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天机城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已经一百多年过去了。
如今是公元1242年。
公元1074年出生的徐闻,已经168岁了。
历史上的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呢?
这一年,华夏大地正处于南宋与蒙古帝国激烈交锋的时期,同时金朝已于1234年灭亡。
金书宇宙里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呢?
这一年,在金老爷子的武侠宇宙中,主要映射的是《射雕英雄传》故事结束之后,《神雕侠侣》故事正式开始之前的大约十多年。
第一次华山论剑(约1200年)和《射雕》主线故事(1220年代)已经结束。
郭靖与黄蓉他们正坐镇襄阳,开始构建防御体系。
在《神雕侠侣》开头,他们已经守卫襄阳多年,威名远播。1242年,他们正处于壮年,是武林和抗蒙势力的内核。
同时郭靖在苦练《九阴真经》,并将降龙十八掌精益求精;黄蓉则更多地运用智谋,协助夫君管理内务和防御工事。
这一年是杨过的童年,是杨过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他的父亲杨康在《射雕》结尾(1227年)死于嘉兴铁枪庙。
母亲穆念慈在杨过11岁左右(约1239-1240年)病故。
因此,在1242年,年仅13-14岁的杨过正流落嘉兴街头,过着偷鸡摸狗、受人白眼的孤苦生活。
这是他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孤傲、偏激而又渴望关爱。距离他被郭靖找到并带回重阳宫,还有大约一两年的时间。
蒙古大汗窝阔台于1241年去世,此时由乃马真后称制。蒙古内部陷入权力斗争,暂时减缓了对南宋的全面进攻,这也给了郭靖巩固襄阳防务一个宝贵的时间窗口。
金轮法王作为蒙古国师,地位日益稳固,武功也在不断精进,正在为日后南下中原、挑战中原武林做准备。
此时,小龙女大约16-17岁,仍在终南山的活死人墓(古墓) 中修炼《玉女心经》,由师父或孙婆婆照料。她对外界一无所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李莫愁此时已因陆展元之事叛出古墓,在江湖上闯出了“赤练仙子”的恶名。她正在四处查找《玉女心经》,并可能已经开始制作她的标志性武器“冰魄银针”。
欧阳锋和洪七公此时尚在人世,但已是晚年。他们一位疯疯癫癫,一位游戏人间,最终在十多年后的华山之巅同归于尽。
黄药师依旧我行我素,漂泊不定。
一灯大师(南帝)和周伯通各自隐居,不问世事。
总而言之,公元1242年,未来的神雕大侠杨过,正在社会的底层挣扎,命运的齿轮即将开始转动。
未来的女主角小龙女,还在古墓中不谙世事地成长。
中原武林的顶梁柱郭靖和黄蓉,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更大风暴(蒙古第二次全面南侵)积蓄力量。
反派巨头金轮法王和李莫愁,也在各自的轨道上变得更强,为日后的江湖纷争埋下伏笔。
那是原着小说的剧情,和有天机城存在的金书宇宙差距太大了。
徐闻这个时候想起他们,只是觉得有趣而已。可自从怎么都找不到黄药师还有郭靖和杨康后,他就不再查找这些小说里的人物了。
或许没有怎么受徐闻影响的反而是反派人物欧阳锋和金轮法王。
岳飞,辛弃疾和陆游没有被影响,都添加了天机城,现在已经一百来岁了。
至于陆游只是顺便,这家伙有点妈宝男,徐闻不太喜欢。
他更喜欢的是岳飞和辛弃疾,对他们属实有点偏重培养了的。
赵顼在登基一百年周岁的时候,退位当了太上皇,久不久跑来徐闻这里混吃混喝,一点都不客气。
不过,和徐闻的交易还是由他来负责。大宋为了换取徐闻的大力支持,已经欠了几百年的债。
实在没办法,谁叫徐闻悟性逆天,科技知识更新迭代非常快,赵顼不想落后太多,就得跟上。
好在天机城也给大宋培养了很多人才,这些人才只要不是太懒的,都还是愿意去给朝廷打工赚钱养家的。
如果没有徐闻的大力支持,也不能让大宋这么快把全球规划建设好。
当然,徐闻也是为了让大宋快点还帐,只能支持,让他们提速。
别的人种,和华夏子民没有怎么通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赵顼还是知道的。
给原住民活干,保证他们的温饱问题,就足够了。至于练武,就比较难了,他们即使学会汉语,想要融入华夏文明还是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经过一百年的干苦活,小日子几乎灭种了。阿三国那边也是类似处理。
不算是故意害人,只是控制住他们的人口繁衍,抱着这样的目的,总是有很多温和的办法的。
没办法,现在是武侠世界,寿命延长,不可能一直鼓励生育的。
是要严格监控人口增长的。要不然,哪一天整个星球都装不下那么多人了。
如今全球网络信息越来越发达,统计工作越来越容易,高层制定政策更是有理有据了。尤其是人口监察。
再经过百年的华夏人口大迁移,目前各地都有华夏子民在,渗透到各地文明,取代他们的本地宗教信仰,指日可待。
这已经属于很温和的做法了,没像历史上的蒙古铁骑屠城。
也是人才的储备足够,要不然大宋也不会加快扩张进程的。
经过百年消化,现在已经完成大部分融合工作了。
水利工程,路建工厂,工业园工程,电力工程,水陆空的交通工具研究创新工程,宇宙探索工程,武器研发工程,通信工程,文化娱乐等等,都发展得很快。
要不是有徐闻这个大外挂,不可能这么快的,为此,大宋一直负债。
徐闻的仓库已经越来越丰富了,已经补充了以前的支出。
以后就是净赚了。
别人以为他亏,其实他赚麻了。
这就是所谓的,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
徐闻的子孙后代人数越来越多,后来他就在他所在的山的山腰上,腾出了一个超级大的院子,作为专门用来培养子孙后代的育儿园。
这个院子重新装修过,科技感更强了。尤其是加载全息技术后。
为了让自己不那么“辛苦”,徐闻把照顾和教育孩子的本事教给了媳妇凌晓玥,再提拔了几个喜欢孩子的儿媳妇以及孙媳妇,让她们跟着小空好好管理育儿园。
徐闻每天只要巡查一两次即可。
反正内容都是他设计的,也不担心她们乱教或者溺爱或者不公平公正。
里面到处是监控,也没人敢不上心。
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徐闻的子孙后代算下来加之他自己都有七百多人了,这还不包括各自的媳妇和女婿。
徐闻的儿媳妇和女婿们,孙媳妇和孙女婿,曾孙媳妇和曾孙女婿等等,大部分都是孤儿或者苏轼,赵顼,王安石,岳飞,辛弃疾,陆游,乔峰,慕容复,段誉,虚竹等家族的后人,反正就是这些家族的后人相互看对眼,已经切割不开了。
虽然不是故意联姻的。可到了后来,各家子孙越来越多,在天机城相遇,这不是很正常吗?
优秀的人相遇,看对眼也很正常。
这其中还有男男,女女的呢。
徐家对媳妇和女婿很不错,因此,他们家的孩子特别受欢迎。毕竟,哪里真的能完全隐瞒身份?
徐家人口发展那么快,也是因为大家喜欢生多胎,有些孙子还纳妾了。
一批就是十来个娃,总人数能不多吗?
徐闻是不得不换更大的地方,不然真装不下那么多孩子。
等孩子满12岁,他们就会隐瞒身份去天机城学习几年,这是他们家的传统了。
当时新建的天机城副楼2主要是生活区和实验区,如今三个建筑群都是人满为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