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庄观内,时光在袅袅不绝的道音与氤氲升腾的功德金光中悄然流逝,恍若溪水潺潺,不舍昼夜。
那九爪功德玄黄金龙体内最初那一点微若萤火的灵性光点。
在镇元子阐述大地根基、万物资始之厚重,万寿元君演绎乙木生机、循环往复之清越,以及红云描绘天空浩渺、流风变幻之灵动的轮流讲演与悉心滋养下,早已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它不再是最初那懵懂混沌、仿佛随时会湮灭的微弱悸动,而是壮大、凝实,化作了一团约莫拳头大小、不断缓缓旋绕的灵性光雾。
这光雾色泽内敛,内核处是纯净的灵慧白光,外围则氤氲着淡淡的玄黄金芒,显示出其与金龙本体的紧密联系。
它已然具备了初步的灵智基础,虽远未到能够清淅思考、表达意念的程度。
却开始能模糊地理解一些来自外界的、简单的、充满善意的意念波动——比如镇元子道韵中的“安稳”,万寿元君道韵中的“生长”,红云道韵中的“自由”。
尤其是当清风明月两个小道童,日复一日地蹑手蹑脚靠近。
用他们那纯净无瑕、带着草木清灵之气的小手,轻轻抚摸冰凉龙鳞时,那初生的灵智便会传递出一种极其微弱却真实的、近乎本能的欢喜情绪波动,如同初生幼兽对母体的依恋。
它甚至开始能被动地、缓慢地吸收周遭弥漫的功德玄黄之气,以及五庄观内无处不在的、源自万寿山祖脉的盘古遗泽气息,用以滋养自身,使那团灵性光雾愈发莹润。
然而,当这灵智成长到一定程度后,三位功参造化的大罗金仙几乎同时察觉到了瓶颈。
镇元子首先停下讲道,深邃的目光仿佛能洞穿龙躯,直视那团灵性光雾,缓缓道:“至此,道音灌顶之功已近极致。此灵根基本源已固,世界认知已具雏形,尤如朴玉初琢,雏鹰羽丰。”
万寿元君接口,声音清越如泉击石:
“然也。灵智之圆满,非仅靠外力灌输可达。
需其自身于时光流转中,静心体悟,沉淀积累,将吾等所授之道逐步内化,如同种子深埋沃土,需自身萌发突破,方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此乃水磨功夫,强求不得。”
红云虽性急,却也明白其中关窍,点头道:
“二位道友所言甚是。看来接下来,唯有静待其瓜熟蒂落,灵慧自生。只是这等待,怕是需以元会计量了。”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与些许无奈。
三位大能皆知,这金龙根脚太过非凡,其灵智的彻底孕育圆满,所需时光恐怕远超寻常生灵,急也急不来。所幸五庄观乃洞天福地,最不缺的便是时光与灵气。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这一日,镇元子与红云于人参果树下论道,忽感心潮微动,一种静极思动的念头自然而然地生出。
自他二人化形以来,除了必要的护法与讲道,几乎从未踏出过万寿山结界。
如今山中诸事皆已安定,金龙灵智孕育步入平稳期,只需静待时光洗礼。
有万寿元君这具拥有大罗金仙修为、与本尊心意相通的分身坐镇观中。
再加之万寿山本身先天而成、勾连洪荒大地脉络的强悍守护大阵,以及红云留下的四象笆蕉树气机遥相呼应形成的四象护法大阵,可谓固若金汤,万无一失。
镇元子抬眸望向观外云海翻腾的天际,那古朴威严的脸上露出一丝探寻之意,对红云道:
“红云道友,你我自化形以来,便一直居于此山,虽得清净,却也未曾真正领略过这洪荒天地之广博。
如今山中无事,金龙孕育需时,不若你我趁此机缘,外出游历一番?一来可亲见洪荒盛景,印证你我心中之道;二来或能遇些机缘,增长见闻。”
红云闻言,眼中顿时爆发出明亮的光彩,他本性便如云霞般向往自由无拘,早已对那传说中的洪荒大地心向往之,当即抚掌大笑,赤红道袍如火焰般飘动:
“大善!大善!镇元子道友此议,正合我意!终日枯坐山中,虽能精进道行,却终究失了几分天地间的鲜活气韵。
游历洪荒,观万物生灭演变,体悟种族兴衰之道,于风云际会中印证所学,方是吾辈修行正途!”
二人心意既定,便不再尤豫。当即召来万寿元君与清风明月,将看守道场、照料金龙之事细细嘱托。
万寿元君淡然一笑,周身乙木清气流转,令人心安,揖首道:
“本尊与红云道友放心前去便是。
山中有我,一草一木,皆在感知之中,必无差池。
这金龙灵智孕育,我自会时时关注,引导其平稳成长。
倒是二位游历洪荒,如今虽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潜藏,龙、凤、麒麟三族势力渐长,摩擦日增,还需多加小心,谨守本心,莫要轻易卷入是非旋涡之中。”
清风明月两个小道童也知老爷们要出远门,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好奇,眨着大眼睛,脆生生地保证:
“老爷(红云老爷)放心,我们一定乖乖听元君老爷的话,好好照看家,还有这条大金龙!”
叮嘱妥当,镇元子与红云便不再耽搁。
二人相视点头,身形微动,已是化作一黄一红两道流光,悄无声息地遁出了五庄观护山大阵,离开了万寿山福地。
离山之后,他们并未象当年万寿元君前往不周山那般目标明确、全力飞遁。
而是有意放缓了速度,收敛了自身那浩瀚如渊的大罗金仙气息,只显露出约莫太乙金仙境界的波动。
如同两个结伴游历的寻常修士,悠然行走于洪荒大地之上,真正开始了漫无目的、随心而动的洪荒之旅。
这一路行来,纵使他们修为高深,心性超然,亦不免为洪荒天地初开不久的磅礴气象与野性生机所震撼。
巍峨连绵、耸入云霄的神山巨岳彼彼皆是,山体上天然铭刻着玄奥道纹,散发着古老苍茫的气息;
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如同巨龙蜿蜒,滋养着沿岸无数生灵,水汽中蕴含着浓郁的水之精华;
广袤无垠的原始丛林遮天蔽日,其中古木参天,异草奇花遍地,毒虫凶兽潜伏,演绎着最原始的弱肉强食;
更有那深不见底的巨渊大泽,弥漫着混沌气流,仿佛连接着未知的秘境。
天地间的先天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不开,吸一口气,都觉肺腑清新,道行微涨。
更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那“万族竞发,百舸争流”的壮观场景。
此时的洪荒,龙、凤、麒麟三族确已崭露头角,凭借其先天强大的跟脚与血脉天赋,各自占据了潦阔富饶的领地,势力不断扩张,呈三足鼎立之势。
但远未达到后世传说中那般横扫八荒、征战不休、称霸洪荒的鼎盛程度。
三族之间虽有领地边缘的摩擦与小规模试探性的冲突,彼此警剔,但大规模的全面战争尚未爆发,整体维持着一种微妙而脆弱的平衡。
他们曾隐匿云端,见有神龙行云布雨,庞大的龙躯在乌云中若隐若现,鳞爪飞扬,操控风水雷电,威严神圣,泽被一方;
也曾远眺南方不死火山群,见凤凰振翅,五德光辉洒落,百鸟随之朝拜,鸣声清越,华美绝伦中带着祥瑞之气;
更曾于中央大地见过麒麟脚踏祥云而出,行走之处草木繁盛,地涌甘泉,瑞气千条,仁兽之风令人心折。
除此之外,尚有无数奇特种族生息繁衍,有巨灵族力大无穷,有羽族翱翔天际,有木灵族与植物共生,有夜叉族居于幽冥之畔……
形态各异,天赋奇特,皆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努力生存、发展,演绎着各自的生存之道与文明雏形。
整个洪荒世界,充满了一种原始、野蛮、混乱,却又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宏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