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办公室里,空气因那份来自国家发改委的红头文件而变得凝滞。
赵立春的手指,还停留在组织部那份考察名单上,指尖之下,是金海区区委书记的名字。但他的目光,已经越过了那份名单,落在了窗外那片灰蓝色的天空上。
这几个字,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瞬间剖开了他刚刚布下的棋局,让他看到了更深层的博弈。
他原本的算盘打得很精。用一个资历、政绩都足够硬,又听话的“自己人”,去和陆远形成“良性竞争”。这样一来,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能以“平衡大局、慎重用人”为由,名正言顺地将陆远继续压在市长的位置上。就像给一匹桀骜的野马套上嚼子,既要用它,又要控它。
可现在,这匹野马,即将迎来一场关乎其血统与价值的“大考”。
这场评估,对星海市是考验,对陆远,却是舞台。如果陆远能在这场国家级的评估中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那他所积累的政治势能,将远远不是一个金海区书记所能抗衡的。到那时,他赵立春再想阻拦,就不是“平衡大局”,而是“打压人才”了,这个名声,他担不起。
赵立春的眼神沉了下来。他意识到,要压制陆远,必须找一个分量更重的对手。一个在资历、人脉、平台乃至政治势能上,都能与此刻的陆远,甚至与即将通过“大考”的陆远,正面抗衡的对手。
他的手指,从金海区书记的名字上缓缓滑开,最终,落在了名单的另一处。那里没有名字,只有一个职务——省会石安市市长。
“老张,”赵立春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他看向对面的组织部长,“金海区的同志很优秀,但星海市委书记这个位置,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现在还关系到国家级新区的评估,我看,我们或许需要一个更……稳妥的人选。”
组织部长张文博是个在组织系统里浸淫了半辈子的“老吏”,赵立春话音未落,他便心领神会。目光顺着赵立春的视线轨迹,落在了那个空缺的想象位置上。
“省长的意思是……石安市的高建成同志?”张文博试探着问。
赵立春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端起茶杯,吹了吹水面的热气:“高建成同志在石安市长的位置上,干了快四年了吧?我记得,石安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去年还得到了中央调研组的点名表扬。是个干将,也是个稳将啊。”
张文博立刻接过了话头,他知道,这是在对表,也是在为接下来的程序寻找理论依据。
“是的省长。高建成同志政治上成熟,作风稳健。在省会工作多年,对省里的大政方针理解得透,执行力也强。而且,他跟省直各厅局的负责同志关系都很融洽,善于协调,能够凝聚各方力量。如果由他来主抓星海市的工作,确实能起到‘压舱石’的作用,有利于星海市和国家级新区的平稳发展。”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高建成的能力,又点出了他相对于陆远的最大优势——“稳”与“和”。
赵立春满意地点了点头,放下了茶杯。
“陆远同志年轻,有冲劲,是把好钢。但有时候,钢火太旺,容易脆。让他再在市长的位置上,多历练几年,对他个人,对星海市,都不是坏事。”他最后下了定论,“星海市需要的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舵手,而不是一个只顾冲锋的船长。”
这番对话,在温暖的办公室里,为星海市未来的权力格局,悄然定下了一个新的基调。
风,总是从最高处往下吹。
省委大院里的只言片语,经过层层传递和放大,很快就汇成了一股强劲的“风声”,刮到了几百公里外的星海市。
吴兴国几乎是跳着脚给陆远打的电话,声音里满是火急火燎的焦虑。
“我的陆大市长!你还有心思坐得住?出大事了!”电话那头,吴兴国的嗓门大得像是要把听筒震碎。
陆远正站在办公室的窗边,手里拿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关于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他很平静,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
“老吴,慢点说,天塌不下来。”
“还塌不下来?房梁都快让人抽走了!”吴兴国在那边来回踱步的声音清晰可闻,“我刚听省里的哥们说,赵立春那边,已经放出风来了!他们要推石安市的高建成来接周书记的班!”
高建成。
听到这个名字,陆远并不意外。
“哦,高市长啊。”他应了一声,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今天的天气。
吴兴国被他这反应噎了一下,差点没喘上气来:“哦?就一个哦?我的亲哥,那可是高建成!省会市长!在省里根深蒂固,人脉通天!他每天中午在机关食堂吃的饭,都比咱们一年见的厅长多!人家坐拥省会,政治、教育、信息资源样样顶配,你拿什么跟他争?”
陆远转过身,靠在窗台上,看着办公室墙上那副巨大的星海市地图,目光落在那片蔚蓝色的海域上。
“老吴,你觉得,一场拳击赛,是重量级对决好看,还是我去打一个羽量级的好看?”
吴兴国又是一愣,半晌才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你还嫌对手不够强?”
“对手要是不强,赢了,又有什么意思?”
陆远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定心丸,瞬间让电话那头暴躁的吴兴国安静了下来。吴兴国握着电话,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所有的担忧和焦虑,在陆远这句轻描淡写的话面前,都显得那么小家子气。
是啊,这小子什么时候怕过?
从青阳镇斗镇长,到东林区掀翻孙德海,再到市里硬扛一个省的压力拿下星钢……他走的每一步,对手不都比他强大百倍?可他哪次输过?
“行,你牛!”吴兴国憋了半天,吐出三个字,语气里满是服气,“反正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需要我做什么,随时开口。”
“放心吧。”陆远笑了笑,“把你东林区那摊子事管好,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
挂了电话,陆远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眼神变得深邃。
他走到办公桌前,在电脑上调出了高建成的个人履历。照片上的高建成,五十岁出头,戴着一副金丝眼镜,面相儒雅,眼神沉稳,是那种典型的学者型官员。履历更是无可挑剔,从省发改委的处长,到下面地市的副市长,再到省会市长,每一步都走得四平八稳,政绩斐然。
这是一个在传统官场规则里,几乎找不到任何短板的对手。
【叮!
久违的系统面板,在陆远的视野中悄然浮现。
【检测到关键竞争对手出现:高建成(省会市长)。
【主线剧本《城市的掌舵人》已更新,开启新篇章——【王座的挑战者】。
【职位:冀东省省会石安市市委副书记、市长】
【优势:资历深厚、人脉广博(省内)、政治稳健、坐拥省会资源、深得上级(赵立春)信任。
【劣势:缺乏破局魄力、创新能力受限于体制、过于依赖传统发展路径、对新兴经济领域理解不足。
【系统综合评价:一名优秀的“守成之臣”,但在开疆拓土的魄力与战略视野上,存在明显短板。
【当前博弈核心:星海市国家级新区中期评估。
【系统建议:对手的强大在于‘势’,您的优势在于‘局’。避其在传统官场规则中的锋芒,将竞争的核心,拉入一个由您亲手设计的新棋局。以‘新局’,破‘旧势’。
陆远看着系统给出的分析,和他自己的判断几乎完全一致。
高建成,是一座按照标准图纸精心修建的堡垒,坚固、规整,但所有的防御,也都是标准化的。
而他,陆远,从来不打按套路出牌的战争。
桌上,那份关于国家级新区中期评估的通知,静静地躺在那里。在别人看来,这是一场决定命运的“大考”,充满了压力与未知。
但在陆远眼中,这根本不是考卷。
这是他发给对手的……战书。
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接通了秘书室。
“小王,帮我准备一下,下午我要去一趟新区。另外,通知发改委、海洋局、规划局的几位主要负责同志,晚上七点,在市政府小会议室开会,议题是——”
陆远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那片广袤的海洋。
“——关于星海市国家级新区申报方案的颠覆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