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梳理着发展规划和综合改革处的一些重点项目,全省的很多项目都报到这里,其实非常多的,涵盖了五个大类。
第一是战略引领型的项目,第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第三是能源结构调整型项目。
第四是产业升级型项目,比如说古留市的化技改项目,这就是产业升级型项目。
第五是民生改善项目。
这五大类型,就是当前省发改委这边主要的项目,项目很多,要是全部上马的话,那除非是举全国之力支持,这肯定是不行的。四万亿也不是说全给北江省的。
是全国分的,而且不是说一年,就把这四万亿给分下来,而是分成十二年的时间。
平均下来每年是三千多亿,而全国三十多个省级行政区,这每个地方都要钱的。
北江省今年能拿到几百亿,已经算是不少了,这几百亿,当然不可能平均分到每个项目上,要是这样干的话,那什么都干不成,搞雨露均沾那一套是不行的,要集中力量干大事。
自然要选择其中一部分重要的项目,进行支持。
而支持谁,支持哪个项目,就要看省发改委这边的意见了,当然了,省发改委只是这个其中一环。
算是进行一个初步筛选,领导要是有自己的想法,那当然还会调整,不是省发改委说了就算了,不过就这一个初步筛选的权利,也大到没边了。
这就和组织部一样,组织部是做干部工作的,用人是领导说了算,但你能说组织部没有权利吗?
尤其是这个一揽子计划,也就是四万亿的计划,更加加重了省发改委的权重,江风这个发展规划处和综合改革处的处长,也可以说一下子就成为全省最具备含金量的几个正处级岗位之一了。
要不是刘正宏支持,江风都不可能坐上这个位置。
当然了,坐在这个位置上也代表着巨大的压力,这全省这么多的项目,怎么筛选,优先哪些项目?
五个分类里边,怎么筛选,怎么扶持对全省的经济发展有最大的好处,这都是江风要负责的事情。
而且还不光完全的从工作的角度考虑,这里边很多时候还有一些利益牵扯,要衡量进来。
不过现在还不到那个时候,江风现在把项目分好类别以后,首先就要考虑,重要关注哪个类别的。
战略引领型的项目,这类的项目有一个突出的亮点,那就是战略地位突出,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则是投资规模大,拉动效应强,最后就是民生类的工程,社会影响广,政治意义大。
江风首先从五个大类别里边,确定了三个类别是需要自己重点关注的,战略引领型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生改善项目。
至于说能源结构调整型项目和产业升级型项目,不是不重要,其实也挺重要的,而是相对其他三个类别的项目来说,优先级不是那么高。
战略位置,拉动效应,社会影响和政治意义,这才江风最看重的,从这一点上,石文宇一直推荐的古留市化技改项目,那就排不上号。
要政治意义没有政治意义,要战略地位没有战略地位,要拉动效应没有拉拢效应,化技改之后,还有下岗工作的问题要处理,唯一一个就算是能产生经济效益,其实对全省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
反倒是这个钱让企业赚走了,虽然说这个也是国企,但同样按照优先级来说,这个项目肯定是排不进去的。
首先确定了三个优先级以后,剩下的就是筛选项目,做整体规划了,这江风刚上任,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决定的,不过这个汇报,也不是今年年底之前就需要报上去的,要等到明年年初了。
毕竟江风刚上任,还是有一定时间的,一个是看资料,另外一个是要实地的考察一下,江风和石文宇说的,古留市的化技改项目好不好,他有没有去亲自考察过,也是这个道理。
项目有没有可实施性,不能光看资料,也要亲自去考察一下,不过在这个之前,要先圈出来一个大致的范围,然后再趁着年底之前,全部走一遍,最后确定下来。
过完年年初的时候就可以汇报上去了,这是自己担任发展规划和综合改革处处长以后的第一步,肯定要走稳,走好,要是能够再亮眼一点,那就更好了。
就在江风梳理着项目资料的时候,其他的三个副处长,也是心思各异,常正宏是老神在在的,他和江风已经谈妥了,虽然说手底下的分工要进行调整,但依旧会分管比较重要的科室。
手里的权利肯定是有一定削弱的,但是整体上来说,削弱的也不是太多,只等着调整分工就行了,这几天他都没有过问区域发展科的工作,全部都让贺畅管着。
反正要调整分工了,就是不知道江风会让谁来分管区域发展科,从能力上来说,常正宏觉得曹乐是最合适的,但谁知道这个曹乐能不能低头呢?
不过这个常正宏都没有什么关系,常正宏也无所谓,江风愿意让谁来就谁来吧,他无所谓。
石文宇这边则是一直在纠结着要不要写书面的检讨,最后就剩下了曹乐,曹乐其实心里大概也明白的,自己向不向江风低头,这个都没有多大的意义,但问题的关键是,这找不到合适的台阶下啊,这想要低头,总不能直不楞的过去吧。
那他曹乐还要不要脸了,所以心里一直在琢磨着,找一个什么样合适的机会和场景。
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江风让李青风通知一下曹乐和常正宏、石文宇,周三上午开碰头会,确定三个副处长的分工。
这通知一发出来,曹乐和石文宇更加的着急了,石文宇这边还好说,只要是写检查就行了,只要是决定动笔写了,那这个时间很快的,半个小时都不用,就能写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