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华夏国学智慧 > 第102章 论精勤与镇定

第102章 论精勤与镇定(1 / 1)

东晋时期,有一位名叫陶侃的名臣,他在广州任职期间,每天早上都会将一百块砖头从室内搬到室外,傍晚时分再将这些砖头搬回屋内。有人对他这样做感到十分好奇,便询问他原因。陶侃回答道:“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如果过于安逸闲适,恐怕以后就无法承担重要的事务了。”这种“运甓勤劳”的自律精神,使得陶侃始终保持着勤奋和努力的状态,也为他后来平定苏峻之乱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与陶侃不同,淝水之战时的宰相谢安则以镇定自若而闻名。当时,前秦的百万大军压境,形势异常危急,但谢安却依然能够从容地与客人下棋。直到捷报传来,他才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小儿辈遂已破贼。”这句话充分展现了谢安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的沉稳和自信。

陶侃和谢安,一位以精勤着称,一位以镇定闻名,他们就像日月交相辉映,共同照亮了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陶侃的自律精神让人敬佩,他通过不断地锻炼自己,保持着对事业的高度专注和热情;而谢安的镇定则令人赞叹,他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持冷静,不被外界的压力所干扰,展现出非凡的气度和智慧。

陶侃运甓的启示在于:非凡的成就源于平凡的坚持。北宋司马光为编撰《资治通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十九年如一日;明代徐霞客跋山涉水三十余载,以脚步丈量山河,终成《徐霞客游记》。这些事例无不证明,伟大往往孕育于日常的坚守之中。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人生中不是缺少机遇,而是缺少持之以恒的准备。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陶侃运甓的典故,正是对勤能补拙这一古训的最佳诠释。

谢安围棋的智慧则告诉我们:真正的从容源于内心的强大。诸葛亮空城之上抚琴退敌,非故作姿态,而是胸有韬略;王阳明面对宁王叛乱,仍讲学不辍,终以少胜多。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不是简单的表情管理,而是深厚修养的外显。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使人不安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对事物的看法。谢安的镇定自若,正是建立在对时局的清醒认知与充分准备之上。宋代苏轼在《留侯论》中评价张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之谓大丈夫。

当代社会更需要这两种品质的融合。科研工作者既要如陶侃般精勤钻研,又要像谢安般镇定应对失败;企业家既需持之以恒的毅力,也要有处变不惊的智慧。达芬奇创作《最后的晚餐》时,常常从清晨工作到日暮,连吃饭都忘记;丘吉尔在二战最黑暗的时刻,仍保持每日午睡的习惯,以清醒头脑决策。这些例子都证明,精勤与镇定从不相悖,而是相辅相成。

人生如棋,既要有落子无悔的魄力,也要有复盘反思的耐心;既要像陶侃那样主动负重,也要如谢安那般举重若轻。古人云: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种动静相宜的境界,或许就是我们在浮躁时代最需要修习的人生功课。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门西双榜 迷雾塔楼 生化危机:暴君也要反生化 lol:开局绑定辛德拉 我的父亲是曹操 斩神:华夏古神归位,开局伏羲盘 仙域记 开局选刘备,只有我知道三国剧情 双星耀天记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