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根据甄应嘉的口供,在这些年里,甄家曾先后向北静王府运输了一千多万两白银。”
“父皇觉得,水溶要这么多银子,究竟是想做什么?”就在太上皇回味,是不是银子要少了,要不要再要一些的时候,隆正帝突然询问道。
太上皇闻言,却没有感到意外,反而是冷笑一声:“想要做什么你还用得着来问我,他们这四座王府,又有哪一座是安分的?”
“父皇,那如今……”
“别想,你以为四王是甄家啊,随便派些兵就拿下了。”太上皇一眼就看穿了隆正帝的想法,没好气道:“如今四王还有三王在京城之外。”
“而且另外三王手中还掌握着兵权,一个弄不好便会引起大干动荡,边境沦陷。”
听到太上皇这样说,隆正帝也是诚心请教道:“那父皇觉得,什么时候才能对四王动手。”
“等你什么时候,能把其他三王手中的兵权同样拿掉再说吧。”
听到太上皇这样说,隆正帝瞬间就蔫了:“父皇,如今有了北静王府的前车之鉴,另外三王连京城都不回了,想要拿掉他们手中的兵权谈何容易。”
“那你现在就先别想这种事情,另外三王各自统兵,镇守一方,一旦动了他们,他们起兵谋反都是小事,更大的危机是在他们起兵之后,周边国家会趁机入侵我大干。”
“如今北方的鞑靼与女真是不用担心了,瓦剌因为中间隔着鞑靼也过不来,东边倭寇也被扫平了,但西边和南边呢?”
“西边的帖木儿帝国、与东察合台汗国可都在虎视眈眈,尤其是帖木儿帝国,早年间便有要东征的意思。”
“南边虽然都是小国,但是数量却很多。”
“去年要不是我大干力挫鞑靼女真两族,恐怕早就引来强敌环绕了。”
“所以现在面对其他三王,只能尽量以安抚为主,除非你手中的力量,已经达到了不惧三王同时作乱的程度。”
“那父皇觉得,怎样的程度算是可以不惧三王作乱。”隆正帝有些不甘心的询问道。
毕竟如今,他手中已经有了五军营,京营,虎贲营以及江南大营,四个大营三十五万兵力。
尤其是五军营,这两年来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而三王手中的兵力,多的也就十万,少的更是只有五万。
优势明显是在他们这边的,就连这样都还不行吗?
然而太上皇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想法,没好气道:“五军营是强,但五军营也就只有十万兵力,而且其中还有五万新兵。”
“若是三王同时作乱,五军营分身乏术,京营与虎贲营,可能平息另外两王?”
“毕竟不仅是要平息三王,还要预防周边国家趁火打劫。”
“若是三王眼见不敌朝廷,直接引外敌入境,那又该如何?”
听到这个问题,隆正帝顿时尤如被泼了一盆冷水。
是啊,三王不可怕,可怕的是周围他国。
若是三王引外敌入境,他们不仅会失去边境关口这种地利优势,更要同时面对三王与外敌的联军,后果不堪设想。
“难道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边境称王称霸,做土皇帝?”隆正帝恼怒道。
“有啊,五军营扩军到三十万,直接横扫三王,谁来谁死。”太上皇随意的说道,显然是句玩笑话。
然而隆正帝的眼睛,却是瞬间就亮了起来。
是啊,五军营只有一个,兵力不足,那给五军营扩军不就行了。
在看到隆正帝的神色转变之后,太上皇瞬间就坐直了身子。
他只是开个玩笑而已,难不成他这傻儿子还真当真了。
三十万五军营,那是什么概念,大干干脆直接改姓贾就是了。
他就算是再信任贾钰,再相信李昭昭可以约束住贾钰,也不可能答应这种事情啊。
毕竟随着人手中的权力增长,人心中的野心也是会被无限放大的,就算贾钰他可以放心,今后贾钰有了儿子,是他的外孙,同样可以放心,但是再之后呢?
贾家的世世代代都会一直忠于朝廷吗?
若是之后有哪一代生出不忠的心思,有着三十万兵力的五军营,可比三王带来的隐患都要大。
而且先不说以后,就说现在,想要训练出三十万五军营将士,又需要花费多大的人力物力,大干承担得起……
还真t承担的起,太上皇猛的反应了过来,大干现在可是啥都不多就是钱粮多。
“老四,你陷入魔障了。”太上皇立即呵斥道:“想想三十万五军营带来的后果。”
一句话,瞬间让隆正帝尤如五雷轰顶,清醒了过来。
是啊,三十万五军营的后果,他同样承担不起。
见到隆正帝终于反应了过来,太上皇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
隆正帝要是真的一意孤行,那他第二天就得召贾钰入宫赐国姓,招入赘。
同时心里也是下定决心,以后可不能随便和隆正帝开玩笑了。
现在手里有了钱,这傻儿子啥都想干,也不怕步子迈的太大扯到蛋。
……
另一边,在离开皇宫之后,水溶心里都满是难以置信,甄家的人这就没事了?
不是他耳朵不好使,实在是这种情况,也太匪夷所思了。
不过旁边的北静王妃却是满脸喜色,他们甄家终于没事了。
当然,北静王妃心里也是有些奇怪的,毕竟此次入宫,实在是太顺利了。
难不成是……北静王妃想起了她第一次探望甄应嘉时说的话,难道她父亲是把他的话听了进去?
应该不是吧,要不然为什么会过去这么长时间才有动静。
“王爷,我们这就去刑部,把我父亲和甄家的人全部接出来。”北静王妃迫不及待道。
心不在焉的水溶连忙回过神来:“不要着急,太上皇的旨意送到刑部也需要时间,我们先回王府。”
“倒也是。”北静王妃按耐住激动的心情,跟着水溶回到了北静王府。
不过在回到王府之后,北静王妃也没有消停,立即叫来了自己的亲信下人,有的被她安排去购买宅子街道,有的被她安排去购买各种生活用品。
毕竟甄家这数百口人,出来之后是需要衣食住行的。
“王府有不少闲置的宅子,直接让岳父他们住进去就是,何必再买新的。”水溶笑道。
“这可不行,王爷为了我们甄家的事情来回奔波受累,如今这种小事,怎可再劳烦王爷。”北静王妃感激道。
当然,主要原因是,在对水溶有了防备之后,北静王妃觉得,还是住在他们自己的宅子里,用着他们自己的下人感觉安心。
不过水溶并不知道北静王妃的心中所想,反而是对北静王妃的回答很是满意,感觉北静王妃很是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