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地皇四年(1 / 1)

中原大地上的反抗者席卷如同风。

从齐鲁之地兴起的赤眉军在吕娇死后,虽然一分为三,可并没有让新朝的压力得到减弱。

除去润到东瀛齐国的那一支,

一支登陆后北上,同盘踞在泰山附近,横行齐燕赵等地区的樊崇合流,仍旧使用“赤眉”称号。

剩下一支则是投奔太平道的黄巾军,牢牢的扎根在河南淮北诸郡之地,有向西威胁关中武关的姿态。

兴于南方的绿林军更是同豪强拥立的刘玄、刘縯等人合流,形成了“起义农民和前朝贵族联盟”这等神奇画面。

总而言之,

地皇四年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许多人都为新朝即将到来的倾覆而发出欢呼,只有刘縯十分不高兴。

因为他没能当上皇帝——

在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后,绿林这边便有了“兴名号、定座次、分上下”的想法。

毕竟他们这边,

既不像赤眉,是全然的农夫走卒,抱团在一起抗争,没几个读过书,知晓道理的人,起势之后,一时之间,也无法迅速建立起适应的规章制度来。

也不像黄巾军,虽有地盘有民心有力量,却因其首领有着同乱世格格不入的“仁慈心肠”,还的确是个遵从《太平经做事的“犟驴道士”,不愿意做称王称帝的事。

绿林军在合流南方众多力量后,其中可是有不少刘氏宗亲、地方豪强存在的!

这些人向来便是肉食者,费大代价起兵,自然是图谋更大的好处,求取得封万户的机会。

豪杰猛士打天下,

不就是为了这般富贵吗?

而且人多势杂,又不像黄巾军一样,内里有个叫做“太平道”的骨架撑着,的确也需要个章程规制,来统合力量。

于是,

绿林各军便商议着,要推举出一名“皇帝”来。

选来选去,这至高无上,无比诱惑的名号,就落在了刘玄头上。

一来,

在王莽这位“大汉忠臣”的努力下,民众纷纷怀念起了汉室,绿林起义的大义,也同后续加入其中的汉室宗亲有很大关系,外姓人不愿与刘氏子相争。

二者,

则在于绿林各军的争权夺利。

刘玄较之刘縯,生性要更加软弱,领军作战更是比不上刘縯。

若以常理论说,他是不配穿上那身冠冕的。

但正因如此,

绿林众军才选中了他。

“我们要的是一个招牌,不是一个真正的君主!”

“刘縯那个家伙性格骄傲,善于结交他人,于军中颇有声望。如果让他做了皇帝,我不就要真跪在他面前,仰其鼻息了吗?”

“圣天子垂拱而治,我看刘玄就很有做‘圣天子’的天赋!”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

绿林元老们把这个天大的馅饼,塞到了刘玄嘴里。

刘縯也为此想了十天十夜,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比不上刘玄。

他的怒火无法平息,几乎想要脱离队伍,自己创业去。

但他的兄弟刘秀劝阻他道,“当务之急,是铲除王莽,争一时高下是没有用的。”

“刘玄能够称帝,在于绿林众将的拥护,其势强大,我们兄弟还需要隐忍。”

“若分散了力量,那就有被王莽逐个击破的危险。”

刘縯便忍耐下来。

但刘玄心里知晓自己得以称帝的缘故,对刘縯刘秀兄弟很是忌惮。

他是宁愿当个傀儡君主,也不愿意将这宝座让给他人的。

于是他找到王匡、王凤这几位绿林元老,商议分兵攻打北边一些重镇大城的事。

“朕既已称帝,那么追溯太祖荣光,应该要夺取宛城。”

宛城是汉太祖登基称帝的时候,对“大汉兴盛”来说,很有纪念意义,且其的确位于战略之地,是绿林北上和西进的通道。

“可是黄巾军也有意进攻这里。”王匡皱着眉头说。

刘玄哈哈一笑,“刘縯不是很有勇武谋略吗?可以让他去攻打宛城!”

王凤有些犹豫,“刘縯心情还没有恢复,攻城掠地的大事,应当安抚好他再说。”

结果王匡直接拍案道,“他心里有气又能如何?”

“如今君臣名分已定,他怎么可以反对朝廷的意见!”

“发令,就让他去打宛城!”

王凤因此默默一叹。

他看了眼自己的兄弟,觉得有了势力,坐上高位之后,对方逐渐失去了过去那豪迈大度的模样。

为了自己的权势和位置,王匡做了不少排挤同僚的事。

就连拥护刘玄,也是王匡提出的建议。

王凤心里想着:

这才多久?

一朝得势,便忘记自己过去的言行和志向了吗?

他又想起自己这段时日中经历的各种人情世故,你争我夺,忽然觉得面前之事过于无趣,怀念起了从前在绿林山中无忧无虑的生活。

王匡对此毫无察觉。

他只兴奋的谋划着如何削弱刘縯这群人的力量,巩固自己的权势。

“刘縯去攻打宛城,那刘秀可以去打昆阳!”

“那里和宛城形成掎角之势,可以互相为援,对日后北上,抵御王莽大军很有好处。”

刘玄认为他说的实在有理,便派人通知刘縯和刘秀,并要求他们立下军令状:

“如果不能拿下宛城和昆阳,应当受重罚!”

刘縯气愤的拔出宝剑,对着那所谓的诏书刺了又刺。

他对刘秀说,“这是想要害我啊!”

刘秀还是劝他,“大业刚刚建成,还没到撕破脸的时候。”

刘縯仰天长叹,“忍忍忍,还要忍多久才能跟那些蠢货掀桌呢?”

说罢,

他挥袖而去,也不与亲友一一道别,直接率部朝着宛城而去。

随后不久,

刘秀也来到了昆阳。

他很快就拿下了这座小城,并修建起了一些防御的措施。

西边,

王莽的大军正绵延而来。

“星象怎么样了?”

秦岭东端,

站立在黄河、淮水和长江这三大水系的分水岭伏牛山上,何博对正在观星的甘石二人询问道。

“还算稳定!”

手捧着望远镜的甘德如此回道,“只是按照此时的星象,今年夏天应当会有狂风骤雨。”

“哪一年夏天没有疾风骤雨?”

“你若不能推测出更多东西,就把宝物让给我!”

“你这没用的老东西,哪里能跟我比较天文上的学问!”

没等上帝开口评价甘德的观测结果,石申便跳出来,急切的想要去拿甘德手中的望远镜——

这是继浑天仪后,闲得无聊的死鬼们制作出来的新仪器。

在老秦人征服波斯之后,自然将西海原有的玻璃技术吸纳成了诸夏技艺的一部分。

等到丝路开通,“玻璃”更是成为了秦国出口各地的重要商品。

可惜的是,

由于诸夏君子对“玉”的喜爱,他们在研究玻璃透明度这件事上,并不怎么关注。

毕竟多姿多彩,才算漂亮嘛!

好在,

活人不上心,闲得无聊的众多死鬼却不介意在这种“无用功”上,耗费一些心神。

他们尝试了许多烧玻璃的姿势,成功弄出来了无色的玻璃。

但透亮有了,想要将之制为望远镜这等精密仪器,也不是轻易可以成功。

还得磨到合适的大小、薄厚,并保证打磨后透明度仍旧没变才行呢!

如此,

拖拖拉拉到前段时间,

王莽还在跳大神,效仿黄帝御女飞升的时候,

世间第一个天文望远镜成功被阴间的墨家子弟鼓捣了出来,并进献给了阴间的黑太阳,庇护阴阳两界万千生灵的伟大上帝。

何博拿到后,便高兴的拿着它到众多山峰的顶上玩耍,四处看星星看月亮。

听说这等宝物现世的石申,便闻着何博的气味找过来,直接朝他伸出手说,“嗨,上帝!”

“你霸占宝物,动不动带着它到处浪的日子到头了。”

“把望远镜给我!”

当时正坐在山顶大石头上的何博头也没回,只举着望远镜欣赏星空,顺口回答石申的索求:

“如果你想要,就自己来拿。”

“这规矩你早就懂的!”

于是石申大步上前,成为了跟上帝角力的新人物。

凭借撒泼打滚又哭又叫,石申成功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天文至宝。

他抱着望远镜,就像年轻男子怀抱着一名绝色美人一样,神色间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和朝气。

被夺走宝贝的上帝很是看不惯这个老鬼的嘚瑟,便找到甘德,告诉他这件事情。

很快,

这两个老东西就为了争夺至宝折腾起来。

制作出望远镜的墨家弟子还企图劝架,“你们不要为我做出来的东西打架了,大不了我再弄一个出来!”

他不知道“只有从老对头手里抢来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一边劝架,心里还一边轻叹自己真是个罪孽深重的人,竟然让两位先贤为之大打出手。

甘石二人都没有搭理他,只争闹了许久,最后决定用各自天文上的造诣来分出胜负。

正好,

自成帝以来,天灾频发。

不仅地上会迎来猛烈的风雨,涌荡起令人畏惧的洪流,

天上还动不动掉下陨石,砸毁许多房屋和树林。

成帝阳朔三年,东郡坠落八块陨石;

鸿嘉四年,四颗陨石在亳县坠落,两颗陨石在肥累坠落;

元延元年,更是哗啦啦落了一场陨石雨,吓得人心惊肉跳。

及至王莽的始建国二年,也有陨石划过夜空,惊扰无数百姓后,落在不为人知的偏僻之处。

甘石二人在这几十年里,一直都在为这方面的事忙碌。

虽然有些老顽童的姿态,

但二人心里是知道天文对生活的重要性的。

陨石一直落,

星辰也总闪烁出不寻常的光亮,

这让负责观测天象的史官们很是忧虑,担心会影响到地上的四季运转。

望远镜,

只是两个老头在忙碌的缝隙中,给自己放松下心情,顺便卷死对手的理由罢了。

“所以说,今年会有陨石吗?”

何博看着石申抢过望远镜,得意洋洋的一脚踹开甘德,占据他原本的观星位后,才再度开口。

“这我怎么知道?”

石申理直气壮的回道,“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的夜观天象呢!”

“话说,你为什么突然对这方面的事情如此上心?”

先前坠落陨石,这位上帝可没什么激动的反应。

“难道染上了杞人的毛病?”

杞国,

是夏朝大禹的后裔,

因为周武王“兴灭继绝”得到建立,并延续了将近七百年。

只是,

这个古老的诸侯国并没有因为血脉久远高贵,是周天子的“宾客”,而得到后世人的重视喜爱。

杞人跟同为前朝贵族建立的宋国人一样,时常出没于先秦诸子的文章中,担任故事里的奇妙角色。

而对比起好歹出过一个宋襄公,在史册上留下不少笔墨的宋国,

杞国留给后人的最著名遗产,就是“杞人忧天”这个成语。

当然,

作为正统的史官,甘德和石申通过翻阅繁杂的记录,是知道杞国在过去,曾经历过数次的陨石打击,饱受过“从天而降掌法”厉害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延续这个有些地域黑的故事,并将之用在上帝身上。

“这个就不是你能知道的了!”

对此,

上帝并没有生气,只是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让甘石带着自己的弟子们,继续在秦岭上观望星辰夜空。

地上的人来来去去,

烽火熄了又燃,厮杀停了又起,

但日月星辰仍旧在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转。

地皇四年六月,

黄巾军的领袖孙恩在安排好了长辈周坚的丧事后,组织起军队,同意图南下,抢夺太平道地盘的赤眉军作战。

侵掠,

这是孙恩不能容忍的。

他虽然有匡扶天下,惠泽万民的仁心,也认可赤眉军农民起义的意义,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愿意放任赤眉军侵害自己庇护下的百姓。

“赤眉军的领袖樊崇性格狂傲,智慧轻薄,起事之初,凭借打抱不平的豪迈声名、身先士卒的勇武,可以引来许多人的追随。”

“但现在”

又有多少人可以在周身不断的吹捧声中,那骤然获得的富贵中保持清醒呢?

陈王之事犹在眼前,

当绿林军拥戴出一位皇帝,有功之臣纷纷封侯列王的消息传到黄巾军这边,周坚曾听到的声音,也大肆的流入孙恩的耳中。

他们渴望更多东西,

而不是为了一个所谓的信仰,去浪费自己的光阴和力量。

“信仰又不能当饭吃。”

“老子还能活个几十年,现在就想着给死后积福干嘛?”

孙恩听到有人这样说。

他抚摸着自己鬓角的白发,眼角的皱纹,心里生出了些许无奈。

他想,

他知道自己以后的下场了。

但有些事,终究要有始有终才行。

理想很美好,也很脆弱,会被许多吃饱了现实痛苦的人所抛弃。

可在漫长的光阴里,它总会吸引着一些不愿意接受现实的人,去飞蛾扑火。

“绿林军和王莽的大战,赢家会是谁?”

“不管是哪一方,一旦吃了大败仗,都会承受不住的吧!”

把史书中有关秦末、夏末的部分翻来翻去了不知道多少遍,对某些事很有感悟的孙恩怀抱着对西边战事的思虑,率领着队伍向北边走去。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出冷宫!废妃她一拳干翻渣王爷 逃婚撩火:京圈大佬夜夜抵腰逼嫁 朕的臣子们都重生了 青莲女 封神:每日情报,从眼镜王蛇开始 西游:开局一面全知镜 风水王者归来 掌门师尊是前妻怎么办?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吞噬星空之刀斩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