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至混元金仙之境,镇元子周身道韵愈发圆融内敛,气息深藏若虚,仿佛与整座万寿山脉、乃至脚下无垠的洪荒大地彻底连为一体,一呼一吸之间,皆隐隐引动地脉深处那磅礴力量的共鸣。
然而,他并未沉溺于自身突破的无上喜悦与力量掌控之中,道心澄澈如镜,反而更加心系座下生灵与挚友红云的道途前程。
此番远游东海、深入血海,创《大地混沌经》,他对大道的理解已臻至一个全新的、俯瞰法则本源的高度,正可借此契机,将自身所得化为甘霖,点拨观内众生,夯实万寿山一脉的整体根基,也为未来布局增添更多底蕴。
心念微动,一道平和而威严、却又如春风化雨般的神念,便已悄无声息地拂过五庄观内外每一处角落,清淅地传达了他的召唤之意。
不多时,数道强弱不一、却皆灵性非凡、道韵纯净的身影,受召而来,怀着敬畏与期待的心情,躬敬肃立于庭院中央那株四色光华流转的四象笆蕉树下。
为首者乃是九灵元圣,其九颗威严头颅此刻微微低垂,目光炯炯有神,周身那原本略显驳杂的妖气已被炼得纯净磅礴,隐隐透出法则之光,修为赫然已达太乙金仙巅峰之境,气息浑厚,只差那临门一脚的顿悟与积累,便可窥得那玄妙莫测的大罗门径,此刻它心中充满了对前路的渴望。
其后是那身形庞大如山岳、厚重甲壳泛着幽深玄光的北海玄龟。它气息沉浑如渊,寿元悠长仿佛与天地同庚,虽因天性使然,不擅攻伐杀伐之术,然其防御之力与道基之深厚扎实,修为已臻大罗金仙中期!
但因其本源特质与洪荒化形之道似乎存在某种先天隔阂,久久无法成功化形,始终以本体存在,这也成了它道途上的一大憾事与瓶颈。
再便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这四灵神兽,它们乃是镇元子早年游历洪荒时点化或收服的先天灵兽,各具一方本源气息,修为皆在太乙中期上下,气机纯正,潜力不凡,分别代表着乙木生机、离火文明、庚金肃杀、玄水滋养,是构成天地平衡的重要元素。
更有麒麟与墨麒麟这对秉承天地祥瑞而生的仁德瑞兽,脚踏五色祥云,周身仁德祥和之气萦绕不散,修为亦稳固在太乙之境,它们的存在,本身便为万寿山增添了一份安宁与福缘。
清风、明月两个小道童则侍立最前方,小脸紧绷,努力做出严肃的模样,但眼中那几乎要满溢出来的崇敬与对大道知识的渴望,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镇元子目光平和,缓缓扫过台下每一位听道者,如同慈父视图着自己的孩子。他并未刻意散发威压,但那股源自混元道果、与天地同呼吸的自然道韵,已让所有生灵心生肃穆。
他平和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大地本身的律动,厚重而清淅,直接传入每一位听道者的心神深处,引起大道共鸣:“今日唤尔等前来,不讲神通术法,不论奇闻异事,乃为尔等宣讲那太乙至大罗之道要,梳理前路迷障,指明修行方向。望尔等静心凝神,仔细体悟,能得几分,皆看自身缘法。”
他并未因自身已证混元,便好高骛远地直接讲述那高深莫测的混元之道。而是从在场大多数生灵所处的太乙金仙之境的根本——“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的精义讲起,由浅入深,系统而全面地阐述如何感应并凝聚胸中五气。
其所讲内容,绝非寻常洪荒传承所能比拟。不仅包含了如何突破境界关隘的具体法门与心境要求,更着重于阐述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将自身道基打磨得坚不可摧,如何使自身所修之道与洪荒天地间相应的法则产生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共鸣与链接。
他结合自身对大地承载、吞噬转化、轮回秩序乃至金、冰、幻、腐蚀、雷霆、重等诸多混沌魔神法则碎片的深刻理解,将原本晦涩难明、只可意会的道境玄妙,以更接近本源、更为直观透彻的方式剖析开来,化繁为简,直指内核。
讲到精微玄奥之处,庭院之内自然而然地地涌金莲,虚空中大道纹路自生,明灭闪铄,阐释着法则的变迁。
那株四象笆蕉树更是无风自动,枝叶摇曳间,洒落青、红、白、黑四色交融的纯净道光,温和地笼罩着在场的每一位听道者,助益他们平息杂念,加深感悟,调和体内因听道而激荡的气息。
台下众生灵,无不摒息凝神,心神完全沉浸在这浩瀚而精妙的大道之音中,如痴如醉,物我两忘。
九灵元圣九颗头颅时而低伏贴地,做倾听沉思状,时而猛地昂起,眸中精光爆闪,仿佛有惊雷划过识海。它体内那磅礴浩瀚的妖力,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更加契合天地法则的玄奥轨迹奔腾流转,发出低沉的轰鸣。
那层困扰它许久的、坚如磐石的太乙巅峰壁垒,在这大道纶音的洗礼与自身悟道的冲击下,竟隐现丝丝裂纹,有了松动之兆!
北海玄龟则将头颅与四肢微微缩入那坚不可摧的甲壳之中,看似陷入沉寂,实则其体内浩瀚如海的气血与沉浑法力,正以一种契合“大地承载”真意的、极其玄奥缓慢的节奏共鸣、压缩、提纯。
它对自身“防御”与“承载”之道的认知,正在发生蜕变,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承受,更开始理解“承载”之中所蕴含的“包容”与“转化”的至高妙理,那困扰它无数岁月的化形之障,似乎也因这番对自身本源更深的理解而显露出一丝可能。
四灵神兽周身本命光华以前所未有的强烈流转不息。青龙周身乙木青气大盛,引动万寿山无穷草木生机为之呼应;朱雀羽翼间离火之精跳跃升腾,仿佛要焚尽虚妄,点亮智慧之火。
它们各自的本源气息在与道音共鸣中变得愈发精纯凝练,对自身所代表的法则理解直在线升。
麒麟与墨麒麟这对瑞兽,周身祥瑞之气大盛,五彩霞光缭绕,与脚下万寿山祖脉地气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清淅。
它们对“福泽”与“仁德”之道的体会不再流于表面,开始触及这类法则更深层次的、关乎气运汇聚、因果善报的本质,自身道心也因此变得更加澄澈坚定。
清风明月更是听得如痴如醉,小脸上时而迷茫,时而恍然。他们周身那纯净的太乙仙光活泼泼地流转,以往修行中许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关隘、许多需要水磨工夫慢慢打通的细微脉络,在此刻壑然贯通!
就连一旁早已臻至大罗金仙巅峰多年、道行深不可测的红云老祖,此刻也完全沉浸在这系统而玄妙的讲道之中,脸上时而露出深思之色,时而微微颔首。
镇元子所讲内容虽侧重于太乙至大罗的范畴,但其对大道根基的梳理、对法则本质的理解与阐述方式,其高度与深度已然隐隐触及了混元层次的某些特质。
红云只觉自身那原本自认为已臻至圆满无暇、进无可进的大罗道果,在这大道纶音的洗涤与启迪下,仿佛又被细细地打磨、梳理了一遍,剔除了一些以往未曾留意到的、极其细微的认知偏差与力量冗馀,变得更加通透圆融,道基愈发稳固。
待得太乙至大罗的道音缓缓落下,馀韵却在庭院中久久回荡。众生灵仍深深沉浸于那玄妙的悟道之境中,周身道韵起伏,气息变化,久久未能回神。
镇元子并未出言打扰,只是静静端坐,目光温和地注视着他们,任由他们尽情消化这难得的道法甘霖。
良久,众生灵才如同大梦初醒般,陆续从深沉的悟道状态中醒来。一个个脸上皆流露出难以抑制的狂喜与发自内心的、无比感激的神色,纷纷朝着镇元子所在的方向,深深躬身拜谢:“谢老爷(老师)传道之恩!弟子(吾等)感激不尽,必勤加修持,不负厚望!”
镇元子微微颔首,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各自回去,觅地静修,好生体悟今日所得,将其彻底化为自身根基。修行之路,贵在持之以恒,夯实根基远比盲目追求境界突破更为重要,莫要因有所得而心生急躁,反堕下乘。”
“谨遵老爷(老师)法旨!”众生灵强压下心中的激动,躬敬应诺,随即纷纷化作道道流光,悄无声息地散去,迫不及待地回归自己的洞府或常居之地,开始闭关消化这足以影响他们未来道途的宝贵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