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演员问题。
因为阿尔杰已经明确告知,不能由原班人马出演,所以“金色歌鸲”花了不少心思,从帝都周边的各家剧团里,找出了两个和西泽尔、凯特等人体形相近的演员,让他们装扮成“saber”和“金闪闪”。
——这两位,是《fz》和《fsn》里都出现过的英灵,也是《fate》系列的灵魂人物,不可不拍。所以只能选择使用盗版了。
而除了剑、弓两个职介以外的英灵,则全部换了一茬。
至于剧情,
有西泽尔的两部《fate》作为参考,再加之“金色歌鸲”手里也有好几位在帝国颇有名声的剧作家,仿照前者的形式,编一个七个阵营之间的大乱斗,并不难。
就算剧情质量比不过原版,但起码不至于完全没法看。
可……
《fz》里的那些动作戏,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
为什么并不复杂的招式,看起来那么绚?
还有那些台词,是拍摄的时候收录进去的,还是事后补的,怎么做到清淅度那么高的?
配乐又是怎么插进去的?
身为穿越者的西泽尔,当初从无到有弄出《fsn》预告片,尚且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
虽然“金色歌鸲”的人手和资金,比西泽尔当初更加充裕,大部分演员的演艺经验也更加丰富,
但是,在第一次尝试接轨现代电影工业,对“分镜”、“打光”等等概念全然无知的情况下,他们遇到的麻烦,比想象中更多,哪怕是对着《fz》照抄,抄出来的效果,也没有后者那么好。
有人提议去问阿尔杰,毕竟后者口口声声说《fz》和《fsn》是他的手笔。可是几次尝试,不是吃了闭门羹,就是被阿尔杰一阵劈头盖脸地呵斥:“你是导演还是我是导演,这种事情还要我教你?”
“在这个圈子里干了这么久,还是一事无成,我看你们应该好好想想,这么多年有没有努力,有没有认真演戏!什么都要问我,那我签你们干什么?”
“……”
到了这时候。
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了——
你妈的,上贼船了!
这阿尔杰,哪里是什么“fate的创造者”,根本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剽窃犯!
但契约已经签了。
如果敢违约,就算能付的起天价的违约金,得罪了克洛维家族,他们也不用在这个圈子里混了。甚至有可能会被赶出莱茵帝国,流落到遥远的异国他乡。
没办法,“金色歌鸲”的团长盖伦,只能省吃俭用,从预算中拨出一部分,请来了一位精通幻影魔法的七级魔法师,然后给拍摄画面加了一堆花里胡哨的特效。
七级幻术师的法术效果,比西泽尔的“幻想具现系统”,还是差了不少的。
而且因为时间问题,也没办法进行精确调试,只能质不够,量来凑,主打一个只要特效加的够多,观众就没有多馀的注意力去看动作设计是否合理。
于是。
秉承“量大管饱”》,就这样被一点点鼓捣出来了。
——之所以叫这么一个名字,是因为拍摄的是第六次圣杯战争的故事。
在拍摄中途,盖伦也效仿当初西泽尔弄的“预告片”,搞了一个样例,拿给阿尔杰看了一遍。
后者惊为天人:“卧槽!”
“这光……这影……好绚!这么多特效,都快把整个屏幕铺满了,这不比那个《fz》厉害多了?还得是你啊,盖伦团长,我就说你们能搞出来!”
“……”
你是认真的吗,铺满屏幕就是好?
盖伦欲言又止。
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光污染”这个词。
但是,在盖伦看来,但凡是有点品位、懂得静下心来欣赏舞台艺术的观众,都不可能会觉得这种因为技术不到位,而不得不粗放滥造、花里胡哨的画面,会比精心调试过的《fz》更好。
盖伦现在不仅是怀疑阿尔杰的人品,甚至开始怀疑他的审美水平和智商了。
此刻。
阿尔杰激动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盖伦,我就说你们做得到!这个‘预告片’我很满意,就按照这个标准,尽快把剩下的剧情拍完,到时候我会让帝都所有的歌剧院,一起上映你们……不,是我们的大作!”
如果这个饼,是在两个月前画的,那盖伦大概会激动不已,乃至对阿尔杰感恩戴德。
但现在……
算了,累了,毁灭吧。
已经认清楚阿尔杰真实面目的盖伦,也懒得再跟他多费口舌,一个劲点头“是是是”了一会儿后,从后者的办公室里退了出去,然后暗暗叹了口气,回去干活。
……
西泽尔和阿尔杰只需要拍戏就可以了。
而青石城的民众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距离《fz》首映,又过去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在这三个月里,《fate》系列的热潮始终不曾消退,反倒是随着时间推移、夏去秋来,变得更加醇厚,几乎成为了一座“圣杯之城”。
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新月报》的“圣杯专栏”。
这个由贝尔主编灵机一动,诞生的栏目,如今已经青石、红叶、乃至莱茵帝国西部地区的现象级存在。
几乎每天,都有雪片般的投稿,往《新月报》的地址投来。
贝尔主编甚至给报社搬了个家,新租了一栋四层小楼,专门把上面两层的房间腾出来,用来存放这些信件。
报纸的版面一扩再扩,依然供不应求。
戏剧评论家们引经据典,剖析《fz》中“三王论道”的哲学深度,将其与古典英雄史诗相提并论;
音乐家则痴迷于剧中那些或磅礴或哀婉的旋律,试图复原并探讨其情感表达的独特性;
更有狂热的历史爱好者,一头扎进了对“亚瑟王”原型的考证之中。他们翻遍了莱茵帝国的书册典籍,甚至追朔了一些已经复灭的遥远国度,只为查找与“骑士王”saber相符的历史人物或者传奇英雄。
各种考证文章层出不穷,说的有鼻子有眼,甚至引发了小范围的学术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