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丽娜的美容院。
梁巧悦和关小琪的服装品牌。
杜建勇的建筑装饰公司。
…
陈澈在美国的几个月里,其实这些亲戚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因为陈天宏手里也不是很宽裕,所以目前为止并没有给亲戚们投资多少。
也就是三个女人叽叽喳喳搞服装品牌,苏美晴当初拿了200万占股40,给温丽娜拿了100万发展其他门店。
按照计划,苏美晴已经把自己的个人股份转让给天宏控股,未来再让天宏控股的持有量在各个公司保持在20以下。
不但是服装品牌,像温丽娜的美容院、杜建勇的装饰公司都是如此。
对于陈澈来说,这些亲戚的公司就算发展的再好,他也是看不上的,所以占一点点股份乐呵乐呵得了,不用太在意。
除了已有的这些公司,其他人要是也想干点什么,陈家都是这种套路。
而且以前老爹和堂叔闹掰的事情,已经在家里立威,所以亲戚借钱这种事,陈天宏已经处理的信手拈来,不算什么难题。
就算是难题,也不归陈澈管。
他没那个时间和精力管这些事情,父母未来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
其实仔细算算,真正让陈澈在意的亲人并没有多少,拢共就那么几个人。
这其中,还有一些特殊人群。
比如说舅舅梁志光。
如今在餐桌前,问问题最多的莫过于梁志光,因为陈澈给他留了一个烂摊子。
陈澈和陈天宏打定主意,不可能让任何亲戚无缘无故进入华开集团。
在外面提供帮助归提供帮助,想进自家的集团,比招聘普通员工还要困难。
同一个岗位。
那么这些亲戚想进去集团工作,应聘的难度直接拔高到80以上。
华开集团不止是陈天宏和陈澈的,还是往后陈家每一个后代的,父子俩不可能因为一代的情分,制造一些不可控因素。
亲人可以合作,互相帮助。
但尽量还是别在一家公司里面。
因为同样是犯错,对亲人的容忍度肯定是大于外人的,这是人之常情,而七情六欲永远会影响人正常的理智和选择。
为了以后不头疼。
尽量该免的还是免了吧。
就算放亲戚朋友进公司,那也是不重要的岗位,或者是
然而,陈澈和陈天宏的制定的规矩并不是绝对的,凡事不能死板按规矩办。
如今就有一些亲戚参与到了自家公司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梁志光。
陈澈相信光舅的能力和人品,所以直接安排了新和新悦的工作。
新和新悦这家单位,属于华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等于变相进入了华开集团。
如今梁志光在新和新悦担任的职位还不低,一步登天就当了总裁。
因为新和新悦就是梁志光忙前忙后一点点建立起来的,起初员工只有他一人。
后面虽然集团安排了副总裁,但只是为了工作上的便利和对接。
陈澈是希望梁志光继续担任总裁的,甚至为此给舅舅画了一张大大的饼。
亲戚不能随便用。
但又不能不用。
还是要看有没有那个能力。
因为某些职位,只要能力达标的话,用自己人比用外人更加方便和安全。
比如说,外人做了新和新悦的总裁不一定会上心,乃至竭尽全力,可是梁志光会,而且也不怕他在中间捣什么乱。
新和新悦不是华开集团的主营业务,甚至能不能成功连陈澈都不知道。
可以这么说,如果梁志光不干了,那华开集团就没有必要再发展新和新悦。
新和新悦的定位是高端精品商超,可是它又不能完全高端,里面有很多细节,陈澈不敢把这个位置交给外人。
也不是不敢,是不能。
因为有能力干好这份工作的人非常少,更何况还要听话、尽心和负责等,用一个外人需要支付的成本太高了。
而这种纯创业项目,不是进来镀金或者享受的岗位,用合适的亲人准没错。
新和新悦成功了。
给梁志光一些股份也没关系。
新和新悦失败了。
顶多是损失一些钱,对华开集团本身没有太多影响,甚至没有任何影响。
其实在陈澈心里,新和新悦就是为了梁志光而创造出来的。
所以如今的问题,不是梁志光能不能担不担任总裁,是对方必须担任这个位置,否则就没了发展新和新悦的必要。
华开集团有自己的商场部门,之所以还要发展新和新悦,并没有太多的战略意义,完全是锦上添花的一步棋。
所以新和新悦对负责人的要求格外高,导致这家公司的总裁非梁志光不可。
除了梁志光之外,还有表哥刘世杰重度参与陈家的企业里面。
这家企业,就是宏业建工。
如今三个月过去,宏业建工集团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变动和重组,陈天宏夫妇一次性出让了65的股份。
不过他们家依旧是宏业建工的大股东,天宏控股在宏业建工占股35。
宏业建工第二股东是华开集团,出资5000万占股20的股份。
第三股东是郭启东夫妇,以自身集团公司并购的方式,获得了20的股份。
第四、第五、第六股东则是由两家公司进行合并重组后,进行了一定的股权认购,打折送了一些股份给公司元老。
其中,表哥刘世杰在公司这次重组中,因为血缘关系,获得了3股份,并担任集团副总经理,主管投资运营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表哥这个岗位是陈澈钦点的,专门把这个岗位给了刘世杰。
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是未来宏业建工投资运营部门比较特殊,算是一个不需要多少脑子,就可以获得经验和功劳的部门。
因为宏业建工以后,只需要跟着华开集团的脚步就可以了,什么项目能投、什么项目不能投,是陈天宏说了算的。
然而陈天宏卸去了建工董事长的职位,所以投资方面的管理人员一定是听话的人,方便陈澈和陈天宏控制发展节奏。
其二。
如今宏业建工的董事长,已经任命给了郭启东,担任这一届的董事长。
可未来谁是董事长。
需要当前作出长远考虑。
陈天宏不可能再担任董事长,陈澈、郭景林也不会担任董事长。
然而接替郭启东位置的,陈澈不允许是陈家掌控不了的人,所以表哥刘世杰就是储备董事长,当做未来董事长培养。
其三。
宏业建工投资运营部门,是在集团组织架构里比较特殊的部门。
它既可以接触高层又能管控下层,这个位置是既能培养人又能揽功劳。
想要集团良好发展,就不能任人唯亲的太明显,不能涌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风气,所以刘世杰担任什么职务很重要。
陈澈思来想去,就把投资运营部门给了表哥,希望表哥不会让他们失望。
刚好这个部门因为华开集团,其实并不会无意义的忙碌,可以腾出时间让表哥学习更多东西,为竞争董事长职位打基础。
家里的情况,差不多就这些。
如今陈澈和陈天宏能安排的,尽量都安排好了,尽量把每一个人都安排进了合适的位置,既保证他们也保证陈家的利益。
比如说姨夫杜建勇,当初想进宏业建工集团里面,被陈天宏给否了。
并非是杜建勇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二姨夫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有野心其实不可怕。
可怕的是,对方的能力完全配不上他的野心,代表他是一个不容易满足的人。
对于这种人,陈家的处理方式就是资助他们自己当老板,别来沾边。
也是在一次次商量之中,杜建勇人生第一次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且一次性成立了四家公司。
当初知道姨夫的操作,陈澈很无语,但也庆幸没让对方进入宏业建工集团。
杜建勇分别在津门和邯郸,各成立了两家公司,分别是工程和装饰。
如今的陈家太有钱了,而说起来杜建勇只是一个姨夫和妹夫。
更重要的是,梁巧悦漂亮就算了,如今也要搞自己的事业,为了不长期分居,杜建勇把邯郸的公司交给自己弟弟打理。
他则全面负责津门的公司。
无论是邯郸还是津门,华开集团能给他们的项目太多了,只要招标通过,这些项目给了对方完全没有问题。
今天在餐桌前,算是正式商量好了,由天宏控股出资1500万,分别占股杜建勇在津门的两家公司各50的股份。
根据和亲戚们提前说好的,等他们公司挣钱以后,会让他们出钱回购股份,天宏控股只需要保持20以下即可。
如今华开集团最缺的,就是建筑公司,帮助杜建勇完全是顺手的事。
对于一些隐患,陈澈能做的都做了,包括在天宏控股的公司章程里,在他们签下的文件里,有写强制回购股份。
虽然陈澈不想看见有那么一天,但陈家有做可以随时踢他们出局的准备。
天宏控股就是给他们分钱的,但万一谁不识相,那钱就别分了。
而且天宏控股未来的投资,除了宏业建工集团以外,不会再入股什么大集团,发展局限于这些亲戚们的产业。
也就是说,天宏控股能赚多少钱,取决于他们自己的生意有多好。
如果这些亲戚们都是一群白眼狼,那陈澈直接让银行给陈天宏搞一张债务清偿单,天宏控股直接申请破产就行了。
既然不想玩。
那就都别玩了。
而天宏控股这家公司的破产,无论是华开集团还是陈澈的汇新财富…
那是毛的影响都没有。
就算是对陈天宏乃至陈家来说,除了情感之外,经济上的伤害微乎其微。
当然,陈澈相信不会有那么一天的,并不是他说大话,而是人活一辈子,并不是所有人都爱财如命、野心勃勃。
有些人就是胆小。
有些人就是在乎亲情。
有些人在乎面子。
像那些背后捅人一刀的小人,永远属于一小部分,否则大家都是小人,那小人还算什么贬义词,到那时好人反而有罪。
陈家是不可能被亲戚背后捅一刀,如果非要说未来可能反目成仇的方式,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个别人目光短浅。
比如说,大舅的大儿子。
大舅和大舅妈,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挑陈家的毛病,更别提背叛了。
然而架不住他们的后代,有些人看不清自己的能力和位置,在后面煽风点火。
对于这种情况,不提“公道自在人心”这些话,单单利益使然,就用不着陈澈他们家出手,有人会摆平这些事情。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永远不是坏人,而是又蠢又坏的人。
对于这种人,除了远离没有别的办法,因为老天爷霹雷都容易误伤自己。
好在如今这些都只是往坏了想的一个推演而已,并没有发生的迹象。
且就算发生了。
也不管陈澈鸟事。
陈澈也是一个年轻人,对于亲情没有上一代那么看重,真要是失去父母轮到他独当一面时,他可要比父母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