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湖的秋日清晨,湖面如镜,倒映著岸边垂柳和天空的淡蓝色,微风轻拂,带来阵阵凉意。
湖边的草地上,早已坐满了络绎不绝的观眾,大家聚精会神地注视著圆台,等待著接下来的比试。
湖面上偶尔有几只水鸟飞过,划破了湖面的平静,带来一丝生气。
远处的小岛在薄雾中若隱若现,仿佛仙境一般。而近处,湖边的菊正盛放,带著秋日的气息,將清新的香气撒向四方。
空气中瀰漫著一股秋意,凉爽的风轻轻带起了柳枝的摆动,仿佛在为今日的比试增加几分诗意与神秘。
刚刚的咏菊之局,柳山居的认输令全场为震之一。
从未有人见过柳山居如此失態,这位素有“菊诗王”之称的才子,居然在面具男子面前低头认输,选择放弃。
这一场比试,几乎已成定局,面具男子的才华相似惊涛骇浪,压倒了所有的挑战者。
大家都意识到,这个神秘的面具男子,无论才情还是气度,早已把所有挑战者的锋芒压得无处可藏。
然而,比赛还在继续,白雪霽站在圆台之上,她的神情依然清冷如水,目光扫视四方。
她微微扬手,优雅地打破了寂静。
今天的比试,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
“诸位,缘会第一关的最后一首诗作,仍然是咏物之作。”
白雪霽的声音轻柔却带著不容忽视的威严,四周的空气似乎也因她的声音凝固了一剎那。
“不同於之前的题目,今日的咏物之作,每位参赛者需要自行选择自己要咏讼的对象。”
“每个人可以自由选定,不论是草树木,还是山川河流,都可以作为咏物的题材。”
“这一关,將检验大家的才情与心性。因为,选择何物,便是对自己诗意的展现。”
她轻轻停顿了一下,目光如水,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参赛者,低声道:
“请各位,先决定好所要吟诵之物,然后公布出来,隨之创作。”
她说完后,台下顿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许多参赛者低头沉思,有的眉头紧锁,显然在考虑选择什么物品来表达自己內心的情感与诗意;而有的则若有所思,似乎早已选定了目標。
白雪霽微微点头,示意眾人可以开始选择。
“时限,仍为一炷香。”她最后补充道。
隨著她的话语落下,周围的气氛开始变得愈发紧张与期待。
眾人都知道,第一关的比试已经进入尾声,这最后的这一首诗作將决定最终的排名,而这一关的题目,自由选择的咏物,格外引人注目。
这不仅考验参赛者的才情,更是对他们思维与创意的挑战。
选定什么物品来表达情感,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台下的观眾们都不禁开始议论纷纷,大家开始猜测起各个参赛者的选择。
“今天这最后一关,才是真正的较量。”
“面具公子一定不会轻易选择一些寻常之物,他的才情如此卓绝,肯定会选个別出心裁的东西!”
“柳山居今天认输了,面具公子的才华可见一斑。”
“我觉得他肯定会选择一朵极为特殊的,或者什么有深意的物品来展现他的才情。” “咏梅、咏竹、咏菊这些题材早已被用过,面具公子肯定有更高远的构思。”
观眾席上的窃窃私语此起彼伏,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集中在圆台上的萧寧身上。
他依然安静地站在那里,目光微微低垂,似乎並没有急於做出选择。
他从容淡定的姿態,让观眾们更加好奇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而其他参赛者已经陆续开始公布他们的选择,气氛愈加热烈。
一名中年书生走上台来,他深吸了一口气,神情自信,朗声说道:
“我选择——竹。”
“竹之气节,挺拔直立,既不媚俗,又不爭春。它在寒风中不弯腰,在暴雨中不低头,象徵著一种不屈的品格。”
话音刚落,台下立刻传来一阵轻微的掌声。
“竹子,这个题材不错。”
“竹子的气节与品格確实契合。”
“但竹子似乎缺乏一些更加深刻的意境,可能会被更多人选择。”
白雪霽微微点头,表示认可:“竹子,气节高洁,但此题目多见,难以出新。”
接下来,又有几位参赛者陆续宣布了自己的选择,梅、松树、兰等常见的题材纷纷登场。
每个参赛者都有自己的独特解释与立意,但这些选择似乎都不如人们对面具公子的期待那么引人注目。
当一位年长的儒士选择了梅时,台下的观眾们纷纷议论道:
“梅,实在是一个经典的选择。”
“不过梅的象徵意义已经被人使用过多次,若无出奇之笔,恐怕难以打动人心。”
“是啊,梅的坚韧和高洁是眾所周知的,但与面具公子的诗才相比,恐怕仍然缺少一种突破。”
其他参赛者的选择一一被宣布,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加大,每个人都期待著萧寧会选什么。
在场的观眾,尤其是那些曾目睹过萧寧和柳山居之战的观眾,更是把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纷纷猜测他会选择怎样的物品来进行创作。
“面具公子,会不会选择菊呢?”
“他选择菊的可能性不小,毕竟柳山居从未有过的认输,或许他也会以菊为题,来挑战柳山居。”
“不一定,面具公子的气度远远超越了菊的局限,菊对他来说,未必是最能代表他深邃诗情的物品。”
所有人都开始耐心等待,隨著时间的推移,圆台上的参赛者逐渐退出,轮到面具公子时,场上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
白雪霽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位参赛者,最后目光落在萧寧身上,目光中闪烁著一丝复杂的光芒。
隨著一阵微风拂过,湖面上涟漪荡漾,似乎是所有人的心跳的节奏,缓缓升起的香菸在空中飘散,依然是那一炷香的时间。
此刻,所有人的视线都聚集在萧寧身上,期待著他的最终选择,期待著他这一轮的诗作是否能再次令人震撼。
就在这样的紧张氛围中,萧寧仍旧保持著那份从容,他微微低下头,似乎还在深思著什么。
而台下,议论的声音渐渐消散,所有人屏住呼吸,等待著那一个决定他选择的时刻。
渐渐地,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所有的目光、所有的期待,都在萧寧的身上匯聚,等待著他的声音。
他,究竟会选择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