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澈曾经答应过范飞阳,给他安排一份工作,一份不累又能赚钱的工作。
这一点,陈澈说到做到。
不过壹城万汇这家公司,范飞阳等人就不要想了,起码暂时不考虑他们。
一是因为他们的能力有待考证,陈澈倒是希望能往华开集团多塞自己人,可也不能盲目塞人,还是要任人唯贤的。
二是因为有更好的替代品,相比较华开集团,宏业建工更适合他们。
陈澈管理公司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总体上任人唯贤,必要时任人唯亲。
任人唯贤是【理想状态。】
任人唯亲是【现实需求。】
不止是信任上的需求,还有社交上的需求,以及安全上的一些需求。
比如说亲朋好友寻求帮助,不只是陈澈有需求,陈天宏乃至爷爷、奶奶他们,都有这方面的需求,这是人之常情。
就像曾祖母葬礼上,那么多人给面子、那么多人出钱出力,他们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好处嘛。
有的是为项目,有的是为人脉,有的是为了搭上车,为什么的都有。
建筑行业缺什么,也不缺人。
建筑公司总包一个项目,不知道能养活多少人,多少个供应商。
然而华开集团是陈家的命脉,他不可能让能力不够的人,进去浑水摸鱼。
但人类是群居动物,任人唯亲这种事情陈澈也不想,可没有办法。
他愿意相信那些管理层。
可不能傻乎乎的完全相信他们。
尤其是他没办法坐镇公司,绝不允许除了他之外,还有人可以一言堂。
这个时候,安插自己人是最好的办法,哪怕他们能力上有所欠缺。
范飞阳他们什么能力、品性,陈澈还是知道一二的,所以一开始并没有给他们什么好处,想要磨一磨他们的性子。
他把范飞阳、王龙伟直接扔给了叔叔杨振兴当马仔,供其驱使。
宏业建工的项目接了不少,有很多需要跑动的岗位,比如商务部、综合部。
至于生产技术部门和项目部,陈澈觉得他们还没有能力插手这些。
商务部对一个建筑公司至关重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然而宏业建工邯郸分公司的商务部,因为目前都是承包壹城万汇的项目,所以部门的重要性,没有其他公司那么大。
当然,只是一部分不那么重要,像预算、经营合同管理等岗位还是需要专业人士的,不重要的只是维护客户和工程标。
未来几年,宏业建工商务部除了内部必要的工作,就是拓展业务了。
虽然没必要过度维护壹城万汇这个兄弟单位,可毕竟是两个独立的公司,宏业建工还是要寻找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
所以范飞阳如今就在商务部工作,为了锻炼他,特别把他放在了县城。
哪里有需要哪里跑,范飞阳如今协助王博泽负责好几个项目。
综合部,也就是综合办公室,是公司的核心职能部门之一,主要负责行政事务、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比如负责公司文件、档案、印章,处理日常公文流转和会议组织。
监督各部门执行情况,协调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配合商务部处理对外联络,比如政府部门、合作伙伴等。
另外还有管理办公设备、物资采购、车辆调度等后勤资源保障工作,以及负责办公环境维护和安全保卫工作。
除此之外也负责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任务。
王龙伟如今就在宏业建工综合办,跟在杨振兴身边当一个救火队员。
杨振兴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李科伟也在综合部,担任行政3组组长一职。
他的主要工作是协助上面的主管进行管理行政事务,包括公文处理、会议组织、办公用品采购及固定资产维护等。
陈澈的这三个发小同学,能力究竟怎么样先不说,但都没什么学历。
看起来最吊儿郎当的范飞阳,反而是三个人里学历最高的那个。
但,他没读完。
就一个大专,他还没读完。
陈澈不喜欢任人唯亲,但自创业以来他一直在任人唯亲。
这里的亲,不一定是亲人,准确来说是愿意亲近、他感觉亲切的那些人。
比如说苏婉婷。
苏婉婷压根没有能力担任董事长,但陈澈为什么把小苏推上去呢。
说白了,就是因为好控制。
陈澈给了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然而想要掌控这万人,他需要依靠苏婉婷、需要依靠自己提拔的那些管理层。
很简单的道理。
皇帝赋予大臣权利,然而皇帝的权利也要依靠于这些大臣。
股份约等于皇家血脉。
众所周知,血脉不等于权利,不是你当了皇帝就一定有权利。
汇新资产这家公司,财务、人事都被陈澈抓着,都是他亲自确定的人。
其实不止是汇新资产,很多秦雅南没有深度参与的公司他都会这么做、握在手里,为的就是不给别人架空他的机会。
而这么做的前提,就是陈澈不得已,还是选择了任人唯亲这条路。
不过话说回来,范飞阳他们三个人进入宏业建工还上升不到随便塞人的地步。
因为公司极度缺人。
快速发展期,加上公司缺人,选择自己人进入中层是最好的办法。
当过老板的都知道。
第一,自己人比外人要更忠诚一些,相对来说背叛的几率不大。
很多人都被那些自己人背后捅刀的案例吓到,实际上外人的离职率、跳槽率更高,且跟背后捅一刀没有什么差别。
第二,自己人比外人更有工作热情,外人只为赚钱,摸鱼是常态,但自己人除了挣钱还要挣人情,相对要克制一些。
第三,自己人的工作效能潜力大,可以更好的进行压榨,外人会因此撂挑子不干,但自己人要考虑的更多一些。
所以“用亲人以守根基、用贤人以拓疆土”是管理学里的一门学问。
陈澈是不太喜欢任人唯亲的,因为他觉得那是一种不自信的行为,可结合实际考虑的话,所谓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是一句口号,起码不能真的100信任。
总体上任人唯贤。
必要时任人唯亲。
陈澈总说自己退居幕后,还牢牢握着集团控制权,其实就是控制着管理层。
朱晓很有能力。
但她也是陈澈任人唯亲的结果。
如果没有陈澈的提拔,朱晓想坐到那个位置,不知道要付出多少。
陈澈喜欢用职业经理人,但他的公司最后大部分都是合伙人责任制(有限)。
因为他不能坐镇公司,公司为了发展必须有适合的架构模式。
然而陈澈又想牢牢控制公司。
怎么办?
最后只能总体上任人唯贤、必要时任人唯亲,让自己能控制的人坐在上面。
不止是华开集团、汇新资产,他大部分公司他都是这么处理的。
只要把控好方向、把控好资金、把控好内部需求、规划好架构模式。
一个3万人的集团,陈澈只需要控制3个人就可以平稳运营。
很多人觉得老板经常不在公司,公司就会出问题,最后被吃的骨头都不剩。
这是局限在了小商小贩的思维里。
因为小店、小公司的老板都是身兼数职、甚至是主要生产力。
离了他,当然经营不下去。
可集团是一个大机器,是一个离了谁都能尽快更换零件的大机器。
如果老板不在就出问题。
那还开什么分公司,谈什么遍布全国、谈什么布局全球市场。
话说回来。
陈澈的大部分公司,和宏业建工(邯郸)的情况存在着明显不一样。
一来,这不是他的公司。
二来,建筑行业的潜规则很多。
三来,分公司极度缺人。
最后,就只能任人唯亲了。
科技公司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可建筑行业很难甄别好与坏,主要就是门槛太低了,资质平庸的人太多。
就拿老爹陈天宏来说,如果去应聘,那些国企进不去,私企给不了高位。
可老爹管理起一个集团。
好像并没有那么费劲。
鉴于如今的这种情况,所以陈澈和陈天宏才选择把宏业建工推出来。
可以这么说,如今宏业建工的管理层,一半都是他们自己人。
除了总经理是津门总部委派的,
至于会不会出问题。
陈澈感觉如今不会。
他和老爹虽然选择了任人唯亲,但考虑总公司那边,还是要谨慎很多的。
比如说范飞阳三人。
说起来都是无足轻重的小职员。
未来要不要提拔,还是要结合他们自身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最大的弊病,就是让其他员工感觉遭受到不公待遇,从而丧失期望收益、进取心,这方面把握好一个度即可。
起码刚才在路上,担任宏业建工行政主管的杨振兴说,他们三个干的都不错。
至于是真是假。
陈澈只能边走边看了。
不过这方面的问题并不急迫,因为陈澈就没想过他们三人一直在宏业建工。
陈澈当初跟他们说的很清楚,先工作积累经验,找到自己适合的路。
到时候还要不要继续干,或者想干一些别的,陈澈都会给予理解并支持。
作为自己朋友,陈澈会给他们开小灶,在宏业建工里他们的工资并不高,他会在年底根据他们的情况,酌情补偿。
不管是任人唯亲也好,任人唯贤也罢,都是自己哥们,在不触犯原则的情况下,陈澈也没必要那么苛刻、分那么清。
…
“科伟呢?”
一根烟抽完,陈澈了解完范飞阳等人在公司的近况后,想到什么问道:
“你们没跟他一起回来?”
范飞阳扔掉烟头,指向南边道:
“没有,他自己开车回来的,在县里给他媳妇买了东西先回家去了。”
说完这句话,范飞阳看着壮实了不少,越来越有气质的陈澈笑着道:
“新子,要不要去喝点?”
“中午就不喝了,下午还有工作,再说去吃一碗大锅菜,不比什么强。”
陈澈今天回家里,最大的动力除了看爷爷奶奶,就是为了这一口吃的。
否则,他直接视察项目多好。
范飞阳笑道:
“是是,你经常不在家,知道你馋了,那今天中午就在这里凑一顿吧,我妈不知道我回来了,估计也没有给我做饭。”
陈澈点点头,还没开口说话,口袋的手机便响了起来,他不由放在耳边。
“喂?”
“开心,你现在在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