怎能不令人振奋?

“这么大的外层空间平台,我们下一代的推进系统、能源系统都有了最好的测试平台和应用场景。”

“空间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深空探测前进基地和燃料补给站。”

“如此巨大的结构,姿态控制和振动抑制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全新的分布式控制算法支持。”

在确认陆安是要来真的,在场的人都不由得开始摩拳擦掌,各自根据自己的专长开始思考着如何实现。

有人开始在脑海里计算龙骨和环状结构的应力分布、有人开始思考那庞大而复杂的电网和通信网络,有人开始构想如何组织如此密集的发射和在轨组装任务————

毫无疑问,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超级空间站,它的功能太丰富了。

它是一个太空港口,将来会承担深空探测转运和燃料补给的功能,是之后的登月计划以及月球开发计划的前哨站。

它是一座轨道工厂,其中的部分舱段设计就是为了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进行高端制造,尽管产能会很低,但意义在于实现零的突破。

它还是前沿实验室,多个专用试验舱段提供最前沿的科学研究。

它被定义为“永久性在轨运行”的空降舱,可以说就是一个未来太空城市的雏形。

陆安真正的目标是要建三座,并且规模是一座比一座庞大。

第二座“星城”是创建在地月拉格朗日l1点这个位置运行。

放在拉格朗日点位置,受到地月引力平衡作用,在这个位置可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姿态,无需频繁调整轨道,显著降低运行成本。

第三座“超级星城”则是在拉格朗日l3点,但不是“地月”拉格朗日点。

而是创建在“日地”拉格朗日l3点上,也就是与地球共用一条环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其具体位置在地球公转轨道的对角位置,使得超级星城、太阳、地球三者的点位可连成一条直线。

当超级星城建造完成,并且泊入l3点轨道位置后,不论是生活在超级星城的人,还是地球上的人,互相在夜晚的星空都看不到彼此。

一来是昼夜朝向都是彼此的背面。

二来即便是在白天彼相向也是看不到的,因为彼此被中间太阳给遮挡住了,即便没有挡住也会被太阳耀眼的光芒完全复盖住。

但超级星城最大的特点是,它本身可以在太空之中进行移动。

理论上,它哪里都可以去,甚至自成一条环绕太阳运行的公转轨道也可以,只不过在日地拉格朗日点位置,是节省运行成本的一个轨道坐标。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赛博飞升 人在战锤,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 全球游戏化:从大学副本开始读档 NBA:板凳皇帝 发工资吃烧烤竟然穿越到大话 靠神明人设发疯后,我躺赢了 漫威:再造克诺斯 全球挖矿 综网的剑修:我的剑都是满级词条 三角洲:变身美少女,全能猛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