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从远征突厥开始 > 第六十一章 洛阳朝堂的权力旋涡

第六十一章 洛阳朝堂的权力旋涡(1 / 1)

陈子昂在居延海同城边塞立下的军功在洛阳惹了巨大争议,是因为武则天临朝称制,各派关系错综复杂,他一不小心就走进了朝堂权力旋涡的中心。

大唐远征军主帅刘敬同的军功奏报六百里加急快马送到洛阳,已是垂拱二年五月下旬,正值洛阳牡丹最为秾艳的时节。

姚黄魏紫,竞相怒放于洛水之畔,层层叠叠的花瓣在暖风中摇曳,吐露着大唐帝国东都的富庶与安宁。

然而,这座繁华帝都的心脏——洛阳皇宫紫宸殿之内,空气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紧绷,仿佛花团锦簇之下,暗流仍在悄然涌动。

李敬业起兵十万在扬州叛乱带来的血腥气尚未完全散尽,李敬业的爷爷、大唐名将李??已经被挖棺鞭尸,内史裴炎的人头还挂在洛阳的都亭驿警示天下人。大将军程务挺也被斩于军中。

曾为裴炎申辩过的高级官员相继获罪,凤阁侍郎胡元范被流放巂州,同平章事刘齐贤被贬任吉州长史,战火与血腥的记忆仍灼烫着很多唐人的神经。

此刻,皇太后武则天端坐于紫宸殿深处,凤目低垂,扫过一份由北疆同城飞马传至的军功奏表,眸光幽深,难测其意。

此时的朝堂,酷吏来俊臣、索元礼之流虽已如毒蔓潜生,伺机待发。但水面之上,尚未到完全糜烂的地步,正是武则天需要多方笼络人才、平衡各方势力、竭力稳固权位之时。

这份来自数千里外塞外烽燧的捷报,恰如一枚投入这复杂微妙棋局的石子,虽不惊天动地,却足以激起点点涟漪,牵动各方心弦。

务实派的夏官侍郎也即兵部侍郎李昭德,性情刚直,素来厌恶虚报战功、谄媚祥瑞之风。

加之同城主将李器乃是其同族,若过分夸大大唐远征军参战众人的功绩,反倒显得李器这位主官无能。

李昭德仔细核验了战报细节,尤其注意到奏表中提及的“以精骑二百,破突厥游骑千馀”等语,沉吟片刻,秉持其一贯的务实风格,最终只给陈子昂定了一个二转军功。

“此战虽捷,然究系以寡击众后,主力跟进方获全功,不宜过分拔高。”他在呈文上批示,建议授予陈子昂一个从七品上的翊麾校尉,以示褒奖,却又刻意压低了规格,以免显得李器庸碌,亦符合他心中对此战规模的判断。

然而,这份带着李昭德鲜明个人印记的初步意见,在流转至天官员外郎,也就是吏部员外郎杨再思的案头时,却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投机派的杨再思此人,心思缜密,精于钻营,长袖善舞,正利用手中考核、铨选官员的职权,积极为武三思网络人才,构筑羽翼。

他敏锐地从字里行间捕捉到了陈子昂这个名字,以及其在战事中展现的机变与勇毅,觉得或可引为武三思所用。于是,他寻了个机会,特意向武三思举荐。

投机派的武三思把玩着手中的玉如意,漫不经心地问道:“这陈子昂……是好人,还是坏人?”

杨再思闻言一愣,这问题看似简单,却暗藏机锋,他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武三思不耐烦地瞥了他一眼,嗤笑道:“于我有用者,便是好人;于我有碍或无用的,自然是坏人。这有何难解?”

杨再思恍然,连忙躬身,压低声音道:“据下官所知,这陈子昂……似乎并非一心向着李唐。先帝高宗驾崩时,他曾上书,直言关中百姓受灾,反对高宗灵柩归葬关中,惹得一些老臣不悦。但他却也反对告密罗织之风,似乎……多是出于书生意气的公心?”

“公心?”武三思象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笑话,摇了摇头,将玉如意轻轻搁在案上,“年轻人,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公心?给位子,给钱,识得时务,自然知道该跟着谁走。此人,或可一用。”

得了武三思这句模棱两可却倾向明显的话,杨再思心领神会,便在后续审议中,力主将陈子昂的军功提升至三转,映射一个稍高的武散官衔,意图以此示好拉拢,埋下日后招引的伏笔。

与此同时,右史崔融也在仔细阅读这份奏表。

主战派的崔融尤其对陈子昂附在军报之后、关于进献“破敌神物”的一段论述击节赞赏。

打动他的,是奏疏中隐含的战略眼光:“……九天玄女奉了后土皇地只之神之命,特来传授破敌神物之制法,以助大唐平定北疆,守护安西四镇之土,廓清寰宇。”

彼时,垂拱二年的朝堂内部,正因为遥远的安西四镇存废而争论不休。

李二皇帝灭掉龟兹国后,大唐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简称安西四镇。

裴行俭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后,以碎叶水旁的碎叶镇城代焉耆

垂拱年间,吐蕃强势崛起,不断寇边,唐军在四镇驻守,万里运粮,后勤补给艰难,耗费国帑巨万。

朝中已有一股不小的声音,以宰相魏元同等人为代表,主张主动放弃这片太宗、高宗两代君王浴血开拓的疆土,将防线收缩至玉门关内,以集中力量守护内核局域,减轻财政压力。

崔融对此极力反对。他慷慨上书,认为放弃四镇无异于自毁长城,将严重损害大唐国威,更会令西域诸国离心。

而陈子昂这份意在“守护安西四镇”、“廓清寰宇”的奏疏,虽未明言四镇之事,但其巩固边疆、积极进取的姿态,正契合了他的政治主张与忧患之心。

于是,崔融在廷议时慷慨陈词,力主应重赏此等心系边疆、勇于任事之才,建议给予陈子昂四转军功,并授予从六品下的官位,以激励边将守土拓疆之志。

而时任礼部尚书的武承嗣,其升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宰相,乃稍后之事,他正忙于四处搜寻“祥瑞”以迎合天后,稳固自身地位。

野心派的武承嗣看了陈子昂的奏疏,虽未必深解其才,却觉得此人既能献“破敌神物”,又立有军功,正可增加自己在军务方面的话语权,亦可示好于如崔融等主张巩固边疆的大臣。他捻须笑道:“四转战功?太少!如此人才,当以五转军功旌表!”

一时间,关于陈子昂一介参军军功定级的议论,竟微妙地与朝堂上关于安西四镇存废的战略争论,以及武三思、武承嗣、乃至李昭德、崔融等各方势力的揽才须求、权力平衡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张无形复杂的网,朝堂各派官员争论不休。

皇太后武则天将这几方或明或暗的议论与角力尽收耳中,心中洞若观火,但也并不轻易发表意见,而是仔细阅看了陈子昂的履历与奏章。

武则天尤其注意到他出身梓州射洪寒门,并非关陇或山东世家大族,其以往言论有锐气,如因关中旱灾反对高宗灵柩归葬关中,反对告密之风,不全然站在任何一方,多是出于深知老百姓疾苦的公心,出于士大夫对国家的责任感仗义执言!

陈子昂这军功也立得蹊跷,一个参军,本是文职,却立下这等惊世之功,这伏火雷威力果然这么惊人?她阅人无数,却有点看不透他……这个人,能否为自己所用,还是手握天雷的巨大威胁?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刑部打工:卷死怨种同僚 规则怪谈:龙国守护神是全球唯一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我的99位大佬夫人 总裁,你的前妻又跑了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美利坚1853:我真的不是刁民 从啃老苏明成开始,画风逐渐沙雕 大周九皇子 夫人她超温柔,厉鬼见了都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