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一会儿,王承恩帮着周月娘端上了三道热气腾腾的佳肴。
首先上来的是清炖蟹粉狮子头。
第二道菜是软兜长鱼。
第三道菜是三套鸭。
三道菜都是标准的淮扬菜,制作精美,完全符合淮扬菜“和、精、清、新”的独特理念。
“好!这个御厨不错。色香味俱全,看上去就让朕充满食欲。”
朱由检高高地竖起了大拇指。
“这三道菜都是王妃亲手烹制,奴婢未曾去御膳房找御厨帮手。”
王承恩躬身解释道。
“哦?”
朱由检抬眼看向周月娘。
“臣妾自幼吃姆妈做的家乡菜,觉得世上最好吃的是妈妈做的菜,寻思着陛下日理万机,故献丑做了这三道,不知合不合陛下胃口。”
朱由检这才想起周奎本是苏州府人,周月娘会做淮扬菜就很正常了。
“肯定好吃,只要是周妹妹做的肯定都好吃。”
周月娘真的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贤内助,或不是有王承恩在场,朱由检早“叭嗒”一声亲过去了。
“皇叔的意思是我做的就不好吃啰?”
这时张嫣也亲自端着一个砂锅走了进来。
朱由检揭开锅盖,一股一种浓郁的木质香,夹杂着淡淡的泥土气息和植物的清新感夹带着土鸡的甜香味扑鼻而来。
“松茸炖鸡?”
朱由检穿越前是实实在在的南方人,所以一眼就识出了菜名。
“皇叔,你怎么知道?”
松茸出自云南高海拔、无污染的森林地区,产量也极少,别说北方地区,本地也只有土司等达官贵人才能吃到。
朱由检一向是勤俭节约的模范,平时里就几个玉米饼子加菜粥就打发了,除非他哥请他客,才能吃上一点好的,但宫廷里的御厨也基本上是北方的,大鱼大肉管够,但松茸这种西南山区独有的山珍从来就不在他们菜谱之中。
“皇嫂,此物何来?”
听朱由检这么发问,张嫣紧张了,脸色顿时变得苍白,急切地问道:“难道此物有毒?”
朱由检微微摇了摇头,依旧指着砂锅问:“此物从何而来?”
“陛下,别问了!奴婢定会给你一个交代。求陛下先留奴婢几天头颅,本宫与贼老妪誓不共天!”
说完,张嫣就伸手去端砂锅准备倒掉。
“哎,皇嫂别!这等美味难得一见,怎么能糟塌?”
张嫣怔怔地看着朱由检,好象不认识他似的。
“一起坐下吃啊,我们一家三口难得坐到一桌吃饭。”
朱由检从张嫣手上接过砂锅,自己当中坐下了。
“好啰,我们一家人吃饭了哦。”
周月娘象个贪吃的小孩子,拍着手绕过桌子坐到了朱由检的左边座位。
“你……你刚才说什么?”
张嫣还沉浸在刚才自己的猜测中,还没想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朱由检拍拍右手边的椅子,示意张嫣坐下说话。
张嫣瞥了一眼周月娘,本来想坐到朱由检对面,但朱由检又笑着拍了拍他右边的位子,她咬了咬嘴唇,虽然脸泛起了红晕,但还是扭怩地坐了过去。
王承恩请礼后退了出去。
“此物只有云南高山才出产,所以我问你从哪里得到的,这有问题吗?”
“你……”
张嫣又羞又气,也顾不得身边坐的是九五至尊的皇帝了,把朱由检当成了自己顽皮的弟弟,伸手狠狠地在他大腿上掐了一把。
朱由检痛得龇牙咧嘴。
周月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伸出小手摸向朱由检的额头,着急地问道:“陛下怎么啦?”
“没什么?肠子饿得打结了。吃吧。”
张嫣听了咬着嘴唇拼命憋住笑。
朱由检先给张嫣夹了一筷子软兜长鱼,对她说:“此菜皇嫂应该没吃过,这软兜长鱼可是江南第一名菜,不但鲜嫩可口别具一格,而且还有补虚养生、气血双补的功效,皇嫂你一吃就会爱上的。”
张嫣瞥了朱由检一眼,脸上更红了。
这个皇叔成为皇帝后,越来越大胆了!竟然在周妹妹面前就敢开口爱不爱的。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该怎么办?
不知道张嫣又想起了什么,像喝醉了酒一样,脸都红到了脖子上,为了掩饰窘态,她将头都快低到饭碗里,一条鳝鱼段硬是让她吃出了鱼翅的感觉,一丝丝往嘴里送。
朱由检倒没注意到这么多,又夹了一块松茸给周月娘,对她说:“这其实是一种菌,但只有云南高寒的山峰上的云南松、高山松下面才能发掘到,你闻闻,这香味是不是很特别?”
周月娘倒没有什么心思,连碗都没端,直接张开嘴巴接过了朱由检夹来的松茸。
“是不是特别鲜嫩爽滑?”
“恩。”
别说是真的鲜美可口的松茸,哪怕是一坨牛屎,周月娘也会点头称是。
订婚都快一年了,第一次尝到自己夫君给自己夹的菜,周月娘心里比蜜还甜。
“松茸不但好吃,而且也很有药用价值,有舒筋活络,理气化痰,利湿别浊的功效。你不是经常腰酸腿疼吗?多吃点松茸就好了。”
“真的呀?”
周月娘站起身子,筷子却并没有伸向砂锅,而是夹向了清炖蟹粉狮子头。
几乎在她举筷的同时,张嫣的筷子也夹住了一个狮子头。
两人都以为对方是自己想吃而夹的,结果又同时将狮子头放到了朱由检的饭碗里。
面面相觑,两个人都觉得很不好意思。
当然更不好意思的是张嫣,她红着脸站起来,一边往门外走,一边嘟囔着:“我去做个汤来,四菜一汤才合适。”
“来了。珍珠翡翠白玉汤来了!”
张嫣还没出门,王承恩端着一个大海碗进来了。
珍珠翡翠白玉汤是御膳里的必备菜肴,传闻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年少时因饥荒流浪,被一老妇用豆腐、菠菜和剩饭烹煮的杂烩汤所救,朱元璋吃了后以为是他吃过的全世界最好吃的美味,就问老妇此汤叫什么名字,老妇见朱元璋天生异相,必非池中之物,故戏称此汤为“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对此汤念念不忘,到了皇帝后叫御厨复现此汤,只不过改良成了鱼丸、红柿椒、菠菜及豆腐仿制而成。
王承恩进宫后,四处打杂,御膳房也没少待,但他聪明好学,虽然没人教他,但他也将此道菜学得八九不离十了,趁此机会,露了一手。
果真朱由检和两位皇后吃了后个个点头称赞,朱由检亲自拿了个小碗将每道菜都夹了一点,赏给王承恩拿到门外去吃。
王承恩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门外传来一声苍老的声音:“启禀娘娘……陛下!红梅求见。”
全国上下能将皇帝排在皇后娘娘之后的,除了张嫣的贴身警卫岁寒三友和春夏秋冬四花奴绝无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