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秦如茵猛地坐起。
“姑娘!”
“姑娘!”
守夜的风嬤嬤和大丫鬟桔红齐齐冲了过来。
又有外间守夜的二等丫鬟披著袄子端著烛台进来。
秦如茵脸色苍白,一脸的惊悸。
风嬤嬤忙將她的外袄拿过来,给她披上。
“姑娘,您这是做噩梦了吧?”风嬤嬤柔声问。
秦如茵点点头。
桔红也忙上前替她將被角往下压。
安慰道:“姑娘安心,奴婢祖母曾和奴婢说过,这梦都是和现实的日子是反的!”
风嬤嬤也点头附和:“姑娘,民间是有这种说法,您別害怕”
秦如茵梦见姜九霄在战场上孤军深入一个山谷,却被奸细陷害,带著一小拨將士被逼入悬崖
梦里,姜九霄满身血污,不做俘虏便跳入了万丈悬崖
京都此时还是深夜,但西北边疆那边还是傍晚时分,天还未黑。
秦如茵做噩梦时,姜九霄的確带著一个小分队亲自诱敌方入一个叫含风谷的巨大山谷。
目的自是瓮中捉鱉。
这个含风谷就像一个敞开细口的大肚瓶,待敌人全部入了这口子,就死死锁住口子
敌方这支大部队算是钦察汗国唯一剩下的精锐主力了。
不是敌方主帅愚蠢。
而是姜九霄找准的这天时地利。
只因今日过了晌午后,起了浓雾,且这雾越来越浓。
姜九霄故意让人放出消息给钦察汗国安插在伙房的奸细。
他要亲自带一支斥候小分队趁著浓雾做掩护,外出探一下地形。
敌方主帅当然也不是傻子,也担心是大应主帅姜九霄设下的圈套。
但姜九霄派去伙房传消息的人人故意和伙房的头子说閒话。
说姜大帅急了。
太后娘娘在这个冬日薨逝了不说,太子殿下到如今还在路上,恐怕凶多吉少
那钦察汗国这支精锐军队的主帅其实更著急。
钦察汗国原本有八支精锐军队,每支精锐军队都有八万到十万数之眾。
因此,钦察汗国號称有百万精锐大军也不是吹牛皮的。
但,如今那七支陆续被大应人给打残了。
只剩下他这一支还保持在七万人以上的人数。
他一是著急再拖下去,自己这支精锐大军也保不住,二是他的贪婪。
若是自己能亲手捉拿到大应朝的新主帅,那么这一仗立即就翻盘了!
那他便是钦察汗国最有声望的大將军不,是钦察汗国唯一的天帅了!
而姜九霄並不只是將他独自带一支斥候小队外出探查地形的消息给了钦察汗国这支唯一的精锐。
他同时还让人將这个消息传给了其他几个钦察汗国的主帅。
当然,那几个主帅都应精锐损失大半,或者损失殆尽,比这支的主帅更急。
他们的想法更急迫。
都想亲自带人捉拿到姜九霄。
他们那几支损失巨大的军队如今填的都是强迫入伍的壮丁。
没什么战斗力不说,还被大应人打的胆子都嚇破,战场上当逃兵的数不胜数。
督战的杀都杀不过来。
他们这几支的將帅们无不盯著剩下的那支精锐军队。
若他们的这支亲手抓到了大应朝的主帅
这样大的军功!
的確可以让钦察汗国的高层支持他们將唯一的那支精锐军队收入囊中了。
而那支唯一的精锐主帅在得知其他几个离他的阵地近的將帅们的心思,且已经付诸实施后,就更急了。
担心他的天大功劳被抢走,这支唯一精锐军队的大帅决定带领大半精锐亲自去捉人。
他带的这大半精锐一是防著大应朝的军队前来接应增援姜九霄,二也是防著其他几支的“自己人”。
他们也的確遇到了姜九霄带著的这支斥候小队。
在浓雾中,姜九霄带著这支斥候小队“狼狈逃窜”
钦察汗国的军队穷追不捨。
在浓雾里,能见度不足两丈。
待钦察汗国的军队反应过来后,已有三分之一进了含风谷里面。
即便主帅已经意识到不好,后面他们其他几支精锐军队的將帅们也带著人冲了过来。
姜九霄一早安排的人此时在浓雾里廝杀,他们都是穿著钦察汗国唯一的精锐军队的甲冑
那几支后来赶过来的钦察汗国的人马当即乱了,在浓雾里互相拼杀起来。
在姜九霄安排的好手们的刻意驱赶引导下,绝大部分都钦察汗国人马都被赶到了含风谷里面。
然后,就是口袋扎口子,关门打狗,瓮中捉鱉了。
这一仗,一直打到了第二日天光大亮。
含风谷內尸体成堆,整个含风谷的土地都被鲜血染红。
这一仗是巧仗,也是奇蹟。
姜九霄用了最小的代价,一共牺牲了一百多个人一举歼灭了敌方四万多人。
而接下来的几日,钦察汗国唯一的这支精锐军队留下的那三万多人也被姜九霄安排的主力部队歼灭了二万多人。
剩下七八千人如惊弓之鸟,已经彻底被打破了胆,直往钦察汗国腹地逃窜
到此,钦察汗国唯一留下的精锐军队也被大应打残。
钦察汗国彻底没有了再战之力。
钦察汗国的老汗王得知这个消息后,一口血喷出后,竟活活给气死了。
钦察汗国的老汗王一死,钦察汗国皇室彻底乱了。
而大应朝的百万大军还陈兵在边境。
钦察汗国皇室的那些人脑子打出了猪脑子的王子王爷们根本就不顾。
姜九霄乾脆大军直指钦察汗国的国都,乌兰茶台。
这下钦察汗国的各大部落的上层再也忍不住了。
逼著钦察汗国皇室派出最有名望的老王爷牵头和大应朝和谈。
原本预料的最早到来年二月份两国和谈才能成功。
腊月初八,腊八节这日,姜九霄带领大应朝礼部使团在钦察汗国国都乌兰茶台顺利签订了合约。
钦察汗国割地,赔款,岁贡。
钦察汗国原本还想主动和亲,被姜九霄拒了。
钦察汗国这边解决了。
但和大应朝接壤面积少一些的金帐汗国那边见钦察汗国失败付出了那么大的惨重代价后
金帐汗国的年轻汗王打消了求和的心思。
金帐汗国將他们国內原本守在西,东和北方边疆的大军各抽调了大半前往南方。
誓要和大应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