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之声渐歇,五庄观内弥漫的道韵却久久不散,如烟似雾,萦绕在庭院中的每一株草木、每一块青石之间。
镇元子、红云、万寿元君三人静坐原地,双目微阖,面容沉静如水,各自沉浸在方才大道交锋所带来的感悟之中。
此番论道,虽不涉神通比拼,却是道心与智慧的碰撞。
镇元子的大地之道厚重包容,红云的逍遥之道灵动超脱,万寿元君的乙木之道生机盎然,三者相互印证,彼此启发。
许多以往修行中不曾留意的细微之处,此刻都壑然开朗;
一些困扰许久的道途迷障,也在交流中寻得了突破的契机。
虽未直接提升境界,但道基愈发坚实,对自身所行之道的理解更加深刻,前路也显得愈发清淅。
侍立一旁的清风明月两个小道童,此刻也是满面红光,周身气息圆融通透。
他们初入太乙金仙之境,正是需要稳固根基之时。
聆听三位大罗金仙论道,虽不能完全领悟其中玄奥,但那字字珠玑的大道真言,那自然散发的道韵馀波,对他们而言便是最好的滋养。
原本因突破而略显浮躁的气息被抚平,太乙法力运转愈发自如,境界彻底稳固下来。
两个小家伙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喜,对三位老爷的崇敬之情更盛。
待众人皆从悟道中回过神来,镇元子缓缓睁开双眼。
他眸中神光内敛,更显深邃难测。
目光扫过庭院,最终落在那被先天大地阵法笼罩的万寿山之外,那片广袤而蒙昧的洪荒西方大陆。
他心念流转间,已然明悟当下时局。
如今的洪荒,开天未久,万物初生,修行之道尚处混沌。
除却那些跟脚深厚、天生便拥有传承记忆的先天神魔,以及已然崛起、凭借血脉传承立世的龙凤麒麟三族及其附属。
再或是那些侥幸残存、记忆尚存的混沌魔神残魂外,洪荒绝大多数生灵都处于懵懂状态。
这些生灵或许凭借本能吞吐灵气,实力不凡,却缺乏对修行境界的清淅认知,没有系统的功法指引,不通神通变化,不明因果业力。
修行之路全靠自行摸索,如盲人执烛夜行,不仅艰难无比,更易误入歧途,甚至因力量失控而身死道消。
这般境况,镇元子心知将要持续到遥远的未来,待那位鸿钧道祖于紫霄宫开讲大道,方能为众生指明前路。
然而那终究是后话,眼下却是最好的时机。
镇元子立身而起,步履沉稳地来到五庄观前。
心念一动,体内浩瀚如海的大罗金仙巅峰法力沛然涌出,与万寿山地脉之力相合,引动先天大地阵法产生微妙变化。他并未完全开启阵法,而是巧妙地放开一道“传音“信道。
下一刻,他朗声开口,声音不借空气传播。
而是蕴含无上法力与大地道则,化作磅礴的意念洪流,如涟漪般扩散,如大地低鸣,超越空间限制,清淅地响彻在整个洪荒西方所有具备灵智且修为没他高的生灵心神深处:
“吾乃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子,今日于此开讲大道,阐述修行至理。有缘者,皆可前来听道!“
声音恢宏平和,带着令人信服的厚重与威严,仿佛大地母神的呼唤。
一时间,洪荒西方大陆,无论是正在厮杀的凶兽,潜修的山精野怪,还是初生灵智的草木之灵,但凡开启灵智者,皆心有所感,不约而同地停下动作,望向万寿山方向,心中升起莫名的向往。
镇元子此举,自有深意。其一,教化众生,开启灵智,此乃顺应天道之举,自有功德降临;
同时讲道聚拢生灵,也能汇聚气运于万寿山一脉,对道途大有裨益。
其二,更是为将来布局。
开天之初诞生的生灵,无论跟脚,其资质潜力普遍远胜后世。
若能从中择优培养,必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他立志要有所作为,单凭己身与红云、分身几人终究势单,需要创建自己的势力。
此番讲道,正是筛选与吸引人才的第一步。
传音既出,因果已种。
镇元子清淅地感知到,无数或强或弱、或清淅或模糊的意念,正从西方大陆各个角落升起,带着好奇、渴望、尤豫与敬畏,投向万寿山。
更有距离较近、行动迅捷者,已开始朝这个方向移动。
他转身对红云与万寿元君道:“讲道在即,还需稍作准备。“
红云抚掌笑道:“此乃善举,贫道自当全力支持。“他也很期待见识各方前来的有缘生灵。
万寿元君颔首:“观中事宜,我会安排妥当。“
清风明月早已兴奋不已,两个小道童何曾见过这等场面?
一想到将有无数外界生灵来到万寿山,就忍不住交头接耳,小脸上满是期待与好奇。
听到吩咐,立即挺起胸膛,脆生生应道:“老爷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活!“
镇元子微微颔首,对二人的支持表示心领。
他不再多言,心念沉入识海,与地书“山海经“创建更深联系。
只见袖袍轻挥,一股磅礴浩瀚的土黄色神光自体内涌出,温润厚重,与万寿山地脉内核产生共鸣,整座神山都发出低沉的嗡鸣。
下一刻,五庄观外山门局域的景象开始惊人变化。
原本嶙峋起伏的山势,在无形伟力作用下,如被巨手抚平。
岩石沉入地底,沟壑被戊土精气填平,地面变得平整光洁,泛着淡黄色玉石光泽,隐隐有天然道纹流转。
四周云雾翻涌汇聚,却灵性地停留在局域外围,形成缥缈屏障,既保持开阔视野,又平添仙家圣地的神秘。
随着地书调动大地脉络,浩瀚的先天灵气从万寿山祖脉及周边地脉奔涌而来,在平台上空形成淡淡灵雾,呼吸间令人法力隐涨。
平台边缘,大地自然隆起若干石台石凳。
这些石座看似简朴,却暗合天地至理,表面光滑如镜,散发着令人心静的凉意,显然是给有道行者准备的席位。
镇元子这是要以无上法力,结合地书调动地脉之能,在五庄观外开辟一片足以容纳万千生灵的讲道广场。
既要彰显大罗金仙道场的威严气度,也要确保来者能有舒适悟道的环境。
随着讲道之地初步成型,一股庄严肃穆、引人向往的气息以万寿山为中心扩散开去。
洪荒西方,因镇元子一言而暗流涌动。一场即将影响无数生灵命运的法会,即将在此拉开序幕。
无数的目光,无数的期盼,正跨越千山万水,汇聚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