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伊森拿到了冲印好的胶片拷贝。
他没找制片厂合作的拷贝工厂,人家只接电影的批量冲印,他这点胶片都不够人家开一次机器的成本。
他是在租摄像头的店里冲印拷贝的。
在家用录像机出现之前,也会有一些人来租摄像头去记录自己家庭的美好时刻,所以这种器材租贷店都有冲印服务。
冲洗好后,他便拿着胶片跑到派拉蒙制片厂的后期制作楼,那里有小型的放映设备。
他挨个房间看过去,几个剪辑间里都忙忙碌碌的,制片厂一年几十部电影制作,这里少有清闲的时刻。
只有最后一个房间,他推门探头往里看,里面倒是不怎么忙,只有两个人在抽烟。
“哇!怀尔德导演,你们在剪辑室抽烟,不怕引起火灾吗?”伊森惊奇道。
“小点声!你故意的吧?”怀尔德身手还挺矫健,跳起来把他拽进屋里。
伊森撇撇嘴,朝他们的剪辑台上看去,“您的战地军魂还没做完?”
“刚做完,正想休息一会呢,你来干嘛?”小老头夹个雪茄拿眼瞪他。
“我来用一下那个小放映机。我拍了一段片子,想看看效果。”伊森指了一下墙边的小机器。
“你拍电影了?”那俩人挺好奇。
“随便拍的,算是练习吧……”伊森一边往那机器上搭胶片,一边回答道。
搭好胶片,他又跑去把灯关了,然后打开了放映机。
画面闪铄了几下,稳定下来。
开始是个第一视角的镜头,荧幕上清晨的阳光穿过树林,摄象机的视角象是某种野生动物一样在林间穿梭。
伊森仔细的看着,心中对比自己拍摄时的感觉。
嗯,画面确实很稳,操控也不难。
只是有个别地方虚焦,那也是不熟练造成的,和稳定器没关系。
他正暗自高兴,怀尔德导演和另一个老剪辑师也凑过来看。
“这拍的是什么?”
开始,俩人还没当回事,但渐渐就看出不寻常了。
“我好象没看到地上有轨道,手持拍摄吗?”剪辑师有点吃惊了。
要说手持摄影能拍的很稳的人有不少,但能在树林这种地方快速移动,还能稳定拍七八分钟的人他真没见过。
“你怎么做到的?”尔德扭头直接问伊森,他也很吃惊。
“我制作了一个稳定器,可以在随意移动时保持摄像头的稳定。”伊森微笑。
“能用来拍电影吗?”
“恐怕现在还不行,除非您不介意用16毫米的胶片……”伊森摇摇头。
“那太可惜了……”
在怀尔德这种老牌导演的概念里,35毫米以下的机器都是玩具。
“要是能拍35毫米胶片就好了,我有很多想法都能实现了……”
“他们如果能把35毫米摄像头做小一点,我也许能实现,现在的机器太大了。”
伊森也无奈,他做个稳定器还凑合,要是研究摄像头就有点难为他了。
不一会,胶片就放完了,伊森收起胶片,对那两个人说:“怎么样?是不是很棒?”
“现在就是个玩具而已……也就那帮拍垃圾电视剧的能用上。”
拍电影的一向看不起拍电视的,怀尔德导演也是如此。
另一个剪辑师虽然觉得有趣,但也没当回事。
起身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一个新鲜事物出现时,也就是看看而已。
能敏锐的看到商业价值的毕竟是少数。
-----------------
伊森确认了试拍效果后,立刻就联系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咨询申请专利的事情。
“伊森先生,您的这个发明属于机械专利类型,申请和审查都比较简单,但检索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事务所的办公室里,伊森找的专利律师拉里·库珀向他介绍着相关事项。
去年新的专利法修订案实施,简化了一些流程,但即便如此,那些规定和专业名词也听的伊森云里雾里。
“这样吧,咱们简单一点……”他向律师说道,“我提交申请后,多久能拿到授权?”
“18个月左右。”律师看出他的不耐,言简意赅。
“需要多少钱?”
“由于您是个人身份,再加之刚刚工作,符合微实体的要求,专利费用能减免一大半。
申请费、检索费、审查费还有律师费等加起来大概需要九百美元。”
库珀律师有职业习惯,还是没忍住长篇大论。
“我这还有个商标注册的申请,如果你能在年底前让我拿到授权的话,我愿意付两千给你。”
伊森想尽快拿到授权,顺便把优悠奶茶的商标也注册了。
以后门店越开越多,这个事情也得抓紧时间搞定。
库珀想了想,商标注册很简单,自己如果动用一些关系的话,这一单能有不小的利润。
“成交!”他说。
接着他让伊森签了一些代理授权文档,又叫来公证员,让伊森当面宣誓自己是发明人,还需要伊森准备一些说明、图标资料等等。
伊森办好这一切,能做的就只有等待了,在专利授权还没下来前,他还不能去推销。
-----------------
五月初的一个周末。
圣塔莫尼卡海滩在办一个乡村音乐节,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海滩,整个街区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靠近海滩的街道上也装饰着缤纷的彩带,海滩上人山人海,街头也是熙熙攘攘人流如潮。
伊森在店帮忙,门口已经排了几十个年轻的男男女女了,他没想到一个音乐节对人们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听她们说,这些奶茶都是你发明的?”一个女孩的声音响起。
“恩?”伊森抬头,看到窗口外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盯着他看。
这姑娘棕褐色的头发浓密蓬松,尖尖的瓜子脸上还有点婴儿肥,鼻梁高挺,眼波流转间有种天真的媚态,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
“hi,简,你也来参加音乐节吗?学校肯放你们出来了?”一个店员也看到了这女孩,打招呼道。
“我上的是寄宿学校,又不是监狱。”
女孩笑道:“我对乡村音乐不感兴趣,只是想出来逛逛。”
“她是我们的老顾客,经常来买奶茶。”店员向伊森介绍道。
“哦,你好,我是这里的老板,叫我伊森就好。”伊森醒过神来,忙介绍自己,这还是他第一次自称老板。
“hi,伊森,你……”女孩刚要说话,后面的顾客不耐烦了,开始催促。
“你不想去音乐节的话,不如进来坐一会。”伊森边招呼后面的顾客,边对女孩说道。
“好啊,正好我也走累了。”女孩推开旁边的隔板门钻了进来,动作十分娴熟。
进来后她自我介绍道:“你叫我简就可以,我叫简·方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