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从远征突厥开始 > 第二章 送魏大从军

第二章 送魏大从军(1 / 1)

行军第一日,辰初,民早食。

“方外十友”杜审言、沉佺期、宋之问、卢藏用等人赶来灞桥,送陈子昂和乔知之出征。

陈子昂见到一身道袍的卢藏用,格外兴奋,立即翻身下马,迫不及待走近,拉住他的手,凑耳小声说道:“子潜兄,辛苦你跑一趟!立即去长安西市帮我买三十斤硝石,十斤硫磺,十五斤木炭,分开装入麻袋中,快马送来,我有急用。你的送别酒,回来再喝不迟!”

十五斤硝石,两斤硫磺,三斤木炭,正是古代黑火药原料的黄金配比。不过此次北征大军走陇关道,路上硝石很多,没必要多买。

陈子昂想先做试验,试一试黑火药的威力有多大,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其实火药早在春秋时代,《范子计然》里就有记载,“硝石出陇道”。

卢藏用一脸茫然,他是修道的行家,一听说要买硝石,硫磺,木炭,知道必然是炼丹所用。

此前,他一直拉陈子昂入道,陈子昂虽然对道家也很喜欢,但对炼丹还是排斥的。

卢藏用问道:“要这些干什么?你要炼丹?”

陈子昂思量片刻,点点头,说:“对,最近夜读葛洪的《抱朴子》,我突然对炼丹有了兴趣。正好在行军途中,可以一试。”

“好,我这就去办,都给你买上品!”卢藏用大喜,“伯玉,你在军中好好试验,回来我们兄弟好好切磋。最近,我在终南山的茅屋,用蓍龟九宫给你们卜了一卦,大捷!”

卢藏用骑马离开后,陈子昂这才注意到,一群大男人背后随行而来的少女。她身着月白襦裙,外罩淡青半臂,云鬓轻绾,玉簪斜插,春光流转在她莹澈的肌肤上,竟似映出光华。

待走近了,只见她眉如远山含翠,目似秋水横波,顾盼间灵气逼人——正是乔知之胞妹,年方二八的乔小妹。

“兄长,我实在拗不过他们,便一起来相送……”少女盈盈下拜,双手奉酒过头,“边塞苦寒,你和陈公子,万望珍重,平安归来!”

乔知之下马接盏,将送来的杏花酒一饮而尽。

小妹又从袖中取出一张花笺,轻声道:“小妹偶得俚句,还请陈公子指教。”言罢曼声吟哦:“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诗声清越,如珠落玉盘。

吟罢,乔小妹抬眼望向陈子昂,腮边泛起淡淡胭色:“这首《送兄》,还请陈公子指教。兄长经常夸你诗写得好,人也如玉……”

乔知之大笑着拍击陈子昂肩胛:“伯玉啊伯玉,小妹这诗,不知是赠我还是赠你?”

陈子昂此时的脑回路有点慢,正待回答,忽见一黝黑皮肤的少年自后军气喘吁吁奔来,不由分说攥住陈子昂坐骑辔头。

那匹通身枣红色的赤兔马,不耐地喷着响鼻,这黑脸少年却浑然不惧,仰面直视马背上的陈子昂。

“方才听那位貌若天仙的姐姐说……你的诗写得好?”那少年问道,眸中闪着灼热的光。

陈子昂俯身端详这突兀出现的黑脸少年郎,他约莫十六七岁年纪,身量未足却肩宽背阔,不合身的皮甲空落落挂在身上,稚气未脱的面庞,却镌刻着与年纪不符的坚毅。

“略通文墨罢了。”陈子昂温声应答。

“能……能否求你为我写首诗?”少年搓着皴裂的双手,嗓音因紧张而发颤,“我叫魏大,邢州巨鹿人氏,刚满十七!此前随边军去过塞外,识得路途,此番是二次从军,上一次我当斥候,差点死在塞外!”

言及“差点死在塞外”时,黑脸少年的眼底,掠过一丝不符合年纪的沧桑。

见陈子昂颔首,黑脸少年愈发急切道:“我是家里的老大,家中尚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我从军的军饷正好供他们读书。你给我写首诗我寄给他们……”

陈子昂静心聆听,目光中流露出鼓励,示意少年继续说下去。

“若我这次真的死在塞外……”黑脸少年喉头滚动,声调陡然沉郁,“我希望他们记得我的名字,记得我是为他们战死的,让他们好好读书……”

顿了顿,魏大继续说:“你能把我的名字写进诗里吧?我小时候没读书,现在刚学会写自己的名字,还是我弟弟教我的。”

说完,这黑脸少年捡起地上一根被人折断的柳枝,歪歪斜斜地在地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魏……大。”

前来为陈子昂和乔知之送行之人,都饱读诗书,几乎汇聚了大唐半个诗坛的领袖人物,然而众人心中皆不禁为陈子昂暗暗担忧。

这黑脸少年举止不合礼仪,看样子也真没读过书,似乎并不懂得写诗之道。

东晋时期的袁宏,才思极为敏捷,能够倚马可待,不过他当时所撰写的仅仅是公文,属于制式文章。而写诗是需要灵感的。

曹子建能够七步成诗,天下读书人皆默认他才高八斗。

乔小妹望向陈子昂,却见陈子昂当即翻身下马。他从锦袋中取出青檀笔、松烟墨,铺宣纸于灞桥石栏,略一沉吟,笔走龙蛇,写下《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这首诗,陈子昂九岁上小学三年级就会背了,没想到是这样的来历!有的专家在网上还煞有介事地考证说魏大是魏征或者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真是砖家!

墨迹未干时,陈子昂又工整抄写了一份,落款盖章。

在后世,就是完美的行楷书法作品,笔锋飘逸,字字如刀。

陈子昂将两张诗笺郑重递与十七岁的黑脸少年魏大,朗声说道:“你不会死的,我们大唐的军队,天下无敌!你一定要好好活着回来,你的弟弟和妹妹,还等着你平安回来,带他们去长安念书呢!”

“好!”魏大小心翼翼地将诗笺揣入怀中,咧嘴笑时露出两颗虎牙:“若十年后我还活着,一定来长安找你这位朋友喝酒!”

言罢,少年魏大转身奔向行军队尾,瘦削却挺拔的背影,渐渐烟没在漫天柳絮与征尘之中……

陈子昂招手送别魏大,一行人对他的诗才击节赞叹,这首五言律诗确实写得好,速度也比曹子建的七步成诗要快!

杜审言抚掌赞叹:“伯玉此诗,气魄雄浑,格调高古,真乃难得的出塞诗佳作!”

沉佺期点头称是:“‘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此句尤妙,既用典贴切,又寄意深远,祝两位挚友也勒石燕然!”

宋之问却微微蹙眉:“诗固然极好,只是将一普通士卒比作春秋时大夫魏绛,是否太过抬举了?”

陈子昂望着魏大远去的方向,轻声道:“在这沙场上,每一个为国效命的士卒,都值得被铭记。魏大虽出身寒微,其志可嘉,其情可悯。诗以载道,更当传情!”

乔小妹的明眸凝望着陈子昂,眼中异彩流转。她轻声道:“陈公子不仅诗才敏捷,更有仁爱之心,体恤士卒,真乃春秋仁义君子之风。”

乔知之笑道:“小妹,今日你可是对伯玉赞不绝口啊,平日也没见你这么夸我呢!真是女大不中留啊!等这次远征突厥归来,为兄给你作主……”

“哥……”这话说得乔小妹都不好意思了,少女脸上一片绯红。

大唐军队出征前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万人出征,主帅刘敬同给了远征军足够的时间送别亲人。

刘敬同是大唐名将裴行俭的手下大将,跟着他多次平叛突厥,也知道突厥人的战力很强。士卒上了战场,也许会马革裹尸,所以也没催促行军。

行军第一日,巳时三刻。

朝阳已完全升起,众人听见远征的号角再次长鸣,这是唐军即将加速开拔的信号!

此时,卢藏用恰好匆匆赶回,将三十斤硝石,十斤硫磺,十五斤木炭送给陈子昂。

陈子昂如获至宝,将这三麻袋的黑火药原料妥善装好,挂在了马背上的行囊处。

眼见大军就要开拔,卢藏用赶忙斟满酒盏,递与陈子昂和乔知之:“二位兄弟务必珍重,回来我们再上终南山论道,我还等着伯玉的新丹呢!”

陈子昂接过酒盏,仰头饮尽,笑道:“我一定不会让兄弟你失望的!”

此时,杜审言再次举杯道:“此去塞外,路途遥远,敌情难测,盼你们早日凯旋,届时我们兄弟再聚终南山,痛饮三日!”

宋之问亦道:“塞外风沙大,二位兄长要多加保重。待归来时,希望能读到你们新的诗篇。”

陈子昂与乔知之一一接过酒盏,仰头饮尽。酒液温热,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乔小妹再次上前,从袖中取出两个护身符,分别递给乔知之和陈子昂:“这是前日小妹在慈恩寺求来的护身符,已请天竺高僧开光,希望能保佑兄长和陈公子平安归来。”

陈子昂接过护身符,只见上面还精细地绣着“平安”二字,针脚细密,想必费了不少功夫。他郑重地将其收入怀中,温声道:“多谢小妹费心,我们定会平安归来。”

不一会,战鼓声隆隆响起!

左豹韬卫将军刘敬同调转马头,高声下令:“全军听令,全速开拔!”

顿时,大唐的旌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两百龙武禁军在前方加速前进,明光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与送行的亲人依依不舍作别后,这支一万五千人的大军开始加速移动,脚步声、马蹄声、铠甲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雄壮的出征乐章。

陈子昂翻身上马,与乔知之并肩而行。

他回头望去,只见杜审言、沉佺期、宋之问、卢藏用等人仍在原地挥手告别。

乔小妹站立在众人之前,白色的裙裾在风中飘动,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莲。她的目光与陈子昂相遇,微微颔首,唇边漾起一抹浅笑。

那笑容中有不舍,有关切,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情愫。

陈子昂心中一动,前世的记忆中,乔小妹的身影并不清淅。他只记得两人并未喜结良缘,她后来嫁入豪门,生活并不幸福,最终郁郁而终。

这一世,既然有机会重活,他不仅要改变自己和乔知之的命运,也要让这个灵秀动人的女子有一个好的归宿。

陈子昂骑在马上,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欠家人的也太多太多了,他最后想起,自己身陷冤狱时,弟弟陈子泽变卖家产、奔走求救的场景……

“什么个人悲剧,什么家族祸事,什么安史之乱,统统用剑斩断!既然老天给我重活一次的机会,定要教胡马不敢度阴山,定要护好我的家人,我的亲人,我的爱人,定要这大唐盛世,山河永固!”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八重神子:今天必须拿下雷电将军 美漫超英:赛博术士 太古顽石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 韩教官的专属小迷糊 八零寡嫂诱他成瘾后,前夫回来了 男女互换术 四合院:后院正房我要了 八零年代:说不出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