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芒夏。
轰轰烈烈的院系调整才刚刚开始,八级工资制又从东北经华北、华东逐渐向全国推广开来。作为行政中枢的四九城,自然是首当其冲的施行了该工资制。
八级工资制,其实是跟老大哥学的。毛熊从1926年起开始实行等级工资制,划分出多种产业工资等级,如制茶业为4级工资标准,建筑业为7级,机器制造业为8级,飞机制造为11级,钢铁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是10级和12级工资标准。
我兔的八级工资制最早于1950年从东北地区开始,后在劳动口、总弓会的推动下,一年后,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行政区,也先后实行了各自适宜的八级工资制。
据八级工的等级划分规定,一、二、三级工分别为学徒和帮闲工作者,不能独立完成熟活;四、五、六级工已经算是非常了得的技术工人了,可以独立完成整套熟活;七级工不但要有熟练的技术,还得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要懂数学,会看图纸。
至于八级大神,工资高人一筹,说话高人一着,在基本功方面可以达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境界,是年轻工人心目中的明星。即便如此,八级工仍然在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钻研。所以,那个年代曾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歇后语:“八级工学技术一一精益求精”。
所以,最初实施八级工资制的时候一一学徒工是不存在的(反录肖)。只要进了厂子,就是一级工!
1953年,因为陆续发现种种弊端,又改成了两年学徒制。即第一年学徒,第二年定为一级工1955年,工资改制。延长学徒的学习期限,降低学徒的生活待遇。学徒的学习期限应该为三年。技术比较简单的工种的学习期限可以适当缩短,但是不得少于二年。
最终,在1956年全面实施该工资制的时候,确定了三年的学徒工工作期。
(本文略过中间的复杂,直接引用56年工资制)
“近年来,上级根据在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职工生活,相当地提高了职工的工资水平。同时按地区和部门,进行过一次或多次的工资改制,确定了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台上,老张吐字清淅、声音洪亮的读着手里的文档。台下,工人们鸦雀无声、认真仔细的听着每一个字眼。
“各车间、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要担负起提高工人技术水平的责任!争取在咱们制药厂的首次技术评级中,都能取得一个好成绩!”说到这里,老张清了清嗓子。“你们是去年进的厂,操作都已熟练。可不要在评级中掉以轻心,阴沟里翻了船—到那时候,工资少了可不要骂娘!”
“张厂长,能不能说一说工资详细。”有工人举手喊道。
“是啊,也好让大家伙儿心里有个底!”
老张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待台下再无嘈杂声后,这才翻开文档详细的介绍起来。
“全国一共划分了十一类地区的工资水准,一类地区最低,十一类地区最高。咱们四九城属于六类地区。”老张不紧不慢的解释着。“进厂后,先从三年学徒做起,第三年定为一级工。三年学徒工资分别是18、20、22元,加之每月2元的副食品补贴就是20、22、
24元。”。奖金、补贴另计!”
听到老张的这番话后,工人们又窃窃私语的议论起来。
“张厂长,这是我们工人的工资,你们领导呢?”有人站了起来。
其所在车间的副主任,面子有些挂不住了:“别胡闹!赶紧坐好了!”
老张笑了笑,接着说道:“大家都是为了国家的建设而努力奋斗,分什么领导不领导的?在这里都是同志!当然了,工资划分上还是有区别的。厂管理岗位是按行政二十四级领取的工资。从行政二十四级的45,到行政一级的594——”
“!这么高!”
“一开始就能领45了?”
眼瞅着工人们的喧嚣声渐渐的大了,不少人的脸色跟着难看起来。
老张却不以为的抬高了声音:“去年咱们厂办了扫盲班、补习班,就是为了让你们好好的补习文化,学习看设备图纸,琢磨技术工艺,多提升提升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只有具备了基础的文化、知识,才有可能胜任行政管理岗!”
“你们可以打听一下,咱们制药厂的厂办人员哪一个不是中专以上的文凭?尤其是实验室那边,个个都是大学生!咱们的郝主任,在来制药厂之前,就已经是青华大学的讲师了!他们不拿行政工资,让给你们拿?!你们做得来嘛!”
随着最后一句话说出口,老张重重的拍起了桌子。先前叫的甚欢的的工人,顿时汕训的不敢言语了。
散会后,老张喊上郝仁回了他的办公室。
“上面有些人对这个工资制并不满意。”老张闷闷的抽了口烟,缓缓说道。“他们认为其中的差距太大了!从最低一级到最高一级,整整差了十倍!”
郝仁暗暗想道:说是他们了,就连红爷爷对这工资差距也不满意!要不然能连降两次高级别的行政工资吗?
“按劳分配嘛,可不就是这个样子?”郝仁漫不经心的回了句。比起后世的工资差距,您老就偷着乐吧!
眼瞅着郝仁似乎不感兴趣,老张只能换了个话题。
“上面已经同意援建分厂的申请了。”
“这么快?”
“恩—说起来也是怪了。几天没见的功夫,卫生口的那帮人竟然转了口风。”老张茫然的说道。“我估摸着应该是谭领导的关系。”
郝仁哑然一笑,附和连连:“您说的是,指定是谭领导出面了!”
“按照咱们预先的计划,先在中草药种植的所在地市建分厂。”老张皱起了眉头,小声说道。“这可不是一个小事情,估摸着今年是完不成了—”
“那倒也未必!”提到建厂,郝仁似乎来了精神。“西药车间不是短时间能建成的,但中药车间却没有问题!而且,本就是为了解决中草药运输的困境,先行建设中药车间才是正理!”
“正好趁着这次机会,把中药实验室做出来的中药颗粒、汤剂,如川贝枇杷膏、护肝片等等,一起扩大生产!”
相对于西药的生产方式,生产纯中药制剂并没有那么复杂。大多是采用传统砂锅熬煮,或滚成蜜丸、或干燥成颗粒。顶多加一步有效成分的溶剂萃取。
“你说的对!”老张摁灭了烟头,起身起了步子。“咱们就先从简单的入手,一步一步的趟过去!”
“张领导,您的行政级别是?”郝仁还是没能压抑住自己的好奇心,小心翼翼的问了出来。
老张斜了他一眼:“托您的福,得了个行政八级。”
“大概多少?”郝仁搓了搓手指。
老张想了一阵,颇有些不耐烦了:“加之16的物价补贴,约莫着小三百吧。”
“嘴!您这工资着实是高啊!”郝仁异的说道。
“郝老师,你也不差。”
“我也有小三百?”
听了老张的话,郝仁赶紧合计了一番。一百三的工资一一行政十二级?十三级?
“琢磨了,行政十二级一—办公室主任!”
制药厂实验室。
郝仁身着一袭白大褂,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走了进来。
“郝老师!”林国栋兴冲冲的跑了过来。“按照您给出的那几组官能团,我们又合成出了新型头孢药物。”
接过林国栋递来的实验记录,郝仁简单的扫了两眼。
“恩,干的不错!交给如意那边,排队做动物实验吧。”先知先觉就这一点不好,刚把一代头孢投入了生产,二三代就跟着做出来了。瞎,虽说药效提高了,副作用减小了,可越早使用这类抗生素,就越早产生抗体—
这也就是郝仁,为什么没有扩产一代头孢的原因。他不但没有扩产,反而数次提醒李艳要控制产量,要与卫生口沟通好尽量少用、慎用抗生素!
他可不想因着他的缘故,第一个超级细菌在兔国诞生!
郝仁兴致缺缺的打发走了林国栋,随即兴致勃勃的来到了王副主任处。
“王副主任,怎么样了?”他一脸期盼的问道。
王成警了他一眼,指了指架上的几只试管:“乳香醛、香兰素——都在那呢。”
“你没调配一下?”
“喏,旁边就是!”说着话的功夫,王成又拿出了笔记。“我得提醒你,乳香醛的收率偏低,使用成本会提高不少。按照鹰酱的《香精概论》,我试着调配了另一款—对,就是黄色的那支。两款比较一下,味道怎么样?”
“你不会打算让我尝尝吧?”郝仁白了他一眼。
王成一本正经的说道:“不尝尝怎么知道哪个好?”
“那我尝尝?”
“快点尝尝!”
片刻后,郝仁对着王成竖起了大拇指。
“得儿!还得是您呐!照着书本调的,都比约翰牛的巧克力工厂要好!原材料简单易得吗?”
“简单!大多都是常见的有机物。”王成着手指头,一一枚举了出来。”
“你放心,我都合计过了。除了洋茉莉醛、甲基香豆素、香兰素的制备复杂了些。其它都有现成的!”
郝仁舔了舔略显发麻的舌头,死死的看向王成:“王兄,你为什么不早说——它有这么多的玩意儿!”
“你事先也没问我啊!”王成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详作不解的回答他。“再说了,你看王浩、林国栋他们,哪个不是活蹦乱跳的。一点事没有!”
“他们也尝了?”
“尝了!不然我哪还意思拿出来?多掉份!”
“你自己尝了吗?”
“没有!”
“为什么?”
“这么多有机物,我尝它做什么?我又不傻!”
王成说的很有道理,郝仁竟一时间无言以对了。这哥们儿怎么比自己还鸡贼!
临下班前,郝仁端着一烧杯的人造奶油找到了老张。
奶油的颜色是浅黄色,它的质地感觉很细腻,象是一团柔软的丝绸。在它上面,可以看到一些微小的气泡,这是由于刚经过玻璃棒的一顿搅拌产生的。杯子的边缘上,可以看到一些淡黄色的奶油泡沫,它们轻轻摇曳,仿佛在跳跃。
凑近了些,还能在它的香气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甜味,让人感到‘温暖而舒适”。
老张看着桌上的奶油,迟疑的问道:“郝老师,我烟抽的有些多了,舌头发麻—要不还是喊大周来试一试吧?毕竟他是个厨子,对味觉的把握比咱们好。您说,是不是?”
“张领导,这个点食堂在忙着呐,哪有功夫来这。”郝仁把烧杯推向了老张。“您稍微尝尝就行,别贪多——吃多了不消化。”
消化?老张心里犯了个忧。自打见识到了这玩意儿的生产过程,他可是连看一眼的想法都没有了。
“我——小刘!小刘!”老张喊起了他的司机。
“领导,您叫我?”小刘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老张指着桌上的人造奶油,眼神里似乎有些不忍的道:“你尝尝这个奶油一一和上回的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小刘露出一副惊喜的表情,麻溜的拿起木勺了一勺。
“怎么样?”老张和郝仁几乎同时问了起来。
小刘咂了咂嘴,不好意思的道:“吃的太快,没尝出来——”
“再尝尝!”这个不争气的玩意儿!老张暗戳戳的了句。
片刻后,小刘放下木勺,抬起衣袖杠了杠嘴角:“报告领导,比上次的香,比上次的甜!”
老张看了眼郝仁,又看了眼咬着嘴唇的小刘。终是点了点头,说道:“成!明儿给东北那边发过去吧!”
为什么要等到明天?因为他得看这小子会不会拉上一整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