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498章 新朝的交南

第498章 新朝的交南(1 / 1)

“怎么到了西域,也能看到新朝官员在整活?”

交水旁边,

何博扛著一担子的咸鱼,好奇的眺望著不远处的新军。

被上帝收拢而来的小猫鬼们几只几只的叼著一条咸鱼,跟后者一同掛在扁担上,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属於猫科动物专有的倔和神奇做派。

好在上帝並不嫌弃它们给自己增加负担。

他只是一边给自己塞著葡萄乾,一边喃喃自语“这样搞的话,交南也不会跟隨中原了吧!”

交南,

是战国时秦国打通西域商路后,迁移人口而建立起来的诸夏城邦。

距离当今,

已经有了近四百年。

比起汉朝本身还要长久,

比起它那提供原始资金的本家,更是坚挺耐活秦国变成秦朝的时候,交南在抢邻居的绿洲和人口;

秦朝覆灭,贏秦跑路西海的时候,交南正在被邻居抢夺绿洲和人口;

西秦建立並兴盛起来的时候,交南也跟著活出第二世,又摩拳擦掌的抢绿洲去了。

眼下西秦衰落了,

那冥冥之中的孽缘又挥动大手,让交南再次迎来荒败。

只是这次,

带给交南衰落必要之痛的,不是匈奴,也不是西域其他小国,而是它一直臣服,曾凭藉二者间的密切联繫迎来邦国巔峰期的中央之国。

“为什么会这样呢?”

年老的交南国主坐在自己的宫殿中,对自己的臣子提出疑惑。

他之所以期盼中原天军到来,

是为了帮助交南阻击日益囂张起来的匈奴,以及那些生性摇摆软弱,转投匈奴、跟交南和西域都护府对抗的小国城邦。

可是为什么—

王师一至,还要在明知交南国力不足,府库竭力的情况下,强征人手、粮食和钱財。

“朝廷也没有资粮嘛!”

那到来的將军如此说道,“交南既然世代为我中原忠臣孝子,那君父囊中羞涩,臣子岂能不尽心竭力?”

“而且大军远征至此,是为了解交南之困、缓西域之忧,你们怎么能不表现一二诚意呢!”

国主很是惊慌。

他想说宣帝之时,大汉还倒贴过新夏那边呢,

怎么轮到交南,还要被盘剥压榨了?

难道交南距离比新夏还远?

难道交南归顺中央之国的时候比新夏还晚?

难道交南不是中原治下,难道不是西域都护府的一部分?

明明是我先来的啊!

明明我是一直很忠的啊!

但老国主没有办法。

他生长在大汉的治下,

早就为中原的富饶强大所折服,也习惯了中原对西域的支配。

面对继承了汉室社稷的新朝,他拒绝不了,也不敢拒绝。

“只要击败了那些不臣之国,重新树立起西域都护府的威严,一切都会好的—“

交南会恢復往日的繁荣成为西域除却都护府中心乌垒城之外,最重要也最繁荣的地方!

看著自己被王师搜刮过一遍的宫殿,看著自己的国民被王师徵发为从军的民夫,

老国主发出了一声嘆息。

“就苦一苦百姓吧,骂名寡人愿意承担!”

但老国主愿意做那无能的君王,

他的臣子却是不愿意的。

“大汉已经离开十年了!”有人发出如此急呼,“这个世界早就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样子了!”

自从王莽居摄开始,

他们就不能再对中原抱有希望了!

“皇帝连自己在中原的子民都不在乎,还会在乎我们这些在西域的吗?”

於是有人回道,“所以——我们应该找隋国求助?”

根据往来的商队,

他们知道西秦也在动乱,根本无力干涉西域事务。

既然如此,

那就只能期待新夏的隋国了。

那边国力正盛,並同西域有著长久的良好往来,想来是愿意帮忙的。

结果同伴上前给了他一下,还怒斥道,“天天就想著求助於他人,难道不会想办法自救吗?”

“即便隋国出兵,可危机就在眼前,远水岂能扑灭近火?”

“以我之见,既然中原动盪,又丧失了治理天下,统合诸夏的德行,那不如让交南自力更生去!”

“我们又不是没有这个力量!”

交南对比中原虽然弱小,却是不怯於西域其他国家的。

甚至匈奴人那边,他们也有一战之力。

毕竟匈奴痛享了大汉百年铁拳,又有一波人朝著西边跑了过去,分散了力量,早已不如汉初之时的威风。

新朝王莽初立,

既没有统合军队,將那腐朽的刀刃打磨出新的锋芒,

又没有革新政务,更换有能的臣子掌权,让其调控中枢,运转四方,

更没有敛合財富,保障后勤—

可就这样,

匈奴人都跟新朝军队打了个不相上下!

匈奴单于的儿子被杀,

他一怒之下攻打边疆,结果连长城都没有攻破,只能在外面蹭蹭,弓箭无论如何也射不进来。

也就对上更加弱小的西域,能让匈奴人抖擞下威风了。

而交南这边,

凭藉此前侍奉大汉甚为得体恭顺,积累下了许多財富,也聚拢了不少民心。

它是有机会抵御匈奴人的。

结果那位老国主却在受攻初时,阻止了手下要求的反击。

他说:“应该告知都护府的將军,听从朝廷的指挥!”

奈何大新朝廷当时连內政都没有处理顺畅,岂能管交南这边。

於是回信,让交南“自行其事”。

交南国的臣民便拿起武器,准备同匈奴人作战。

但老国主还是下令阻止。

“交南已经很久没有打仗了,我也不愿让子民流血牺牲且等待朝廷派天使过来处理这些事情吧!”

他年纪太大了,

实在不愿意动起刀兵,受战爭的折磨。

对於继承了祖宗基业,承平了一辈子的老国主来说,他从不需要为这样恐怖的事情忧虑,一切只要听从中央之国的安排就好。

毕竟交南就是因为这个,才得到中原扶持,发展到今日的。

他可不能改变祖宗“事大”的原则!

万一新朝之后认为交南有谋逆的可能,施以打压,又能如何?

他不能背这个责任啊!

如此一拖再拖,

三鼓气衰,

交南对上匈奴,便更显得无能失力。

就连西域其他邦国,都看出了交南有钱无胆的真相貌,跑来打了好几次秋风。

这让交南国中还有些血气的青壮们极为不满。

“但还是不能轻桃行事。”

“再等一段时间,看下天使和王师的表现再说。”

如果能打,

那交南没有任何话说。

因为强者的道理,才是最终的道理,

但若的確不行了、软了废了、没有做汉子时那样的雄壮长久了,

那也不能怪交南背中原而去。

生命总要自己寻找出路的。

“而且西域都护府设立已久,威望还没有被完全磨损,交南还需要这张虎皮。”

那鼓吹“自立自强”的激进派听了,也只能应下。

他们不再提王师的事,

只凑在一起饮酒,抱怨著活了八十多岁却老而不死,胆子也跟著萎缩到虚无的老国主,还有交南未来的可能。

外面的荒漠上,

何博骑著骆驼,手里拿了两根晒得邦硬的咸鱼敲打著,发出木棍“咚咚”的声音。

他对著跟隨在身边的前任交南国主说,“离心离德,说的就是王莽这样的人吧。”

对方替上帝牵著骆驼,头上带著乾旱地区常见的黑巾,一副秦时黔首的打扮,略微沉吟后回稟上帝:

“国家的利益,跟君主个人的確有些关係,却也不至於繫於其一身。”

究其根本,

还是以国力为主。

难道武帝的时候,就没有因为打仗而强征过民夫和赋税吗?

难道交南在服侍大汉的时候,就没有受过一点委屈吗?

这些都是有过的。

汉使的作风在西域从来没有收敛过,顶多考虑到交南是诸夏的分支,对其留有几分礼节,然后带著交南一块霸凌其他小国邦主罢了。

“国家衰败了,权力丟失了,君主的政令就有被人违抗反对的风险,对其不好一面的关注,就会盖过另一面。”

如果王莽是个著实的“周公”

如果王莽也能做到一年救乱、二年克般、三年践奄这样的功绩,

那么他之后的“建侯卫、营成周、制礼乐”,绝对不会有诸侯反对。

规则是建立在绝对武力之上的。

周礼那样繁琐,

周朝又上承动不动就杀人活祭的殷商,其治下民风,初时必然是多有彪悍的。

谁会心平气和的接受一个连自己穿衣吃饭、起居住行都有所限制的制度呢?

都是因为周公用刀子架在诸侯的脖子上,才有了后世孔子感慨的“鬱郁乎文哉,吾从周”嘛!

可惜,

王莽没有意识到这个道理,

或者说,

他即便意识到了,也没有办法回头了。

他已经在那条路上走了太久,没有能力、时间还有胆量,去回顾旧时的自己,承担沉没的风险了。

他只能同那辆从刘汉手中抢来的老旧马车融为一体,然后让它带著坠落悬崖。

“其实这些东西,本该是汉室自身承担的。”

前任交南国主到底是治理过一方的人物,

在其死后,魂归中原鬼国,也见识了太多名人贤士,依靠他们增长了许多智慧。

因此他明白,

车辆脱轨失控,不能只怪罪在热衷於復古的王莽身上。

“可那是他自己选择的嘛!”

何博想起已经死下阴间很多年,但偶尔还会回忆那短暂青春热血的汉哀帝,便开口说道:

“击鼓传的游戏,运气不好是这样的。”

说完,

上帝又邦邦的敲了两下咸鱼。

为他牵骆驼的前任交南国主便疑惑道,“为什么要来到西域做这种东西呢!”

而且除了这种硬到牙疼,能够储存许久的咸鱼之外,

上帝还特意伸出自己有形的大手,製作了许多饢饼。

他將大量的麦粉混合压缩进去,烤制出来的饢饼看上去不大一张,却极为坚实沉重。

扔到汤水里,让其吸饱了水分后,就会膨胀起来,变大好几倍。

考虑到曾经听说过的上帝事跡,国主觉得,对方可能在研究新的行军乾粮,

而上帝也的確承认了这一点。

“有个晚辈快成年了,然后就要出远门为我做事情。”

“我自然要为他考虑一点,让他在路上也能有粮食填饱肚子。”

国主於是羡慕的说,“能够被上帝视为晚辈,那一定是个很出色的人。”

“而且您亲手做出来的饢饼,也必然是世间极致的美味!”

何博很高兴他的讚美,直接拿出一个饼递过去,“说得好,赏你吃!”

国主接过来,笑容逐渐淡了下去。

他感受著手里的沉重,觉得自己不应该说后面那句拍马屁的话。

旁边的骆驼好奇的伸头过来,趁著国主沉浸在后悔中时,张嘴一咬—

然后国主受赐的饼上就多了一个巨大的牙印,以及骆驼损失了两颗牙齿。

受伤严重的骆驼非常委屈,直接仰天长豪起来。

何博却一点也不安慰它,只桀桀桀的笑了起来。

他甚至还说,“竟然还能有牙印留下?看来这饢饼还需要改进啊!”

国主小声的插嘴,“我觉得已经足够了——“”

再硬下去,

难道是要拿去跟韩非子书里提到的,世间最锋利的矛比划比划吗?

而且他陪伴在上帝身边,见证了这饼製作的艰难,只觉得再想改进,是非常困难的。

但何博表示:

“这还不够!”

生灵在做坏事上,可是会爆发出无限的耐心、奇思妙想和努力的。

何况耶哥儿是他没有一点血缘关係的亲儿子,

无论如何,

那“五饼二鱼”的奇蹟,自己一定要替他实现!

“阿嚏!”

西秦,

刚刚跟人论道完毕的耶哥儿忽然浑身一颤,打了个喷嚏。

道友关切的看著他,“是受寒了吗?”

如今已是秋天,

凉风渐起,昼夜的温差很大,一时不慎中招,也是有可能的。

但耶哥儿身体一向很好,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烦恼。

他只是说,“突然有了不好的感觉。”

“是那祭祀在背后对你意图不轨?”

太平道是能够沟通鬼神的,

因此他们对这种“心血来潮”十分重视。

又联想到诸夏风俗中,突然打喷嚏具有“遭人惦记”的说法,道友便关心起了耶哥儿最近遇到的麻烦。

在回到秦国的南方后,

离家许多年的椰蓉带著自己没用的丈夫和天才的儿子返回了家乡,同年老的父母团聚。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待在一起,诉说著对亲人的思念,却在不久后迎来了不速之客—

他们族中的祭祀找了过来,质问为什么他们家信奉异教,还说要对他们处以火刑。

椰蓉有些惊讶。

“为什么这样的傢伙还活著?”

他是没有听说过太平道的名声吗?

她的父母解释道,“族群的传统,让这样的人总是层出不穷的。”

而且这些年来,当地的藩镇苦於军费,又不愿意背负“苛刻无耻”的骂名,在听说了他们这族的特色后,便特意从山沟沟里,將该族的遗老遗少们找了出来,任用他们做了税官。

这是要把对方当套用了。

等税收到七十年后,

百姓骂他们骂出血了,

掌控此地的军阀就要拿出自己雪亮的大刀,准备过个肥年了。

这样的套路,

对诸夏君子来说,实在是简单粗暴。

但凡书读的多一点,对自己的认知清楚一点,都会想办法跑路,避免自己真的变成了军阀用完就丟的圈套。

可惜,

他们这族的祭祀永远不明百诸夏的套路。

当然,

也有可能是因为在此之前,

老秦人对他们一直施以“武攻火烤”,而少用“文火熬製”的手法烹飪,所以让其没有足够的经验。

总而言之,

这位替军阀增加税收、裁剪支出、开除魔下官吏的祭祀,在起势的两年里,迅速飘了起来。

他听说了椰蓉一家的事,便震怒於他们对族群的“背叛”,一直在寻找后者的麻烦。

等听说耶哥儿还有望成为太平道大贤良师后,这位祭祀便更加生气了。

他自己都还在给老秦人当圈套使唤呢,

你却装都不装了?

於是,

祭祀將所有的怒火,倾泻到了耶哥儿这边,很有將未来的大敌,扼杀於未成年状態中的想法。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凰女将心 逃离圣地后,疯批师父追上门 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 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 名侦探世界的武者 洞天种丹,我成了修真界丹祖 天衍轮回录 你要战功我给你,妖兽入侵你哭啥 北派:走地仙盗墓笔记 郭汾阳:我帮舅舅牵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