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介绍信,薛玖感激的离开军管会,随后腿着去了方砖厂胡同。
方砖厂胡同距离南铜锣古巷不远,福利院在方砖厂胡同与地安门外大街之间,原来是一个作坊,后来被改成了福利院,以前叫做孤儿院,解放之后觉得孤儿院不好听,对这里生活的孩子不好,所以改名福利院。
“你找谁?”在福利院门口,同样被拦了下来,这里不是行政单位,又不对外开放,所以大门是关着的,这也是防止孩子偷跑出去。
薛玖可不敢小看这个瘸腿的老年人,这年月的单位,看守大门的人,不是军人,就是退伍军人。
“同志你好,我是来报道的。”薛玖拿出了介绍信递了过去。
老人看了看介绍信,打开了小门,把介绍信递回说道:“院长在后面,一楼左侧的房间,进去随便找个人问一下就知道了。”
前身以前来过这里,所以还有印象,也不需要问人,熟门熟路道来到院长房间。
院长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这个福利院也是她创建的,据说因为无儿无女,又可怜无家可归的孩子,所以变卖家产,建了这个福利院,现在虽然名义上归国有,不过还是她在负责。
“王奶奶!”
王院长抬头看了看薛玖,迟疑着问道:“你是小兰的儿子?”
“是的,王奶奶,几年前你还给了我糖吃呢。”
“你这孩子,居然长这么大了。”王院长欣喜的起身,随即想起了薛玖的情况,歉意的说道:“对不起,我没有照顾好你爸爸妈妈。”
“他们的事情,与院长你无关,都怪那些敌特。”
“你今天过来是?”王院长轻轻点点头询问道。
“我是来报道的,街道办把我工作安排到这里。”薛玖躬敬的递过介绍信。
王院长扫了一眼介绍信,有些焦急的说道:“你这孩子,不是在读书吗?怎么分到这里来了?要不回去换个工作吧。”
“这里工作很好啊,我爸妈工作的地方,我也想继承他们的志向,继续在这里工作。”
“好,好孩子!既然如此,王奶奶就不和你客气了。”王院长高兴的赞叹道。
“恩嗯!王奶奶你安排就是,无论做什么都行。”
“你高中毕业了,人高材生,就负责教导他们学习吧。”王院长思考了一下说道。
“行啊,不过我可不算高材生。”
“在我们这里,已经是高材生了,我正愁没人教他们呢,现在我年龄大了,也没有精力教好他们。”
以前在福利院,教导孩子都是王院长在亲自负责,不过她事情很多,所以忙不过来,或者说非常忙碌。
“这里你应该还记得布局吧?我就不带你熟悉环境了,你回去准备一下,其它事情,明天过来上班再说。”
“好的,那我就先回去了。”
“这孩子,工资都没有问一下,真是个好孩子。”看着薛玖的背影,王院长感叹道。
福利院不小,单单说面积,至少也是四合院加东西跨园那么宽,只不过深度没那么深,也就到中院一半的位置。
回到家里,已经中午,妹妹已经做好了午饭,热好了昨天的鸡汤,还炒了鸡杂,主食是面疙瘩。
“大哥,我把鸡油炼出来了,煮面条放一些可鲜了。”薛梦夏高兴的说道。
“明天你们就回学校读书,四妹我会安排好的。”薛玖点点头说道。
“大哥,你不去学校吗?”薛梦秋抬起脑袋,惊讶的问道。
“我要去上班,今天已经落实好了,就在爸妈以前上班那里。”薛玖解释道。
“已经落实了吗?大哥你是做什么工作?”薛梦夏急忙问道。
“教那些孩子读书!”
如今可没有义务教育,主要还是师资力量不足,国家底蕴不足。
今年国家做了很多事情,包括新建学校,新组建托儿所,但是福利院的孩子,依旧只能自身教导,学习成绩好的,才送到学校读书。
托儿所是为了方便妇女参加工作,组建学校也是为了普及教育,不过针对主要是各厂和各单位的孩子。
这也很正常,毕竟最忠诚的人,还是军人,工人则是要为国家做建设,至于普通人,只能以后再慢慢照顾。
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强大!福利院无法顾及,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虽然是面疙瘩,薛玖还是吃得很香,不止是面疙瘩劲道,麦香味浓郁,而是因为上午走了不少路,去军管会,又去了福利院,来回还是好几里路。
最主要的是,前身身体有些差,走着还是有些累。
“以后生活弄好一些,不要节约。”薛玖叮嘱道。
薛梦夏有些纠结,想要劝说大哥,但是家里大哥地位一直比她高,又不好开口。
“大哥上班了,能供得起你们。”薛玖补充了一句。
“好的,我会蒸馒头。”
“恩,以后早上就蒸馒头,你们也好带到学校去吃。”薛玖点点头道。
“大哥,家里没有玉米面,要不买一些回来,做二合面馒头吧。”薛梦夏提议道。
“不用,就吃麦面馒头。”薛玖摇摇头,游戏里面带出来的麦面,有些象石磨推出来的,有些粗,而且颜色比较深,不象后世精面那么洁白,如果再掺和玉米面,肯定更粗糙。
“看看你们都廋成啥样了,头发都是枯黄的,不吃好一些长不高。”
听到薛玖的话,薛梦夏和薛梦秋心里都不由一松,脸上露出微笑,这是心里有了依靠。
下午的时候,薛梦夏带着妹妹裁剪布,打算做衣服。
薛玖把撤下来的床单包裹在一起,向着主院走去。
如今四合院住了近二十户人,妇女就有十多个,有些在外面打零工,有的在厂里上班,剩下的人则在前院做针线活。
“张大嫂,你家东旭进厂了,以后日子就好过啰!”说话的是闫埠贵的老婆杨瑞华。
“嘿嘿!东旭进厂只是学徒工,工资不高。”贾张氏笑得很是开心,她当然有理由高兴,整个四合院,如今在厂里上班的,只有她家是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