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省城,梧桐叶落了一地金黄。省人民会堂的会议室内,暖意混合着淡淡的书香。县域民生治理\"的经验分享,额角还带着细密的汗珠。台下掌声未落,林致远书记的秘书便轻声请他到隔壁休息室一叙。
休息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红木茶几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书记正在沏茶,见他进来,微笑着指了指对面的座位。茶香袅袅中,林书记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刚才的分享很精彩,但更精彩的是康南这三年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秦宇轩双手接过茶杯,温热透过瓷壁传到掌心。他想起三年前刚赴任康南时,也是这样一个秋日,只是心境大不相同。
这个决定让秦宇轩心头一紧。他下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茶杯,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清溪村产业路通车时,老农抚摸第一车外运蜜橘时颤抖的双手;向阳小学新操场启用那天,孩子们在红跑道上奔跑的身影;老城区新装的路灯下,居民们聚在一起聊天的温馨场景
谈话结束后,秦宇轩没有立即返回康南,而是直接去了省发改委。在一间堆满资料的会议室里,他仔细研读着陕南片区的经济民生报告。页上沙沙作响,他在\"农村饮水安全\"、\"特色产业升级\"、\"教育资源均衡\"等重点问题上做了密密麻麻的标注。
夕阳西下时,他的笔记本上已经写满了工作思路。,他特别标注:\"上任首周,深入基层调研。重点走访偏远村落、老旧社区,倾听最真实的声音。
回到康南收拾行装时,夜色已深。办公室里,那本陪伴他三年的民情日记静静地躺在桌角。民生无小事\"的墨迹虽已有些褪色,但字字千钧。他一页页翻看着,里面记录着张家坳的灌溉难题、李家庄的留守老人、王家镇小学的危墙改造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是一张鲜活的面孔。
在日记的最后一页,他夹着一张特别的明信片——清溪村村民寄来的\"康南蜜橘\"明信片。歪扭扭却一笔一划地写着:\"秦书记,路通了,果子卖出好价钱了。娃娃们上学再也不怕下雨天了。谢谢您。短的几句话,让他眼眶发热。
临行前的清晨,他特意早起,让司机绕道向阳小学。晨光熹微中,红色的塑胶跑道上,孩子们正在出早操。清脆的口号声像银铃般飘出校园,在秋日的晨风中格外悦耳。他站在校门外,久久凝视着这片充满生机的景象。
车子缓缓启动,驶离这座他倾注了三年心血的小城。窗外,熟悉的街景、田野、山峦一一掠过。秦宇轩摇下车窗,让秋风吹进车内。他知道,离任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康南积累的每一点经验、每一份感动,都将成为他在康安继续前行的力量。
康安的百姓在等待,一幅更宏大、更深厚的民生画卷,正等待他去描绘。新的征程,已经在他脚下徐徐展开。
他整理了一下胸前的党徽,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那里,有新的挑战,也有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