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被当代人认为是腐朽落后的像征。
学马理论出身的朱向东压在接受的教育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大敌人,好比三座大山。沉重地压在旧中国人民的头上。”
现今穿越到朱由检身上后,他对封建主义有了新的认识。
别的不说,在动员能力,特别是以举国之力办一件大事上,那些平时看上去一无是处,只会争权夺利的文武百官的运营能力超过他想象。
朱由检在穿越前对于史书涉猎得较多,但偏重于政绩、战争和人物传记,基本上不关心一些如礼制、规矩等和自己扯不上关系的细枝末节。
没想到现在穿越来了,礼制成为卡在他面前的头一道关
他以为在乾清宫自己推让一下就算完成了三辞三让,接下来就去皇极门参加登基典礼即可。
没想到第一件事不是去皇极殿,而是去天坛。
祭天的仪式繁琐又折磨人。
等到朱由检带着内阁大学士等一品大员直到天坛时,圆形的大享殿里,礼部、鸿胪寺官员已经将祭祀用的整牛、整羊、整猪三牲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都已经摆好,神位、供器无不到位。
朱由检要去祭祀的地方叫“圜丘坛”,这是一个没有房屋遮挡的台子,说是祭天自然得对天祭祀,所以称为“露祭”。
虽然没有房屋,但圜丘坛可一点滴都不寒碜,甚至可以用奢华来形容。
在圜丘坛共设七组神位,每组神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
上层圆心石北侧正面设主位--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边圆椎形。
第二层坛面的东西两侧为从位--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牌位,神幄为长方形。
祭品多得朱由检看得眼花缭乱,通过引路的鸿胪寺官员介绍,他才知道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多达七百馀件。
他的的拜位设于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
而他的拜位下面的台阶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镈钟等十六种,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鸿胪寺的专职乐手个个排列整齐,显得格外肃穆壮观。
太和钟鸣时,朱由检带着众大臣走路去的圜丘坛,想学魏忠贤找两个大力士搭个人形轿子都不行。
钟声止时,鼓乐手开始忙碌起来,祭天仪式正式开始。
此时,火器营的官兵将烟花放了出来,圜丘坛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烛影摇红,整个北京城的男女老少都挤到天坛外来看热闹了。
整个祭祀仿佛是朱由检一个人的舞台,整套流程“迎帝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全都得由他亲力亲为。
朱由检穿越前从来没给任何人下跪过,穿越后更只有别人给他下跪的份,现在好啦,轮到他下跪了。
光是第一个步骤:迎帝神。
他就得听着“始平之章”的奏乐,到上层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后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
第二个步骤:奠玉帛。
朱由检得去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听演奏“景平之章“,再回到拜位。
第三个步骤:进俎。
和第二个步骤差不多,还是到主位、配位前进俎,只是乐手们演奏的曲目改成了“咸平之章“。
第四个步骤:行初献礼。
朱由检先到主位前跪献爵,再回拜位,听乐奏“奉平之章“,看舞者舞“干戚之舞“。然后听司祝跪读祝文,这时音乐暂止。
等司祝读完后音乐又起,朱由检还得行三跪九拜礼,并到配位前献爵。
第五个步骤:行亚献礼。
相对简单点。朱由检去给每个神位献爵,听演奏“嘉平之章“,看舞“羽龠之舞“。再回到拜位。
第六个步骤:行终献礼。
朱由检又累个半死。
先得去为诸神位依次献爵。这时演奏的曲目叫“永平之章“,舞者表演“羽龠之舞“。
然后光禄寺卿跑来奉福胙,送到朱由检面前高高举起。
朱由检走到饮福受祚拜位,还得跪着受福、受祚,然后再拜上三拜,再回到拜位,行三跪九拜礼。
第七个步骤:撤馔。
这个步骤最轻松,听着“熙平之章“,抓着零食往天上撒就是。
第八个步骤:送帝神。
朱由检又得行三跪九拜礼,听演奏“清平之章“。在祭品送燎炉焚烧时,他还得跑去望燎位,这时,乐手演奏又换成“太平之章“。
第九个步骤,也是最后一个步骤叫:望燎。
也就是让朱由检站在旁边观看焚烧祭品,直到祭品烧得不再有明火,才起驾返宫。
这祭天典礼总算结束。
这祭天仪式结束,朱由检已经腰酸背痛,走起路来,双腿发抖了。
他想着现在总可以回皇极门举行登基典礼了吧,没想到又将他带到了太庙去祭告先祖。
祭告太庙的流程没有祭天那么复杂,但也有奉册宝、进俎、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等需要三跪九拜的环节。
这一趟下来,朱由检发誓: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
他现在终于明白原来的崇祯帝为什么宁愿自己吊死在煤山上,而不愿意成为李自成的俘虏。
天天被别人行跪拜礼的皇上,突然变成天天给人跪拜的亡国奴,只要是个有血性的男人,都会接受不了。
总算浩浩荡荡回到了皇极门,朱由检先由鸿胪寺的官员帮他换上了皇帝专用的十二章衮服。
虽然今年天气异常,冷得比往年早,但时近午时,太阳光线火辣的,刚才朱由检又跪跪拜拜汗透了一身,现在却连澡都没洗一个,却又穿上了这沉重的衮服,感觉有点憋得慌。
所谓的十二章,指的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
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头上戴的九旒冕那才真叫要命。
冕冠由冠武、金簪、??板、旒等构成,??板前圆后方喻天圆地方,表面覆黑漆纱,前后垂十二旒,每旒前后分别垂着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总玉珠共288颗,旒珠排序暗合五行理论。玉衡垂充耳玉饰至耳际,像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礼制哲学。
九旒冕虽然同样是以竹、木、丝、金等复合材料制成,但朱由检估摸着差不多有十斤重。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朱由检倒是做好了思想准备,但因为刚才祭天、祭祖跪拜得脖子都伸不直了,现在头上压了个九斤重的玩意,实在痛苦不堪。
关键是都穿上龙袍,戴上九旒冕了,还得在皇极殿丹陛上拜天,行五拜三叩头礼,再去奉先殿谒告祖宗,没得解,继续行五拜三叩头礼。
朱由检总算登上皇极殿丹陛了,锦衣卫将鞭子抽得“啪啪”响,鸿胪市官员高声传旨免贺,引领文武百官五拜三叩首,登基典礼正式开始。
这一套仪式如王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小木匠朱由校留下的遗诏和内阁首辅黄亲自操刀赶制的诏书由翰林院官捧诏授礼部官,再放到云盘内,从皇极殿左门转到时午门外,然后礼部官捧诏书放到云舆内,一路迎接到承天门上,由首辅黄立极高声朗诵。
“臣等奉请信王殿下顺天应人,即皇帝位!”
黄立极连喝了三声,也没见回话,只好偷偷地抬头向丹陛上瞄去。
朱由检竟然手撑在放置诏书的红木书案上,正打着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