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阙惊澜 > 第124章 政事一决:宣帝恭谨待仲父

第124章 政事一决:宣帝恭谨待仲父(1 / 1)

寅时三刻,未央宫尚沉睡在破晓前的墨色里,唯有尚书台的轩窗透出昏黄的光晕,在冰冷的青砖地上拖出长长的、摇曳的影。

刘询踏着这微光步入值房,脚步放得极轻,如同涉过一片看不见的雷池。值夜的小黄门早已匍匐在地,额头紧贴着冰冷的砖面,呼吸都屏住了。

“陛下躬安。”声音细若蚊蚋,带着彻骨的敬畏。

刘询只微微颔首,目光已投向那巨大的紫檀木案。案上,昨夜霍光批阅过的奏牍堆积如山,墨迹犹新,散发着松烟与权力混合的独特气味。他径直走到案侧那张特意增设的、稍显简陋的枰席上,端正坐下,脊背挺得笔直,如同最谦逊的学生。宽大的玄色袖袍垂落,掩盖了袖中紧攥的旧剑穗绳——那粗糙的麻线纹理,是他唯一能汲取力量的锚点。

值房内一片死寂。唯有青铜灯盏里灯芯偶尔爆出的噼啪轻响,以及远处宫漏单调迟缓的滴水声。空气凝滞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弥漫着墨汁、竹简的霉味,还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霍光身上那沉水香残留的冷冽气息,如同无形的枷锁。

卯时初刻,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踏碎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霍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高大而沉稳,挡住了廊下透进的熹微晨光。他身上深紫色的朝服一丝不苟,面容沉静如古井,唯有眼睑下不易察觉的淡淡青痕,泄露了昨夜批阅奏牍直至深夜的辛劳。

“大将军躬安。”刘询立刻起身,动作迅捷却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一丝不苟地行了一个弟子礼。他的目光微微下垂,落在霍光腰间悬挂的、象征兵权的金印紫绶上。

霍光步履沉稳地走到主案后落座,目光扫过案侧那个年轻的身影,微微颔首:“陛下辛苦。”声音不高,带着惯常的沉浑,听不出情绪。他随手拿起最上面一卷奏牍,展开,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字里行间。

“启禀大将军,”霍光的声音在沉寂的值房内响起,打破了凝滞的空气,“陇西郡守奏报,春旱初显,恐伤稼穑。请开仓放粮,并征发民夫修葺引水渠,以保秋收。”他念得平缓,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

刘询立刻侧身,身体微微前倾,做出凝神倾听的姿态。待霍光话音落下,他立刻接口,声音清晰而恭顺,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新君的稚嫩依赖:“春旱关乎万民口粮,乃国之根本。大将军思虑周详,所虑极是。开仓、征役,皆合情理。朕…唯大将军是从。”最后几个字,他说得格外清晰,如同烙印般打在冰冷的空气里。

霍光目光并未离开奏牍,只是几不可察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他提起朱笔,在牍上批下遒劲的两个字:“如奏”。朱砂如血,力透简背。

一卷奏罢,下一卷又被拿起。

“京兆尹奏:长安三辅之地,有流民聚于霸陵,恐生滋扰,请调期门卫弹压驱散。”

刘询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袖中的穗绳勒得更深。他依旧迅速回应,声音平稳:“流民亦是朕之子民,若非迫于生计,岂愿离乡背井?弹压恐激民变。大将军素以仁德治下,必有其良策。或可开粥厂赈济,择其精壮疏浚河道,以工代赈,既安民心,亦利水利。朕…唯大将军明断。”

霍光批阅的笔尖在简牍上悬停了一瞬。他缓缓抬眸,目光第一次真正落在刘询脸上。那目光沉甸甸的,带着审视,如同无形的探针,试图刺穿那层恭顺的表象。值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被抽紧,连灯火的跳动都凝滞了。刘询迎着他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坦荡,甚至带着一丝等待师长肯定的孺慕。唯有袖中,那穗绳几乎要嵌进掌心的肉里。

片刻,霍光收回目光,垂下眼睑,朱笔落下,在“弹压”二字上划了一道粗重的朱砂杠,旁边批下:“依前议,以工代赈,着京兆尹妥为安置。”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是赞许还是其他。

“唯大将军是从。”刘询再次躬身,声音里适时地带上了一丝如释重负的感激。

奏事在一种表面流畅、内里紧绷的节奏中继续进行。刘询的回答总是迅捷、精准,无论霍光抛出多么复杂或尖锐的议题——从边郡军粮调拨到宗室封邑赋税,他都能立刻给出一个看似经过深思熟虑,实则核心永远指向“唯大将军是从”的回应。他像一个最完美的傀儡,一个最虔诚的信徒,一个将全部信任和权柄都交付给“仲父”的孺子皇帝。

直到日影西斜,将值房内染上一层昏黄的金色。最后一卷奏牍批阅完毕。霍光放下朱笔,指关节因长时间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端起案旁早已凉透的漆耳杯,啜饮了一口清水,目光似无意地扫过刘询略显疲惫却依旧挺拔的身姿。

“陛下,”霍光的声音在暮色中显得格外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今日听政,观陛下应对,颇有章法。孝昭皇帝初登大宝时,亦常问政于老臣。不知陛下…可有疑惑之处?”

值房内瞬间静得可怕,连灯芯燃烧的噼啪声都消失了。所有的目光,无论是侍立的小黄门还是角落里如同影子般存在的侍卫,都若有若无地投向了刘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询的心猛地一跳,如同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孝昭皇帝…那个同样幼年登基、同样在霍光羽翼下长大、却最终在青年时便神秘早夭的帝王!霍光此刻提起他,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是单纯的回忆?还是隐晦的警告?亦或是…某种试探?

袖中的穗绳几乎被汗水浸透,粗糙的麻线摩擦着掌心的细嫩皮肤,带来一阵刺痛。这刺痛让他瞬间清醒。他脸上迅速堆起一个近乎天真的、带着些许困惑的笑容,微微歪头,仿佛在努力回忆:“孝昭皇帝天资聪颖,仁厚爱民,乃朕之楷模。只是…朕愚钝,尚不能及先帝万一。今日所奏诸事,皆赖大将军运筹帷幄,明见万里。朕…唯有潜心学习,恪守本分,不敢有丝毫僭越之念。”他再次深深一揖,“一切,唯大将军明断。”

“唯大将军明断”这六个字,如同最坚固的盾牌,被他再次祭出。

霍光静静地看着他,目光在刘询年轻而恭顺的脸上停留了许久。值房内光线昏暗,霍光脸上的表情在摇曳的灯火中模糊不清,唯有那双深潭般的眼睛,偶尔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陛下勤勉,老臣欣慰。”他站起身,宽大的紫色袍袖拂过案几,“天色已晚,陛下早些回宫安歇吧。”

“恭送大将军。”刘询连忙起身,躬身行礼,姿态无可挑剔。

霍光的身影消失在尚书台幽深的长廊尽头,那沉重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值房内凝滞的空气仿佛才开始重新流动。刘询缓缓直起身,脸上那层温顺孺慕的笑容如同潮水般褪去,只剩下冰冷和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这才感觉到后背的衣衫已被冷汗浸透,紧紧贴在皮肤上,一片冰凉。

他并未立刻离开。目光扫过霍光方才坐过的位置,落在案角那卷被霍光朱笔圈点过的、关于霸陵流民的奏牍上。朱砂的痕迹刺目而冰冷。

侍立一旁、如同石雕般的老宦官丙吉,此时才如同影子般悄无声息地挪近一步。他手中捧着一卷不起眼的、边缘甚至有些磨损的空白竹简。趁着躬身整理案上散乱简牍的瞬间,丙吉枯瘦的手指极其隐蔽地一翻,那卷空白的竹简内侧,赫然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字!其中一行墨迹尤新,清晰记录着:“期门仆射霍禹,强夺杜太仆祖传骅骝马,鞭其仆役三人,伤重。”

丙吉浑浊的老眼飞快地瞥了刘询一眼,随即垂下,如同什么都没发生,继续整理着案几,将那份记录着霍禹罪证的竹简,无声地压在了几卷厚重的《盐铁论》之下。

刘询的目光在那叠竹简上停留了一瞬,随即若无其事地移开。他拢了拢宽大的衣袖,袖中的穗绳已被汗水浸透,黏腻地贴在掌心。他迈步走出尚书台,身影融入未央宫越发浓重的暮色里。身后,那巨大的紫檀木案,那堆积如山的奏牍,那朱砂刺目的批语,连同那卷压在典籍下的密报,都沉入了无边的寂静与暗影之中。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 婚内不同房?你当本世子舔狗呀? 伏虞剑 斩神:七十岁老人,大骂总司令! 名柯:女扮男装后,我深陷修罗场 同我仰春 被赶到狗窝住赵老太手握千万巨款 四合院:我是十级工气死众禽兽 法术大陆 穿书科举,娶了个小作精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