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为大唐特种虎贲军成功制造并普及马掌之后,军营中的战马嘶鸣声都添了几分铿锵之气,同城这片硬土校场上的马蹄声彻底变了调性。
战马的蹄铁踏在塞北硬土上的声音清脆结实,再不似往日那般容易打滑疲软。
为了检验马掌的实战效果,也为了在特别军事训练的枯燥生活中增添乐趣,锤炼大唐特种虎贲军的配合与血性,参军陈子昂在校场东边开辟出了一块场地,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马上竞技盛会——风驰电掣的马球较量。
主帅刘敬同和监军乔知之,也受到参军陈子昂邀请来观看马球比赛,同时也看一看大唐特种虎贲军的训练效果和马掌的实用性。
唐朝军中盛行马球,谓之“击鞠”,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球入门的运动,始于汉代,兴盛于唐,最能考验骑术、胆魄与协作。
曹植《名都篇》以“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诗句记载早期马球活动。
在唐代,马球自李二皇帝时期开始,就被列为军事训练科目,陈玄礼、苏宏晖等人都练过。
这马球运动,也盛行于唐朝贵族,长安有十分宽大的球场,能同时容纳二三十匹战马弛骋!
监军乔治之就是马球高手,曾经陪着高宗皇帝打过马球。
连李令用这等纨绔子弟都会打马球,可见马球运动在大唐之兴盛!
三支参赛队伍,分别由大唐特种虎贲军骑兵队正陈玄礼、斥候队正魏大以及步兵队正苏宏辉率领。
他们从各自的队伍中选出了善于打马球的悍勇之人。
左豹韬队:以左豹韬卫军士为骨干,作风硬朗,纪律严明。
河朔斥候队:多由河朔劲卒组成,球风彪悍,充满野性。
步兵先锋队:网罗了一些身手矫健、技巧细腻的军中好手。
大唐马球,内核是两队对抗,人数通常大致相等,五人一队,七人一队,十人一队都可,目标是攻入对方球门。
球鞠由质地坚硬且轻的吴桐木制成,中间掏空,球体不大,便于击打。
球杖称为“月杖”或“鞠杖”,杖杆细长,手握一端有柄,击球一端呈弯曲的月牙形。
那天塞外风和日丽,碧蓝的天空明亮如洗,虎贲营门处号角长鸣,主帅刘敬同和监军乔知之在亲兵簇拥下骑马而至。
陈子昂忙整衣冠,快步迎上。
刘敬同的目光却锐利如鹰,他下马后并不急着入座,反而径直走到一匹战马前,俯身仔细察看马蹄上的铁掌。
良久,刘敬同直起身来,对乔知之笑道:“乔监军,你看这马掌磨损均匀,边缘光滑,可见在奔驰中与地面贴合甚好。陈参军这个主意,确实妙得很。”
乔知之道:“陈参军办事一向靠谱。”说着,他走过来拍了拍陈子昂的肩膀,“伯玉,听说你今日还安排了马球赛?快快开始吧,自从离开长安,我很久没有打马球了,已经等不及要看特种虎贲军儿郎们大显身手了!今日我亲自当裁判!”
“乔监军请自便,别说当裁判,就是你下场打马球我也欢迎。”陈子昂含笑应诺,随即传令下去。
不多时,三支参赛队伍便在校场东侧新辟的马球场边集结完毕。
这马球场长百馀步,宽五十步,四周围以矮栏。
场地南北两端各立两根三丈高的木柱,柱间悬挂漆木板,板中央开一尺见方的圆洞,俗称“风流眼”。
陈子昂走上看台,向刘敬同、乔知之二人解释道:“今日参赛的三支队伍,分别是队正陈玄礼率领的左豹韬卫骑兵队,队正魏大统领的河朔斥候队,还有队正苏宏辉节制的步兵先锋队。五人一队,先得三筹为胜。”
刘敬同饶有兴致地望向场中:“哦?步兵也来打马球?”
“正是。”陈子昂笑道,“下官听闻,马球之妙,在于人马合一。步兵营的将士虽不善弛骋,但其中不乏身手矫健之辈。且马球讲究配合,正可锤炼各营协同。”
这时,三支队伍已列阵完毕。
但见陈玄礼一马当先,身后四骑皆是左豹韬卫中的马球好手,俨然是平日里操练的骑兵阵势。
与他们相对而立的是魏大率领的河朔劲卒。
有的甚至未着铠甲,只穿着寻常布衣。但他们胯下战马个个神骏异常,马上的骑士们目光桀骜,手中月杖随意搭在肩上,自有一股野性难驯的气度。
苏宏辉的步兵营队伍。这些平日以步战见长的汉子今日跨上战马,虽骑术稍显生涩,但个个腰板笔直,手中月杖握得极稳。
“咚!咚!咚!”
三通鼓响,比赛正式开始。
首战是陈玄礼队对魏大队。
监军乔知之亲自当裁判,将一枚拳头大小的朱红色板球抛向空中——这球鞠以江南吴地的桐木制成,木质坚硬却极轻,中间掏空后外涂朱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球刚落地,陈玄礼的战马便如离弦之箭般冲出。他胯下赤色战马四蹄翻飞,钉了马掌的铁蹄踏在硬土上,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嗒嗒”声。
但见陈玄礼俯身探臂,手中那支月牙形的球杖划出一道银弧,“砰”的一声正中球鞠。
那朱红色的板球应声飞起,直射对方球门。
“好快的出手!”看台上的主帅刘敬同忍不住赞叹,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身影。
然而魏大这队也不甘示弱。一名身材瘦小的骑士突然从斜刺里杀出,他的坐骑看似不如大宛马神骏,但在急转时却显得格外灵活。
两马交错之际,月杖相击,发出刺耳的碰撞声。
那瘦小骑士竟在千钧一发之际将球截下,随即一个漂亮的转身,球鞠已传至魏大手中。
魏大接球后并不急于进攻,反而勒马回旋,同时打出一个奇特的手势。刹那间,河朔队的阵型突变,五骑如扇形般散开,又忽地合拢,竟在校场中央舞出一曲诡谲的骑兵之舞。
“这是渔网阵?”刘敬同眯起眼睛,“想不到这些河朔汉子,竟将捕猎的阵法用在了马球场上。”
陈玄礼显然也没料到对方有这一手,左豹韬卫的阵型顿时被冲得七零八落。
魏大瞅准空档,突然策马前冲,他的月杖在球鞠底部轻轻一挑,那朱红色的板球便高高飞起,划出一道诡异的曲线,竟绕过所有防守,直扑“风流眼”而去。
场边观战的士卒们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数千道目光追随着那枚在空中旋转的板球,眼看着它就要穿过“风流眼”——
说时迟那时快,陈玄礼突然从斜刺里杀出。但见他整个身子几乎悬在马鞍外侧,仅以左脚扣住马镫,右手月杖如蛟龙出海般探出,在球鞠即将入洞的刹那将其拦截!
“好一个‘鞍里藏身’!”看台上爆发出震天喝彩。
陈玄礼这惊险一击,不仅化解了对方的必进之球,更顺势将球传给了赶来的同伴。
左豹韬卫趁机发动反击,五骑如一体般向前推进。
陈玄礼一马当先,连续过掉两名防守队员,直扑对方球门。
魏大见势不妙,急忙回防。两匹战马并驾齐驱,马上的骑士在奔驰中不断碰撞,月杖相击之声不绝于耳。就在距离球门十馀步时,陈玄礼突然做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动作——他背对球门,月杖从胯下反手击出!
这一记“倒挂金钟”来得太过突然,魏大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见球鞠贴着地面疾驰,在尘土中划出一道浅浅的沟壑,不偏不倚地从“风流眼”中穿过!
“得分!”裁判乔知之高声喝道。
校场上顿时欢声雷动。陈玄礼在马上微微喘息,向看台方向拱手致意。他身后的左豹韬卫骑士们则纷纷举起月杖,发出胜利的呼啸。
魏大悻悻地勒住战马,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对陈玄礼笑道:“你刚才那一记背身球,真他娘活见鬼了,厉害!”
陈玄礼还礼道:“魏队正的渔网阵才令人大开眼界。若不是靠着马掌之利,在急转时稳住了马蹄,方才那一球陈某是断然截不下来的。”
二人相视一笑,方才场上的剑拔弩张顿时烟消云散。
陈子昂更加高兴,陈玄礼刚在急转时稳住了马蹄,直接证明了马掌的巨大成功和实用价值,解决了战马打滑疲软的老大难问题!看来马掌确实大大提升了大唐骑兵的战斗力,将来和突厥骑兵对砍,优势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