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编码”协议激活后的第七日,共生观迎来了一场奇特的雨。
它们从夜空中缓缓飘落,如同萤火,又似星尘,在接触到地面的瞬间,化作细微的声音碎片:
这些声音没有来源,却清晰可辨,仿佛来自记忆深处。
我站在药田边,一片光点落在掌心,化作一句低语:
是柳玄舟的声音。
我猛然抬头,望向彩虹桥。
那横跨两界的桥梁,此刻正泛起层层涟漪,仿佛被无形的波纹震动。纹不再是单向流动,而是开始双向共振,如同一条巨大的神经,将两岸的情绪与记忆,编织成网。
“这不是普通的雨。”魔尊站在我身旁,赤金双眸凝视着天空,“是‘回声’。”
“回声?”
“三百年前,所有未说出口的话,未完成的告别,被界域裂缝吞噬,困在次元夹缝中。”
“如今,心跳编码让界眼有了生命,它开始倾听。”
“于是,那些被遗忘的回声,回来了。”
我立刻意识到什么,冲向铁皮房,调出系统监控。
全城的“情绪感知节点”——包括共生树、镇魂木、界核碎片——全部显示异常波动。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回声并非随机。
- 指向废弃道观的,是师徒间的忏悔;
- 流向老宅地窖的,是家族的和解;
- 落在彩虹桥上的,是恋人的思念。
那里,曾是奶奶每日摆摊的地方。
我立刻召集两界工匠,按照回声的频率,搭建一座临时装置——用镇魂木为基,青铜残片为导,代码与符文交织成网,形成一个声波接收阵列。
“嗡……”
是整座城市的记忆网络。
每一个光点,都是一段未完成的对话。
每一条连线,都是一次可能的和解。
就在这时,一个微弱的回声飘来,落入我的耳中:
是奶奶的声音。
我浑身一震。
她不是在说话。
那时我怕黑,总说“奶奶,我害怕”。她每晚都会摸着我的头说:“别怕,奶奶在。”
可我一直没告诉她——其实我最怕的,是她有一天不在。
而现在,三百年后,她的回声穿越时空,轻轻抚平了那个童年的恐惧。
泪水无声滑落。
我知道,这不只是技术的奇迹。
深夜,回声渐歇。
但牌坊下的光网并未消失。
它静静悬浮,像一座无形的桥,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生者与逝者,人族与魔族。
一个穿柳家道袍的小男孩走来,手中捧着一封信,投入光网。
信自动燃烧,化作一道回声,飞向老宅地窖的方向。
他知道,曾祖父会听见。
风拂过,一片光点落在肩头,化作一句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