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西北风卷过祁连山脚下的草原,吹动着羌族大豪帅彻里吉金顶大帐的毡帘。
帐内,牛油火把噼啪作响,映照着两张神色凝重的面孔。
主位上的彻里吉,年约四旬,身材魁梧,披着珍贵的雪豹皮袄,额头一道刀疤更为它添了几分彪悍。
他手中把玩着一柄镶嵌着绿松石的匕首,目光锐利地审视着对面的不速之客。
客位之人,虽面带风霜,衣衫略显陈旧,但眉宇间的桀骜与挺拔的身姿,依旧能看出昔日的不凡。
这货,正是隐匿多年的马超,马孟起。
当年刘复一统天下之战,到凉州时期,马超不服,率众反抗,战败后失踪,没想到如今在这里重新出现。
“马超,”
彻里吉嗓音低沉,带着草原首领特有的沙哑,
“你像草原上的老鼠,躲藏了这么多年,如今突然钻出来,找到我的帐前,说要共谋大事?
你凭什么?
就凭你那个已经向宋国皇帝低头称臣的父亲马腾,还有那个在宋国混了个一官半职的堂弟马岱和旧部庞德?”
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与怀疑。
马超眼中闪过一丝屈辱的怒火,但很快被他压下。
他深知,眼前这个羌豪是他眼下最有可能可能争取到的强大盟友。
“彻里吉大帅,我马超是顶天立地的男儿,岂会甘愿永远蛰伏?
我父、我弟、旧部他们的选择,是他们的事。
我马超的枪,从未真正向刘复屈服过!”
他向前倾了倾身体,声音带着蛊惑的力量:
“大帅可知,宋国的那位皇帝,如今正在做什么?
他耗费巨资,动用百万民力,正在修建一种名叫‘水泥路’的东西!
那路坚硬如石,平坦如镜,车马行走其上,迅捷无比。
如今,这条路已经从他们的都城开封,修到了凉州的边界!”
彻里吉眉头微皱,这个消息他也有所耳闻,但并未太过在意。
中原人的皇帝喜欢修路建城,不是什么新鲜事。
“大帅以为这只是普通的官道?
错了!
此路一旦贯通凉州,直抵西域,宋国的军队、粮草、政令,便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抵达这片土地!
到那时,您觉得宋廷还会像现在这样,对大帅的部落仅仅满足于名义上的臣服和零星的贡赋吗?
他们将会像套马索一样,一步步收紧对草原、对部落、对丝路的控制!
您和各位首领还能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掌控商队往来,收取丰厚的过路钱吗?”
这番话,像一根针,刺中了彻里吉心中最深的隐忧。
他之所以能成为羌族中势力数一数二的大豪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年控制了丝路南道的一部分,来自东西方的商队都要向他献上买路财。
特别是丝绸之路恢复的这几年,他聚集财富的速度远超其它羌族豪帅,因此他的实力才能迅速成长到成为整个羌族首领中的领头羊。
如果宋廷真的彻底掌控了交通命脉,他的利益必然受损,部落的独立性和权力也将大打折扣。
“大帅,想当年,汉室衰微,凉州之地,谁不看我马家脸色?
羌胡诸部,与我等互通有无,共享丝路之利,何等快意!
如今刘复僭越称帝,看似强盛,但其根基未稳,北方鲜卑初定,国内百废待兴,正是我等起事的大好时机!”
“只要我们联手,趁其水泥路尚未完全修入凉州腹地,率先发难!
以您羌族勇士的骁勇,加上我马超在凉州旧部的潜藏力量,足以切断商道,攻占要隘!
届时,丝路的财富尽归我等,恢复旧日荣光,岂非指日可待?
待我们站稳脚跟,甚至可东向与刘复争夺这天下!”
马超说这话时野心勃勃!
天知道这些年他是怎么过来的!
当年年少轻狂,加上听说过刘复喜欢把敌人送到工地改造的嗜好,他战败后迅速逃跑隐匿起来。
后来意外听到父亲族人竟然在开封过的都不错,马岱庞德甚至官职不低……
可把他羡慕嫉妒恨的眼珠子都红了!
当他看到水泥路后,作为曾经的一军统帅,迅速意识到这种路的战略价值,作为在凉州长期生活的人,也意识到了这里边可供自己利用的地方。
所以,他来找彻里吉了!
“恢复旧日荣光……共分丝路之利……”
彻里吉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贪婪与野心的光芒。
他权衡着利弊。风险固然巨大,但收益同样诱人。
马超的勇武之名他是知道的,若能得其助力,确实能极大增强叛乱的成功率。
而且,宋廷近年来对西北的渗透加强,也让他感到了切实的威胁。
沉默良久,彻里吉猛地将匕首插进面前的烤羊腿中,沉声道:
“好!马孟起,我就信你这一回!
我会联络与我交好的几个羌氐部落,共同起事!
但你要记住,若事不成……”
“若事不成,我马超第一个战死沙场,绝无怨言!
不过,我们还需要凉州本地豪强的支持,至少是暗中支持。”
“你是说,金城的麹家?”
金城以西三十里,有座险要的山堡,名为麹家堡。
堡主麹光,年过五旬,是凉州根深蒂固的地方豪强,家族在此地盘踞超过百年,私蓄部曲,影响力极大。
即便是前朝官府和如今的宋国凉州州府,对麹家也要礼让三分。
刘复的关注点原先一直在东北部,北部,因此在凉州表现的并不是非常强势。
这一夜,麹家堡密室中,烛光昏暗。
麹光接待了一位神秘的使者,使者带来了彻里吉和马超的密信。
麹光细细看完信,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他屏退左右,只留下心腹管家。
“老爷,马超和彻里吉这是要造反啊!我们麹家……该如何应对?”
管家低声问道。
“马超,丧家之犬,然勇名犹在。
彻里吉,羌中枭雄,兵力强盛。
他们联手,确实能在凉州掀起风浪。
宋国皇帝刘复,虽是天纵之才,统一中原,北定鲜卑,但毕竟立国未久,根基尚浅。
其推行新法,修筑直道,看似强盛,实则也在不断消耗国力,触动旧日权贵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