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胭脂湖畔的灯火在微风中摇曳,映照著湖面,仿若无数星辰洒落其中,波光瀲灩,散发出一种静謐而梦幻的氛围。
湖边的大红灯笼沿岸一字排开,灯火將附近的树林映得如同洒上了浅浅的流霞,光影与枝叶相互交错,仿佛在这片夜色中流淌著静謐的诗意。
风轻拂而过,带来清凉的夜露与微弱的香,淡淡的草木气息夹杂著茶香四溢,温暖而舒缓,仿佛让每一个驻足的人都忘却了时光的流逝。
湖心波光如镜,偶尔一阵微风拂过,水面上盪开一圈圈涟漪,將灯火的倒影打得支离,却更显得幽邃迷离。
湖岸不远处的观眾席上,眾人静默无声,仿佛怕打破了这一刻的寧静,只能屏息静气,目光聚焦在不远处的茶席之上。
萧寧静立其中,手中的茶器和烛火在他身旁交相辉映,淡淡的灯光映照出他那张戴著面具的脸庞,更添几分神秘与超然之感。
不远处的青衣染与叶玄通亦安静端坐,身姿挺拔,神情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盏茶汤之中。
他们身后是一片雾气氤氳的胭脂湖,湖水映著月光,如同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冷清而明净,几只水鸟偶尔掠过湖面,带起微弱的水声,像是为这场茶道盛会平添了一丝悠然的韵味。
此刻的胭脂湖畔,清风徐来,夜色与灯火交相辉映,空气中充斥著淡淡的茶香,仿佛天地间的所有美好都凝聚於此地。
岸边的佳丽们和观眾们,或屏息凝神,或轻声低语,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片静謐之中,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远处的楼阁也被点亮,灯火如瀑布般垂落,微光映得楼阁半明半暗,仿佛一座飘渺的仙境。
茶香渐渐氤氳开来,茶席上的清香似乎融入了夜色之中,伴隨著微风飘向远方,让人不禁心生嚮往。
茶汤的清甜气息化作淡淡的水汽,仿佛流进了胭脂湖,四周的水面也仿佛染上了这份清新,平静的湖面微微荡漾著,宛若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
人群中,有些人闭目享受著茶香,有些则小声议论著萧寧的非凡技艺,个个脸上流露出惊嘆之色。
青衣染站在茶席一旁,衣袂轻扬,宛如一朵青兰,轻轻闭上眼,感受著这一刻的茶香,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澄澈与寧静。
灯火照映下,她的眉目越发显得温雅,目光中带著一丝敬佩和感激,看向萧寧时,眼神中涌动著一种由衷的钦佩之情。
叶玄通站在一旁,神情肃穆,眼神深邃,仿佛在这一刻,他的心神也被那茶香所牵引,深深沉浸其中。
即便是位居茶道之巔多年的他,也不得不承认,此茶的韵味与技艺確实已达化境,让人折服。
周围的观眾逐渐静默下来,每个人都仿佛被这份茶香引入一种平静的境地,心头涌起一种莫名的敬畏与陶醉。
湖边的灯火渐渐暗淡下来,唯有一轮明月在夜空中静静悬掛,淡淡的月光洒在湖面上,与灯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茶香与夜色交融,让这场茶道盛会显得如梦似幻,仿佛一切的喧囂与纷扰都在这一刻消散无踪。
而萧寧静静佇立其中,仿佛超然物外,茶香在他周身环绕,將他映衬得如同世外高人。
这份静謐的美,像是天地间最为神圣的音律,轻轻撩拨著每一个人的心弦。
夜色之下,湖畔的灯火闪烁,微微的茶香与凉风拂面而来,仿佛整个天地在此刻都沉浸在这茶韵的清香中。
“请诸位,品茶!”
终於,等来了青衣染的这句话!
眾人会意,端起茶杯,缓缓將茶汤凑至唇边,轻轻抿了一口。
茶水入口瞬间,眾人不禁眼中一亮,仿佛那股清香从舌尖蔓延至喉间,隨后缓缓化开,带出一丝丝甘甜的回味,仿佛春日山间清泉流过心间,带来丝丝润泽。
“这茶竟如此甘甜清冽!”一位茶道名家忍不住惊呼,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入口便如甘露沁心,韵味之清冽竟超乎想像!”
“比起万金茶的厚重醇香,这茶的韵味多了一层回甘,仿佛清风拂过,留下淡淡的余香。”
另一位茶道大师微微闭眼,细细品味,眼中满是讚嘆。
叶玄通抿了一口后,微微一怔,隨即闭目深吸一口气,眉头微皱,仿佛在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
他在心中暗暗惊嘆:“这茶的香气层次竟如此丰富,入口后不但无半点苦涩,反而清新甘美,比我原有的万金茶更为纯净!”
“公子的茶,竟然在火候、香气、韵味上达到了如此完美的境界。”他低声自语,眼中露出深深的敬佩与自愧之色。
“確实如此,这等茶艺,当真是前所未见。”青衣染轻抿一口,嘴角带著一丝温雅的微笑,目光中满是敬佩。
茶杯的香气在空气中渐渐扩散开来,眾人脸上无不流露出陶醉之色。
每一口茶汤都在他们舌尖上化开,带来层次分明的甘甜韵味,仿佛这杯茶水中蕴含了整个天地的清润之气。
“比起叶大师的万金茶,此茶的韵味更为空灵,香气更为悠远。”一位年长的茶道大师微微嘆息,眼神中满是由衷的敬佩之意。
叶玄通听到这话,面色微微一变,旋即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缓缓点头,心中已然承认了萧寧的技艺。
他轻轻放下茶杯,朝著萧寧深深一揖,语气中带著真挚的钦佩:“公子的茶道造诣,叶某今日才算见识,甘拜下风。”
萧寧微微一笑,神色淡然,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叶大师谬讚了,茶道无涯,各有所长。”他轻声说道,语气从容而谦逊。
台下观眾纷纷讚嘆,许多人面带激动之色,彼此低声议论著:“没想到世间竟有人能超越叶大师的万金茶,这位公子果真非同凡响。”
“確实是如此,这等清雅的茶韵,堪称惊世绝伦。”
青衣染微微点头,朝著萧寧轻轻一礼,眼神中透出一丝钦佩与感激:“公子之才,今日真是让缘会大开眼界。”
叶玄通默默站在一旁,眼中虽有些许失落之意,但更多的是对萧寧的敬服。
“万金茶虽已闻名於世,然今日一见,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嘆息一声,语气中满是无奈和感慨。
接著,他又仔仔细细的品了两口。
心中更觉,自己所炒制之茶,確实跟萧寧所炒的,有著天差地別!
叶玄通缓缓放下手中茶杯,茶香仍在唇齿间縈绕不散,犹如一场绵长的梦境,令他久久不能自拔。
周围观眾的目光也都聚集在萧寧身上,神情间满是敬佩和震撼,仿佛刚才他们品的不是一盏茶,而是世间无与伦比的绝妙佳酿。
叶玄通抬眸看向萧寧,眼神中掩不住心中的疑惑与钦佩。
他思量片刻,终於上前一步,朝萧寧拱手一礼,神情中满是诚恳和敬意。
“公子所制之茶,韵味高雅,甘美异常,叶某实在心服口服。”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著一丝不解和求知的渴望,继续说道:
“只不过,叶某虽为茶道中人,仍未能完全明白公子何以能將同样的原料,炒出如此超凡脱俗之韵。
萧寧淡然一笑,神情中多了一丝温和的包容,微微点头,似乎早已料到叶玄通会有此一问。
他目光落在自己手中的茶盏上,神情中带著几分专注和深沉,缓缓说道:“既然叶大师诚心下问,在下也无妨直言相告。”
叶玄通微微一愣,旋即神情肃然地听候教诲。
“叶大师的万金茶,的確不凡,所选原料极为讲究,兰、香菊、草木蕊皆为稀世佳品,香气馥郁。”
萧寧的话语平静,却透出一种独特的韵律,仿佛他所说的不只是茶道,而是一段古老的诗篇。
他目光淡然,继续说道:“不过,叶大师的万金茶,虽取材上乘,但在炒制顺序上却有些细微之差。”
叶玄通听到此处,不禁微微皱眉,眼神中带著一丝疑惑。
他犹豫片刻,问道:“公子所言,炒制顺序上的差异,是否指的是材的放置时机?”
萧寧轻轻頷首,眼中闪烁著一种淡然的自信,缓缓说道:“不错,叶大师在將兰、香菊这类香气浓郁的材加入时,稍显仓促。”
叶玄通瞪大了眼睛,眉头微蹙,神情中既有震惊,又带著一丝钦佩。
萧寧淡然一笑,继续解释道:“兰、香菊这些香气浓郁之物宜在最后加入,这样它们的香气才能在茶汤中缓缓散开,而不会掩盖住其他蕊的清香。”
叶玄通愣了片刻,终於点头,喃喃道:“公子所言极是,兰、香菊的香气確实厚重,如提前加入,便会掩盖其他材的清雅。”
“不过!”
叶玄通像是猛然察觉到了什么!
“公子容稟,叶某斗胆一问,您究竟是如何得知我在炒制万金茶时的原料添加顺序?”
他这一问,顿时引得四周眾人屏气凝神,目光全都集中在萧寧身上,个个露出疑惑和期待的神情。
萧寧微微一笑,目光清澈而淡然,显得不卑不亢。
他轻轻抬手,缓缓说道:“其实,这炒茶的顺序,並非是旁观之下所能得知。”
叶玄通微微一怔,眉头轻皱,似有所悟,却又难以置信。
只听萧寧淡然解释道:“您炒茶时原料的放置顺序,实在是在下品茶之时,通过茶汤的口感层次与香气变化,细细推测而出。”
此言一出,叶玄通瞳孔微微一缩,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之色。 他忍不住脱口道:“公子竟能通过品茶,推测出如此精细的操作?”
一旁的青衣染和其他茶道名家闻言,也不禁露出惊讶的神色,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世上竟然有人能仅凭品茶,便判断出茶叶的炒制顺序?”
“这位公子的茶道造诣,简直超乎想像!”
萧寧见眾人疑惑,轻轻一笑,继续说道:
“茶道讲究的便是火候和配比的层次。叶大师的万金茶,香气醇厚,而我从茶香的馥郁与回甘之韵中推测出兰与香菊的浓度过於饱满。”
“此二物一旦提前放入,香气会有所过重,掩盖了后续材的清雅层次。反之,若是最后放入,香气则会渐次递进,回甘清冽,才更显悠远甘美。”
叶玄通听得心神震撼,不禁长吸一口气,仿佛连心中的钦佩都变得更加深厚。
他目光复杂地看向萧寧,脸上逐渐浮现出一抹深深的敬仰。
他忍不住再次低声感嘆:“公子竟能通过口感和香气层次辨別出我炒茶的顺序,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萧寧微微一笑,轻轻頷首,语气中带著谦和的淡然:
“叶大师过誉了,不过是细微之处稍作留意而已。”
青衣染在一旁静静倾听,目光中闪烁著敬佩的光芒。
她微微頷首,心中暗暗感慨:萧公子对茶道的理解竟如此细致入微,连不同香材的最佳放置时机都瞭然於胸,这等才情实在世间罕见。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竟然还能通过品茶,得出这炒茶原料的放置顺序!这也太令人难以理解了吧!”
叶玄通这边。
他深深地望著萧寧,郑重抱拳,语气真挚地说道:“公子所言如醍醐灌顶,让叶某今日茅塞顿开,感佩之至!”
叶玄通脸上带著由衷的感激与敬仰,语气中充满了钦佩,仿佛將此番相遇视为人生中的重要契机。
“日后再炒茶,我会注意这一点的。”
“不过,这还不够。”
萧寧的话语轻轻传来,目光澄澈,带著一种坚定的自信。
叶玄通闻言,神情一愣,心头微震,忍不住问道:“敢问公子,还缺何物?”
萧寧微微一笑,目光转向杯中余香,缓缓说道:“在下还在茶中加入了一味新的原料。”
叶玄通听罢,脸色微微一变,满眼惊讶,带著几分迫切的好奇,低声问道:“不知公子所加之物为何?”
萧寧缓缓举起茶杯,將杯中残余的茶汤轻轻晃动,茶香四溢,带著一丝清冽的凉意。
他抬眸,眼神寧静而深邃,轻声道:“是薄荷草叶。”
叶玄通愣住了,目中透出一丝震惊和疑惑。
“薄荷草叶?”他皱眉问道,语气中满是疑惑,“薄荷草叶味道清凉,通常与香不甚相融。公子何以能將它融入茶汤之中?”
萧寧神情不变,淡然一笑:“薄荷草叶清凉宜人,若適量加入,反而可以平衡兰与香菊的厚重香气,使茶汤更加甘美清冽。”
他目光平静,话语中带著一种篤定的自信。
“至於薄荷草的用量,必须在最后加入,仅需少许,便能带出一丝清雅的韵味,使人仿若置身山野,心神为之清明。”
叶玄通听得目瞪口呆,脸色时而变幻不定,时而恍然若有所悟,目光中流露出由衷的敬佩。
“公子竟能將如此繁杂的香材搭配,层层调和,心思之细腻,技艺之高超,叶某实在自愧不如。”
他长嘆一声,双手抱拳,朝著萧寧深深鞠了一躬,语气中带著发自內心的敬意,“叶某今日甘拜下风,承蒙公子教诲,实为幸事。”
台下观眾一片惊嘆,许多人纷纷低声交谈,彼此之间满是敬佩与震撼。
“这位公子竟然对茶材的时机与搭配有如此独到的见解,连叶大师都心服口服。”
“他居然能仅凭一杯茶汤,就能分析出叶大师的炒制顺序与用料,真乃匪夷所思!”
“公子心思细腻,如此高超的茶道造诣,真乃世间少见。”
青衣染目光温雅,望向萧寧的眼神中满是钦佩之情,心中暗暗嘆息:公子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心境澄澈,淡然从容,这般人物,实在令人钦佩。
叶玄通沉默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
他缓缓开口,语气真挚而敬重:“今日叶某得公子指点,確实受益匪浅。叶某虽在茶道上行走多年,今日才知天外有天。”
他稍作停顿,面色郑重,继续说道:“今后若再能改良万金茶之法,叶某愿將利润两成奉献於公子,以表感激。”
此言一出,全场一片寂静,所有人皆屏息凝神,目光纷纷聚焦在萧寧身上,等候他的回应。
萧寧微微一笑,神情平静淡然,轻轻摆手说道:“叶大师不必如此。”
他语气柔和,带著一丝温和的宽容:
“茶道之路,贵在传承,各有所长。叶大师的万金茶本就为世间一绝,今后若能为世人所享,已是莫大的福分。”
叶玄通听罢,面色微怔,隨即肃然起敬,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敬佩。
他再次抱拳,深深一揖,声音中满是感激与敬仰:“公子心怀天下,叶某今日深感荣幸,甘拜公子之德。”
萧寧微微頷首,目光寧静,从容淡然,仿佛这一切的荣誉与讚嘆都未曾在他心中激起一丝波澜。
周围观眾的议论声渐渐平息,许多人眼中带著敬佩与感动,纷纷低声称讚。
“这位公子真乃谦和之人,明明拥有如此才艺,却丝毫不贪图名利。”
“难怪他能够达到如此境界,这等心境,已非凡人所能企及。”
青衣染眼中带著温雅的微笑,目光中带著由衷的钦佩,心中涌起一股敬仰之情,悄然说道:“萧公子胸怀天下,真乃一位不可多得的世间奇才。”
台下,几位佳丽也忍不住低声讚嘆。
红衣翩翩微微嘆息,眼中带著欣赏,低声道:“公子之心境,如清风明月,超然脱俗,真乃世间少见。”
墨玉莲轻轻頷首,神情中透著一丝敬仰:“世间能有如此技艺之人,又有如此心境,实在是难得。”
叶玄通默默站立一旁,望著萧寧的目光中带著无比的钦佩与敬服,心中对自己过去的自负顿生一丝羞愧之意。
他再次深深一礼,郑重说道:“今日之遇,叶某铭刻於心,愿与公子共同精进茶道,造福天下。”
萧寧微微一笑,神色依旧淡然,仿佛这一切的讚美与敬仰不过是一阵清风,並未在他心中留下波澜。
萧寧淡然佇立在茶席之中,仿佛天地间的一缕清风,令人望而生敬。
周围的观眾逐渐平静下来,纷纷屏气凝神,等待著青衣染揭晓第三关的考验。
就在这静默之中,青衣染缓缓站起,神情端庄而优雅,目光清澈如水,静静凝视著萧寧。
她轻轻一笑,眼中带著一丝淡淡的温柔与敬佩。
片刻后,她微微一躬身,声音柔和中透出一丝坚定:“今夜之茶会,青衣自愧不如。公子在茶道上的造诣,实在令我等望尘莫及。纵然再设第三关,也无非是强人所难。”
此言一出,场中一片譁然,眾人惊讶地对视著,显然未曾想到青衣染竟会放弃第三关的考验。
要知道,神川缘会歷年的古缘祭,每个佳人设下的三重考题,每一道皆考验独特,意义非凡,从未有人中途放弃,尤其是在最后一关前。
红衣翩翩微微一怔,隨即轻轻頷首,嘴角带出一抹浅笑,低声道:“青衣妹妹倒是看得通透,这位萧公子的茶道境界,確实难以衡量。”
墨玉莲则微微点头,低声道:“青衣妹妹虽不战而退,却让人心悦诚服。世间自有天外之天,若能识之,倒也不失为一种睿智。”
青衣染静静站立在萧寧面前,声音温雅而平和:
“公子之才情,已不需我等再设关考验。青衣虽为神川缘会的守关人之一,却自觉才疏学浅,不配再考公子。”
萧寧目光澄澈如水,凝视著青衣染,微微頷首,眼中露出一丝由衷的敬意。
他淡然一笑,语气平和而谦逊:
“青衣姑娘不必妄自菲薄。茶道各有所长,青衣姑娘的茶艺自成一派,也让在下受益匪浅。”
青衣染闻言,微微低头,眼中带著一丝浅浅的笑意,声音中透著诚挚:
“多谢公子抬爱。只是,今日之所见,让青衣深感自己与茶道的更高境界相距甚远。若公子不弃,青衣还望能与公子切磋,学习精进。”
萧寧微微頷首,轻声说道:“茶道无涯,在下不过稍知皮毛。青衣姑娘若愿切磋,萧某自然隨时作陪。”
她微微侧身,面向观眾,神情坦然,声音清雅却不失坚定:“诸位,青衣今日自知不敌,便將此第三关的考验免去,以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