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暗黑英雄史诗,与米诺斯的愤怒(三更求订阅!)
上次《fz》首映的时候,贝尔对那部电影做出了高度评价,甚至使用了“神明的恩赐”这么一个,很可能会引起教廷方面不满的词语。
已经上映了好几天,按说他应该已经能写点什么了。
还是说,从贝尔的视角来看,斩赤的故事相对一般,并没有大费笔墨的必要?
事实上。
贝尔现在正在新月报社的主编办公室内,面对反复修改的稿纸,抓着自己的头发发愁。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部电影可能也就看一乐,单纯感怀于故事本身,并收获一些感官上的震撼和刺激。
但是作为文化人,贝尔想的更多一些比如贵族、民众的关系,关于王朝的兴衰、更替,还有友情与牺牲、信仰与现实—所有这些东西,就象是一块块沉重的巨石,冲击着贝尔那原本以古典美学和英雄史诗构建的戏剧观。
他觉得,西泽尔想要表述的,绝对不只是一个故事那么简单。
必须得从一个更高的位置,来审视一切,思考《斩·赤》那依附于本身以外的意义,才能给予这部作品一个公正的评价。
终于。
贝尔将钢笔笔帽重新拧开,在白纸上写下了一行文本《沉重的丰碑:论西泽尔小姐创造的暗黑英雄史诗》
“—这部电影,无情地粉碎了传统戏剧中英雄不死、正义必胜的浪漫主义童话。在这里,死亡不是点缀情节的悲壮点缀,而是悬在每个人物头顶、冰冷而平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希尔被撕碎的瞬间,布兰德中毒倒下的身影,切尔茜高悬的头颅,赤瞳燃烧生命的最后一斩,雷欧奈独自死于陋巷的悲凉每一次死亡都非仪式化的牺牲,而是被时代巨轮碾过时发出的、令人牙酸的骨裂声!”
“——然而,正是在这片令人窒息的绝望泥沼之中,一种全新的、截然不同的英雄主义破土而出。
“夜袭的成员们,他们不是身负天命、高举圣光的救世主,而是被黑暗吞噬过的普通人,明知前路通向毁灭,却依旧选择点燃自己的微末萤火—”
次日,新一期的《新月报》,随着报童们的叫卖,出现在了青石城的大街小巷。
和上次的“神明恩赐”一样,“暗黑英雄史诗”这个评价,也随着报纸的脱硝,在众人之间流传开来,引发了一场剧烈的讨论。
有人对贝尔的评价狂热推崇,认为这位主编深刻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给出了客观公允的判断;
也有人激烈反对,痛斥贝尔借题发挥,只是想要趁机吸引眼球,增加自家报纸的销量。
某种意义上来说,后面这个说法也不算错。
但蹭热度也是一种本事。
报社的主编也是要吃饭的,考虑到《斩·赤》的质量,贝尔并不觉得自己的影评有什么问题。
现在的他,正在为西泽尔派人送去的一套“斩·赤”系列冰雕小人而欣喜,按照后者的说法,这东西是“首映式纪念版”,做工精细,很有收藏价值。
无论如何,这场由一部电影引发、再由一篇评论推向高潮的舆论海啸,已经呼啸而起,成为时下流行的热门话题。
而这场话题所涉及的范围,则是远远不止一个青石城,更是扩散到了红叶、
蒙特内哥罗等等城市、集镇里面。
大部分民众,还有西泽尔等人,对此是喜闻乐见的,毕竟这也算是平常生活中的一点点缀。
但是,有些人,就不太乐意看到这些消息了。
“砰!”
米诺斯庄园,家主书房内。
“污蔑!这是赤裸裸的污蔑!是那头该死的红魔龙,针对我米诺斯家族最恶毒、最下作的构陷!”
“我年去不了几次帝都,什么时候操纵过朝政?!”
说着,弗兰猛地将报纸拍在巨大的黑檀木书桌上,发出“砰”一声巨响。屋外几个等待着收拾房间的女仆吓得瑟瑟发抖。
某种意义上来说,弗兰和“奥内斯特”的相似度还是很高的。
两者唯一的差别,就是弗兰并没有《斩·赤》中“奥内斯特”那样高的地位,毕竞“斩赤帝国”在设置上是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而现实中的莱茵,并没有那么高的中央集权能力。
但其他那些黑点,几乎都命中了事实,更戳中了弗兰高傲而敏感的自尊心,所以他才会表现的这么暴躁。
另一边,塔恩同样愤怒异常。
他愤怒的点,主要是,他的恶行真没有“席拉”那么多。毕竟他今年才二十多岁,又是米诺斯家族的第四子,没有多的资源可供挥霍。
所以—
塔恩很费解。
但这些都不重要。
不知是谁,悄然收集了过往数年甚至数十年里,关于米诺斯家族强占土地、
苛捐杂税、草菅人命、欺男霸女的种种劣行,书写成文,投向了青石、红叶、甚至蒙特内哥罗城内几家规模不小的报社。
尽管有报社畏惧米诺斯家族多年积威而不敢刊载,但包括《新月报》在内的几家大报,却是第一时间选择了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