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武与帝皇成功化形、各自觅地潜心稳固那初入大罗的磅礴境界之后不久。
庭院中央,那株四象道韵流转不息的笆蕉树下,那缭绕了不知多少时日的赤红云气与青、红、白、黑四色交融的先天道光,开始如同长鲸吸水般缓缓向内收敛。
盘坐于树下的红云老祖,周身那原本有些外显、跃动的磅礴气息,也随之变得愈发深邃、内敛,仿佛浩瀚星海归于沉寂,却又给人一种潜藏着无穷爆发力的感觉。
他并未能一举踏破那最后的关隘,登临混元金仙之境,这终究需要更大的机缘与积累。
然而,其周身道韵之圆融流转,尤其是体内地、水、风、火四种先天本源之力,已然摆脱了以往那种虽强大却略显各自为政的状态,达成了一种更为精妙、更为和谐的动态平衡。
这隐隐呈现出一种归元合一、返璞归真的玄妙趋势。显然,借助镇元子的轮回点拨与此番闭关静悟,他收获巨大,对于“四象归元”之道的理解已然登堂入室。
距离那梦寐以求的混元门坎,真的只剩下最后一层薄薄的、看似脆弱却需要特定契机才能捅破的窗纸。或许是一次生死搏杀,或许是一桩惊天机缘,或许是与同道的一次酣畅论道,便可助他鱼跃龙门。
他长长地吁出一口带着四象霞光的浊气,缓缓睁开了双眼。那双原本就灵动跳脱的眸子,此刻更添了几分洞察虚实的智慧光华,以及一种对自身道途无比明晰的自信。
脸上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抹舒畅而满意的笑容,显然对自身此番闭关的进展极为欣喜,对于未来之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
恰在此时,一直关注着山中动静的镇元子,感应到他出关时那圆满而蓬勃的气机,脸上亦露出一丝笑意,缓步自观内走出,来到笆蕉树下。
“恭喜道友,道基愈发浑厚,前路已然明晰,混元之境,指日可待!”镇元子含笑贺道,语气真诚。他能清淅地感知到红云体内那趋于和谐统一的四象本源,知其已真正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红云见到镇元子,立刻起身,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感激,郑重拱手道:“镇元子道兄!此番闭关,能勘破迷障,明晰这四象归元”之无上正道,并将自身根基梳理打磨至如此境地,全赖道兄当日以无上神通引我入轮回,得以万千视角照见自身,更蒙道兄不惜指点玄奥!”
“此恩此德,关乎道途根本,红云——再次拜谢!”说着,他神色肃然,便要向镇元子躬身行一大礼。
镇元子见状,袖袍轻轻一拂,一股温和醇厚、却又蕴含着混元意志、不容抗拒的无形力量悄然托住了红云,阻止了他下拜的动作。
他摇头笑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嗔怪,更多的却是真挚的情谊:“红云道友,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套,行此大礼?莫要忘了,你我自这万寿山相伴孕育而生,历经开天之后的无数元会风雨,相互扶持,论及情谊,早已超越寻常道友,可谓不分彼此,同气连枝。”
“汝之道途精进,便如同我之道途精进;汝之喜悦,便是我之喜悦。此乃自然而然之事,何分你我,又何须言谢?”
这番话,语气平和淡然,却重逾不周神山,带着历经万古而不变的笃定,深深传入红云心间,烙印在其道心之上。
红云闻言,身形微震,心中暖流奔涌,知道镇元子所言字字句句皆是发自肺腑,绝非虚言客套。他不再坚持行礼,直起身来,眼中那浓郁得化不开的感激渐渐转化为一种更深沉的、坚不可摧的信赖与情谊。
他重重点头道:“道兄所言极是!却是贫道一时激动,着相了。你我之间,确不该言谢,是贫道之过。”言语间,那份历经无穷岁月淬炼的默契与亲近,表露无遗。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这不言之中。这份超越了利益、源自本源的深厚情谊,便是他们在这危机四伏、却又充满无限可能的浩瀚洪荒中,最为宝贵、最可依赖的财富与根基之一。
于四象笆蕉树下相对而坐,自有道韵凝聚的石桌石凳显现。,道意盎然。
红云将自身闭关所得,关于四象平衡的微妙体会、关于归元途中遇到的困惑与破解,细细道来,与镇元子交流印证。
镇元子亦耐心倾听,时而点拨一二,结合自身《大地混沌经》的包容理念,给予高屋建瓴的见解,令红云常有壑然开朗之感。同时,镇元子也将真武、帝皇成功化形,并得赐道号之事告知。
听闻那北海玄龟得号“真武”,蕴含守护与刚毅之意;九爪金龙名为“帝皇”,彰显统御与仁德之责,红云亦是抚掌赞叹:“妙!妙啊!道兄赐名,果真蕴含无上玄机,正合此二者之先天跟脚与未来气运!”
“真武沉稳,帝皇煌煌,我万寿山一脉有此二位添加,气象当真不同往日了!”言语间,也为万寿山势力的壮大感到由衷高兴。
论道,交谈片刻后,红云目光不由得投向庭院之外,越过那先天戍土大阵的光辉,望向那无垠广阔、变幻莫测的洪荒天地,眼中闪过一丝熟悉而又新鲜的向往之色。
他开口提议道:“镇元子道兄,你我久居这万寿山福地静修,虽得享清静,避世无忧,然洪荒广袤,奥秘无穷,诸多奇景异事、先天机缘,皆在山水之间。”
“如今我二人道行皆有精进,尤其是道兄你已臻至混元金仙之境,神通无量,执掌至宝,当可无惧洪荒大多风险。”
“不若——你我二人便再度结伴出游,重拾昔日逍遥,再行游历一番这浩瀚洪荒大地?
或许此行能遇新的机缘,助我踏出那最后一步,亦能亲眼见识一番,自上次游历后,这洪荒天地又发生了何等变迁,洪荒的局势又是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