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从远征突厥开始 > 第十章 边塞同城危机

第十章 边塞同城危机(1 / 1)

同城,矗立在西北戈壁与零星绿洲的交界处。

这座大唐的边塞重镇,象一把汉家长剑,插入了北方广袤草原的游牧之地。

陈子昂骑在马背上,抬头看了一眼那饱经风霜的夯土主城墙,仿佛就看到了汉家儿郎近千年戍守边关的血泪史。

居延海畔的同城,主城始建于西汉,高三丈有馀,城墙上每一道风雨剥蚀的沟壑里,都藏着金戈铁马的往事与无数征人的血泪。

唐代增筑的瓮城、敌楼与曲折的马面,则构成了这柄“长剑”凛冽的剑格与护手,在稀薄的日光下,反射着戈壁特有的、带着沙砾质感的冷硬光芒。

旁边并辔同行的乔知之,这次远征突厥也做了充足的功课,他对陈子昂说:“伯玉,这座同城,汉武帝时就是军事重镇。如今,它是我大唐伸向北疆广袤游牧之地最坚韧的触角。它是我大唐经略铁勒十五部的内核城堡,里面有驻军和家眷一万馀人。”

陈子昂点点头,说:“乔兄说得对,这片绿洲,在汉家史册曾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遥想当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就是在此地率八百大汉铁骑追逐匈奴千里,直至狼居胥山封禅扬威,气吞万里如虎。今日建功立业,就要看我们的远征军了。”

乔知之说:“恩,从那以后,居延海就成为汉家屯田戍边的要地。引黑河水灌溉,才有现在我们看到的良田千顷,鸡犬相闻,号称‘塞上江南’。”

陈子昂立马同城下,极目西眺,但见西居延海水光接天,烟波浩渺,其壮阔远非后世那日渐干涸的孱弱模样所能比。

这“塞上江南”的山河如画——时值初夏,蓝天白云下,湖畔芦苇荡已是一片青绿,随风起伏如碧浪翻滚,成群结队的北归候鸟——白色的天鹅、灰色的大雁和野鸭翩跹其间,鸣声震天,倒影在水里荡漾。

陈子昂心中不由暗叹:“难怪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至此,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绝唱。这般壮美的边塞风光,这诗句不是想象,而是真实写照。”

陈子昂心里纳闷,这么美的地方,水草繁茂,渔盐都不缺,屯田养兵,养三万大军没有问题。以大唐军队的战力,被赶到漠北的东突厥人,为何还能重新崛起?

很快,陈子昂就找到了答案:问题就出现在同城主将李器身上,他还身兼大唐安北都护府的都护。

刘敬同告诉陈子昂,这个李器,字大志,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李姓,在大唐安西和安北的边军系统里,本身就带着“战神”的光环。

李器出身陇西李氏丹阳房,这已是非同小可的门第,意味着他与大唐最顶级的勋贵阶层血脉相连。

李器的伯父,正是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

李器的父亲李客师,亦是玄武门从龙功臣,当年追随李二皇帝厮杀,最终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封丹阳郡公。

一门双国公,皆非凭借祖荫,而是靠实打实的赫赫战功立身扬名,这在大唐的开国勋贵中,也绝无仅有。

凭借显赫的门荫,年轻的李器也确实很能打,在平定蛮酋蒙俭叛乱等战事中立下战功,历任甘州、银州刺史,最终坐镇北疆,担任大唐安北都护,兼同城主将。

刘敬同叹息道:“这个李器,孤傲自负。或许是出身将门世家的骄傲与压力使然,他常自诩为陇西李氏第三代中的战神,意欲承袭伯父的赫赫威名,老了还学李靖养老虎当宠物,蓄红拂女。士卒私下怨声载道,没人敢忤逆他。”

监军乔知之也认同刘敬同的说法:“年近七旬的李器,越发自负,常自比文如西汉大夫贾谊,武如伏波将军马援。”

陈子昂心底一惊,这个沉浸在“战神”梦中的李器,大概率未能察觉到,他镇守的同城,此时正被来自漠北草原深处的突厥势力包围、渗透。

突厥现在铁勒十五部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

铁勒十五部的游牧民族,这时候都叫铁勒人,但其实是七世纪在漠北地区生活的突厥语族游牧部落联盟总称。

游牧部落,一向只臣服于强者,谁的刀剑锋利谁就是他们的主人。

过去是薛延陀部,后来是唐朝扶植的回纥部。再后来,回纥部落不服大唐,联合同罗和仆固等部族反叛,薛仁贵率大军征西,“三箭”定天山,大破铁勒联盟号称的十万联军,生擒并割下反叛酋首的脑袋巡边,坑杀了所有比马背高的降军,铁勒十五部就再次臣服于大唐。

武则天临朝称制,大唐起了内乱。徐敬业在扬州起兵三十万要求归政庐陵王李显。

武则天调兵遣将镇压,无暇北顾,还杀了程务挺等边军名将。

突厥阿史那氏遗裔骨咄禄,如同一只蛰伏已久的野狼,乘机露出锋利的獠牙。他成功收拢了大量散落的突厥旧部,攻克了唐军在漠南的重要据点黑沙城,掳杀数千大唐子民。

垂拱二年五月,骨咄禄麾下聚集了数万能战的突厥骑兵,半数是其倚为内核、悍不畏死的“狼卫”——这些人多是自幼被挑选训练的草原部落勇士,凶残嗜血,唯骨咄禄之命是从。

这次仆固、同罗等铁勒部,因饥荒和不满唐朝过度向其族人征兵,再度叛唐,响应突厥,无疑使得东突厥复国的声势空前高涨。

同城的四周,已然杀气腾腾,阴云密布,可却还没引起李器的重视!

“面对危局,李器将军大概认为,凭借自己麾下的两千铁骑和万馀边军,足以平定突厥和反叛铁勒部落的癣疥之疾。朝廷另遣两路唐军前来增援同城,他内心深处可能深感这是朝堂有人对陇西李氏军事能力的质疑与羞辱。”陈子昂对刘敬同说:“闭门不纳援军,既是他积压已久的骄矜心态的激烈宣泄,也是一种想向朝廷展示其独当一面能力的负气之举。”

刘敬同说:“陈参军说得对,那现在我们怎么做?”

“容我想一想。”陈子昂略一沉思,内心迅速对前线局势作了分析。

垂拱二年唐朝远征突厥,实为三路大军齐发:除李器统领的安北都护府边军约万人外,还有刘敬同率领的一万五千北征军,以及武则天从安西四镇急调的黑齿常之所部五千精兵。

只是西域路遥,关山阻隔。恐怕此时洛阳去西域宣旨的使者还未到。黑齿常之部就算在戈壁大漠之中星夜兼程,鞭急马快,也得几个月后赶到。

也正因如此,此刻,刘敬同率领的一万五千北征军,对于对抗突厥的几万铁骑至关重要。但没想到被李器毫不客气地拒之城外。

陈子昂看到,冰冷的城门,如同李器那封闭而骄傲的内心。

陈子昂勒住坐骑,驻马军前,他凝神望向那高耸的城头。但见守城的士卒们,尽管甲胄在身,却大多面有菜色,神情麻木,眼神中缺乏边军应有的锐气与警剔。

汉代遗存的夯土墙体,与唐代扩建的瓮城、敌楼,本应相互依托,构成一道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此刻在陈子昂眼中,却莫名透出一股外强中干的虚弱。

那面像征大唐威仪的龙旗,在城楼旗杆上无力地垂落着,偶尔被风掀起一角,也显得有气无力。他心中的不安,如同居延海中那看不见的水下暗草,在湖底淤泥中悄然蔓延、滋长。

陈子昂于马背上微微摇头,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史书所载此次北征将帅不合、贻误战机之事,果然不虚。

这狂傲的李器,或许他真能将伯父李靖所着的《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兵书倒背如流,但终究只得其形,未得其神。

否则,以大唐战神李靖那样用兵诡奇、料敌精准,岂能容突厥势力在唐军屡次打击之下,仍能如草原野火般死灰复燃,乃至如今成燎原之势?

垂拱二年的五月,突厥阿史那骨咄禄的羽翼渐丰,狼顾漠北,更能引得臣服大唐的几个铁勒部族响应,足见其绝非庸碌之辈,必有过人之处。

李器如此傲慢托大,同城防务看似森严,以陈子昂敏锐的观察,实则疏漏百出,已处于危局!

城头守军脸上弥漫的懈迨与麻木,在他眼中,远比突厥骑兵手中雪亮的弯刀更加可怕——轻敌是兵家大忌,足以让万千戍边将士的忠勇与热血白流。

“我们必须先做好防范突厥偷袭的准备,尤其是连夜赶制黑火药。明天一早我们就入城!必须面见李器,陈明突厥的利害,力促其加强防务,协调诸军!”陈子昂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要尽快警示他,突厥人蓄谋已久的袭击,就在眼前。如果不重视,同城被破恐怕在旦夕之间,到时他李家在军中的家族声誉,就会毁在他的手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八重神子:今天必须拿下雷电将军 美漫超英:赛博术士 太古顽石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 韩教官的专属小迷糊 八零寡嫂诱他成瘾后,前夫回来了 男女互换术 四合院:后院正房我要了 八零年代:说不出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