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宋边军:带水浒名将进庙堂 > 第四十五章 汴京权谋定功过

第四十五章 汴京权谋定功过(1 / 1)

汴京,枢密院后衙暖阁。

地龙烧得正旺,将青砖烘得发烫,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与浓茶混合的沉郁气息。

童贯身着月白锦袍,腰束玉带,指节修长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一枚羊脂白玉镇纸。

这枚镇纸是早年出使辽国时所得,玉质温润,却被他指尖摩挲得泛起冷光,恰如他此刻的神色看似平静,眼底却藏着深不见底的算计。

下首两侧,肃立着两名心腹。

左侧是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一身墨色武官常服,虎背熊腰,双手按在腰间佩刀上,眉头微蹙,似在竭力揣摩上峰心思。

右侧是武显郎马政,刚从登州赶回汴京复命,一身征尘未洗,面容清瘦却目光锐利,正垂首静听,不发一言。

“沧州战报,你们都看过了?”童贯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久居上位的威压,打破了暖阁内的沉寂。

他并未抬头,目光仍落在那枚玉镇纸上,仿佛那上面藏着北伐大业的玄机。

段鹏举上前一步,抱拳躬身:“回枢相,战报已阅。种来以不足三千兵力,击退萧干万馀辽军,烧毁其粮草,守住沧州,虽伤亡惨重,却也算一场奇胜。只是……”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谨慎,“种来此战,虽有功勋,却也多有逾矩之处。他擅自动用驻泊禁军协防,虽有唐恪签发的州府文书,符合‘边州遇急暂调禁军’的律法,但未经枢密院宣命,终究是钻了律法的空子,若不严惩,恐难服众。”

童贯终于抬眼,目光扫过段鹏举,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冷笑:“服众?鹏举,你说说,这朝堂之上,是律法服众,还是权势服众?”

段鹏举身子一僵,低头道:“自然是……法理昭彰,权势为辅。”

“哼,迂腐!”童贯将玉镇纸重重拍在案上,震得案上的茶盏微微晃动,“本相要的,从来不是什么面面俱到的‘循吏’,而是能为我所用、能成大事的‘悍将’!种来这小子,有种家将门的底子摆在那里,又有几分急智和胆气,倒是块可用的料子。”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尚未完全融化的残雪,声音放缓了几分,却更显阴鸷:“联金灭辽,收复燕云,这是本相此生最大的功业,容不得半点差池。天子虽有此意,却生性多疑,既怕辽人反扑,又惧金人强盛,稍有波折,便可能动摇心志。萧干南下攻沧州,本非我愿,边境安稳,才能让天子安心支持北伐。”

马政闻言,终于开口,声音沉稳:“枢相英明。种来此战,虽有逾矩,却也歪打正着。他以少胜多,击溃辽军,正好能向天子证明,辽人并非不可战胜,我大宋边军亦有悍勇之士,这对坚定天子北伐之心,大有裨益。”

“正是此意。”童贯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马政,你倒是通透。本相要的,不是沧州一城的胜负,而是借这一战,向朝野上下传递一个信号,辽朝气数已尽,北伐可期!种来这颗棋子,虽有些桀骜不驯,却恰好撞在了点子上,也算遂了本相的意。”

段鹏举面露不解:“那……对种来的处置,该如何定夺?若不升不降,恐难以彰显朝廷赏罚分明;若加以重罚,又恐寒了边将之心。”

“赏罚?”童贯冷笑一声,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他擅动禁军,是为‘过’;守住沧州,提振士气,是为‘功’。功过相抵,不升不降,仍任沧州兵马都监,这是对他的警示,让他知晓,虽有军功,却不可无状,朝堂法度,绝非摆设。”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了几分:“另外,传本相钧旨,斥责唐恪‘驭下不严’,虽免其罪责,却要令其具折谢罪。如此一来,既敲打了种来,又给了种师道面子,还能彰显本相的公正,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段鹏举与马政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

童贯这一手,看似简单,实则步步为营,既利用了种来的军功,又压制了他的气焰,同时还敲打了地方官员,将所有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枢相深谋远虑,属下佩服。”二人齐声躬身道。

童贯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又瞬间被野心取代:“本相要的,不是你们的佩服,是燕云十六州的土地,是青史留名的功业!种来这小子,若能安分守己,日后北伐,自有他用武之地;若敢再自作主张,坏了本相的大计,本相有的是办法让他明白,谁才是这大宋军中的掌权者。”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闯入暖阁,手中捧着一份加急战报,神色激动:“枢相,雄州急报!刘承宣使率部追击辽军残部,于平州外围大破萧干与耶律大石,斩杀辽军三千馀众,缴获兵甲粮草无算,萧干仅率数百残骑北逃!”

“哦?”童贯眼中精光一闪,连忙接过战报,快速浏览一遍,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狂喜,猛地将战报拍在案上,“好!好一个刘延庆!果然没让本相失望!”

段鹏举心中一动,上前道:“刘承宣使此战,不仅剿灭了辽军残部,更解了平州之围,护住了南京道侧翼,可谓大功一件!”

“大功?何止是大功!”童贯哈哈大笑,声音震得暖阁内的烛火摇曳,“刘延庆此人,虽有几分贪功,却也确实有几分本事。早年随本相征伐西夏,便屡立战功,是本相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他深知本相心意,此番坐收渔翁之利,既剿灭了辽军,又保全了主力,正好为北伐储备了战力,这份心思,用得好!”

马政眉头微挑,心中暗忖:童贯与刘延庆,果然交情匪浅。

刘延庆虽是名将之后,却一直依附童贯,此番追击辽军,怕是早有默契,否则怎会偏偏在沧州之战结束、辽军疲惫之际出手,恰好捡了个大功。

童贯似乎看穿了马政的心思,却并不在意,反而朗声道:“传本相钧旨,加封刘延庆为镇海军节度使,赏银千两,锦缎百匹!其麾下将士,皆有封赏!另外,将此战捷报快马送呈天子,奏请天子嘉奖刘承宣使,以激励河北诸军!”

“枢相,如此厚赏,是否……太过?”段鹏举迟疑道,“刘延庆此战,毕竟是追击残敌,并未经历恶战,这般封赏,恐会引起其他将领不满。”

“不满?”童贯冷笑一声,目光锐利如刀,“本相要的,就是让他们不满!让他们知道,跟着本相,只要能成大事,功名利禄,唾手可得!刘延庆是本相的人,提拔他,就是向所有人宣告,跟着本相,才有前程!”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重重按在雄州与沧州之间的位置:“刘延庆坐镇雄州,手握重兵,是北伐的主力之一。厚赏于他,既能让他更加忠心,又能稳定河北军心,为日后北伐奠定基础。这点封赏,与燕云十六州的功业相比,算得了什么?”

马政躬身道:“枢相高瞻远瞩,属下不及。只是,耶律大石此人,足智多谋,萧干虽败,他却仍在,恐为后患。”

“后患?”童贯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辽朝气数已尽,天祚皇帝昏聩无能,女真铁骑虎视眈眈,就算耶律大石有通天本事,也难挽狂澜。刘延庆此战,已重创辽军主力,短时间内,辽人再无南下之力。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抓紧时间筹备北伐,与金人敲定盟约,待时机成熟,一举收复燕云!”

他转身看向二人,语气带着十足的威严:“马政,你即刻返回登州,督促呼延灼加固海防,确保与金人连络的海路畅通。段鹏举,你前往雄州,代表本相慰问刘延庆,同时协调河北诸军,依然按北伐计划驻军屯粮,静待和女真人的结盟事成。记住,本相要的,是万无一失,北伐大业,不容有失!”

“属下遵令!”二人齐声应道,转身匆匆离去。

暖阁内只剩下童贯一人,他独自站在舆图前,目光死死盯着“燕云十六州”的标注,手指在上面缓缓划过,眼中燃烧着野心的火焰。

沧州的胜利,刘延庆的捷报,就象两把钥匙,打开了北伐的大门。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率领大军,踏破幽州城门,收复失地,接受天子的嘉奖,名留青史的场景。

窗外的北风愈发猛烈,卷起庭院中的残雪,却吹不散童贯心中的欲望。

一场更大的棋局,已经在他的掌控下,悄然展开。

而远在沧州的种来,雄州的刘延庆,都只是他这盘棋局上的棋子,若能为他所用,便能步步高升;若敢偏离轨道,便只能被舍弃。

暖阁内的烛火,映照着童贯志得意满的面容,也映照着即将到来的风雨飘摇。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星钥镇墟 积道人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魂穿武大郎征服潘金莲拿下扈三娘 穿越妖尾,道士竟成圣十大魔导 天崩开局,除了卷还能干嘛! 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 完美世界:每日获得三条情报 两界穿梭,从光合天赋到光之子 精灵药剂店经营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