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每个月有一次穿越机会 > 第 319章 误入西游世界(17)

第 319章 误入西游世界(17)(1 / 1)

徐闻有点想不通,明明应该是修仙副本,他怎么搞成了种田副本?

现在徐闻想学仙术自然是可以的,他相信,猴哥不会吝啬教他普通的仙法的。

可他还是想以凡人身份入世,有了猴哥的仙气加持,大不了不直接出面,等孩子长大后,再由他们出面去影响朝政。

即使没有仙法,让孩子们学武功,也是能相对长寿的。

徐闻想的是,不能让自己一个大家族,都去修仙吧?

罢了,罢了,现在没必要想太多,徐闻就等着,看看多子多福系统给的奖励再说。

想到可以见到李白,杜甫,王勃,白居易,徐闻有点期待了。

嗯,不能让王勃英年早逝了。

还有,他过去了,还会不会有女皇武则天呢?

他也挺好奇的

徐闻没有着急离开,他先是收拾了家里的东西,把需要留着做纪念以及不方便拿出去的书籍,都放进空间里。

如今他对使用空间没有那么谨慎了。毕竟,西游剧情已经结束了。

再说了,他是有靠山的人了。

徐闻看着他住了一百多年的家,这里留着也是有点浪费的。

于是,徐闻去他老陈家,挑选了五个他双胞胎弟弟的后代子孙,十三四岁左右的读过书的男孩,给他们洗筋伐髓,再教他们内功心法和不同的外功秘籍。

当然,徐闻还得用精神异能暗示他们做人正直善良,并且要监督好后续继承功法的人。

徐闻没多少时间好好教他们了。

只能囫囵吞枣式地灌输了。

还得避免他们因为会武功,就为非作歹。

徐闻没有透露具体身份,也没有收徒,他是以蒙面前辈高人身份来给他们传授功夫的。

天降机缘,五个少年还是努力抓住了机会,洗筋伐髓后,只要认真学习,就能很快入门。

徐闻最后再以真实的身份,把他现在住的地方,还有地和养殖场,都留给了陈家,让他们各家各户平分。

这也算是他对陈家的弥补了。

以前为了不牵扯太多因果,徐闻很少和他们接触,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他的便宜爹娘和双胞胎弟弟早就入土了。

对他们的后人,徐闻也就只能做到这样的照顾了。

要不是怕直接给这些东西,会让人盯上他们,徐闻也不会选出来几个孩子,传授功夫的。

等搞定这些,徐闻就骑着马,背着包袱离开了这个他生活了一百多年的地方。

西游世界也算是洪荒世界了,时间过得快,都是以百年计算了。

徐闻都有点习惯了。

徐闻骑得马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可神俊了。

小空的分身他也拿出来了,一个手串。

小空很是开心,他觉得自己就象是闭关了百年,现在的他已经有时间概念了。终于可以出来望风了。

可惜,为了谨慎,他们还是没有多少机会直接说话沟通,徐闻把小空拿出来,主要还是拍摄记录,西游里的东土大唐的风土人情。

骑着马,向东走,徐闻来到一个比较大的城市的时候,他找了些机会,做了假身份,名字还是陶源,就是年龄改成了32岁。

他用了异能催眠,让人不记得他。

等徐闻慢悠悠地来到长安,发现长安附近的山水不太好,城里住着又贵又拥挤,虽然他不差钱,可徐闻还是改变主意了。

还是去终南山造个大庄园吧。

长安,这一次过来,逛逛就好。

走在长安街头,徐闻有点唏嘘。安史之乱后,长安被毁了几次,再也没有长安不夜城的盛况了。

现在,他得带着小空,把这个时代的长安好好拍摄记录下来。

徐闻在长安大客栈,住了一个月,这个月,他一直都在游玩,了解当下的局势。

怎么说呢?

西游世界里的李世民多活了几年,徐闻得了解一下,和真正的历史,有多大的误差。

然后他发现,其馀没变,就相当于整体推移几年。

这样也好。

如今西天取经结束一年多了,李世民已经over了。

还是李治登基当了皇帝。

徐闻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把如今的时间锚点定在了公元650年。

这一年,写了《滕王阁序》的王勃出生了。

诗仙李白是公元701年出生的,诗圣杜甫是公元712年的。

这是差了五十多年,算是差了两代呢。

对比起来,李白和杜甫挺倒楣的,碰上了唐玄宗,尤其是碰上了安史之乱。

大唐初年知名诗人中,徐闻记得,最幸福圆满,官运亨通的那位,叫贺知章。

看看他们所处的时间段,就明白了。贺知章是公元659-744年左右,安史之乱是公元755-763年。

贺知章的作品太少,名气不够大。不过说起他的两首诗,小学生都能知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以及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的反向对比就是杜甫了,哎,杜工部的经历,很早以前,徐闻看他的生平的时候,都觉得很难受。

为什么呢?

因为,杜甫的一生(712-770年)恰好跨越了唐朝由顶峰坠入深渊的时期。

他年轻时见证过开元盛世,但他人到中年时,却遭遇了摧毁一切的安史之乱。这场战乱将整个国家打入地狱,也彻底粉碎了杜甫的个人生活。

他被迫携家带口,添加难民的队伍,经历了无数饥寒交迫、生死一线的时刻。他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正是这段经历的真实写照。

他的诗记录了战争的血腥(“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百姓的流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城市的荒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他个人的痛苦与国家的苦难完全同步。

又因为,杜甫是一个有高度敏感性和同情心的知识分子,却被迫亲身承受并目睹了整个时代的巨大灾难。

他的诗就象纪录片,把当时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地记录了下来。

徐闻难受王勃的英年早逝,但他更心疼杜甫,他的经历,就和那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痛苦经历一样。

再对比起来,白居易(772-846)就幸福多了,除了对湘灵的求而不得外,别的都是很顺的。

不得不服,白居易的一生,几乎实现了古代读书人的所有梦想:年少成名、仕途通达、高官厚禄、健康长寿、着作等身、知己环绕、善始善终。

杜甫得羡慕死他。

李白晚年遇到安史之乱,也是吃了不少苦头。

国家遭难,就是复巢之下,安有完卵。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燕子李三外传 隐龙赘婿:总裁老婆的契约冤家 修仙归来,你跟我说灵气复苏了? 开局卖掉老爹公司,科技称霸世界 机关女人 带狼祖宗混七零,姑奶奶多项全能 乱世帝都 神棍进城:我靠忽悠成顶流 下山成人,上山成神 太上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