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柔从来没从这个角度看过问题,听完韩易的话,从头去想。
好象……的确是这样。
如果刨除小三的身份在外,只谈创业过程,的确是这么回事。
韩易:“我告诉你,你这么做,必输无疑。”
这个道理,在韩易心中,那就是一秒钟就得出的结论。
是有案例在的。
前世那位,着名公司的董事长,把自己的名誉当做舆论点来宣传,用来打击对手,把自己的荣誉而后集团盈利强行绑定。
就这样,他女儿用出这一招掀桌子时,都输了。
小三一家直接让他一败涂地。
而且那还是他爹没了的情况下。
韩易虽然没听到王家的八卦,但是知道,董事长还是活的好好地,只是退下去了而已。
王雨柔,把她爹放下去了,不代表能斗得过她爹的小三。
因为。
她爹是爱她的,但她爹的小三恨死她了。
不过,韩易却没办法给王雨柔讲明白这个道理。
想了半天,韩易想到了一种比喻:“你们这些做企业的,总是把自己当皇帝。”
“我问你,你能一统娱乐圈吗?”
王雨柔听到这么滑稽的问题,当然是摆头:“不能。”
韩易:“人家朱元璋,李世民,朱棣,这些人才需要在自己的名誉上做文章,你什么时候看曹操、尔朱荣、安禄山在乎自己的道德问题了?”
“就算在自己的势力里写假历史,有什么用?”
娱乐圈的所有老板,模版都是曹操啊,你非要当自己是朱棣,那不是脑子秀逗了吗?
你不能让所有人都成为你的手下的话,你在名誉上沽名钓誉就是白费功夫啊。
你干的任何缺德事都是盖不住的。
所以,王朝娱乐董事长有私生子的事情,多的是人知道,不少竞争对手也知道。
你凭什么用这个做文章?
找死吗不是?
王雨柔听到比喻后,顿时反应过来。
是啊,这好象是无用功啊。
王雨柔陷入了某种虚构出来的感知里。
被权力迷晕了,膨胀了,不知道自己的能量级别了。
所以才错误的判断了形式。
这种叙事风格好熟悉啊。
韩易:“之前唐助理说我现在的第一要务是把电视机关了。?。”
韩易:“你现在的第一要务是删掉手机里的凡奇app,不要再看大女主叙事了,会把你看傻的!”
大女主叙事是有逻辑缺陷的。
虽然浅浅一看,整个逻辑盘的通。
但它的基础就是错的,后面的逻辑都是在错误的基础上硬凑的。
王雨柔听了之后反而愣了一下后脸红了起来。
他知道我喜欢看小说?
也就是说,他大概想得到我在看他写的小说?
那他……写yy书中的王雨柔,那不就是故意的?
不过此时,韩易非常心满意足,在王雨柔嘴里,吃到了整个王朝娱乐最大的瓜。
接下来自己就可以根据过去三年王朝娱乐的作品变动,开始虚构王雨柔斗破亲爹记了。
而王雨柔再次去思考那个问题。
要不要和小三开战。
想了半天,王雨柔确定,一定要开战。
因为这种事情没可能和睦相处,只有一方能活。
对方也在觊觎王朝娱乐。
一旦他们表现出了更强大的一面,稳定住了局势,其他股东可能倒向他们,包括自己亲爹。
到时候自己的股份不够控制公司了,就会被架空出去。
届时,自己除了出售股票之外,毫无办法。
因为,对方完全可以选择不分红而发高额的高管工资,自己失去了职务,又拿不到分红,这股份就跟肉包子打狗没区别。
王雨柔没想到,跟韩易普及一下公司的情况,让他注意其他股东的爪牙,到最后却被韩易把自己要做的事情给否了。
韩易此时思考的是其他问题。
韩易:“其实我也会创作剧本,也许我可以把剧本改了,让导演放弃在广府拍摄的计划。”
王雨柔:“……”
韩易:“如果我写好了剧本,他不愿意拍我写的,那说明不是剧本问题,他就是投敌了在装忠臣,你直接手起刀落直接杀鸡给猴看。”
王雨柔:“等一下,你是说,你写的剧本,会比我们买来的剧本好?”
“我刚刚没说清楚,我重新给你说一下,编剧组只是随拍编剧组,是临时改剧本的编剧。”
“真正的剧本编剧一般都是自由撰稿人,他们的剧本价格很高。”
“这个剧组虽然是小成本,几百万的投入,但剧本这一块儿,花了二十万。”
“知道二十万什么概念吗,目前电视上播放的电视剧,如果是新人写的,一整部合起来也就这个价格。”
在这一行里面,一分价钱一分货。
网大剧本十万以下,十万以上的剧本在院线电影中是主流,二十万已经是稳稳地成熟作品的价格了。
这种剧本,已经是非常稳了,甚至这个价格往上的编剧,已经少得可怜了。
现在的电影公司电视剧团队,宁愿购买已经出名的小说,买回来改编。不惜花费数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价格。就是因为这个水平的编剧不多了。
韩易:“我很擅长讲故事。”
王雨柔悠悠的:“你又写歌词,又写剧本,给自己立一个文盲人设?”
不过王雨柔知道,韩易真的会讲故事。
毕竟《华娱》这本网络小说,现在已经火起来了。
过去十天,这小说的收藏已经破万了。
在经常看女频小说找项目的王雨柔,这么短时间收藏破万,那都属于神迹。
当然了,她也了解了一下男频的情况,发现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夸张,但这书的火爆程度也依旧是第一流的。
但!
韩易的写作有一个显著的特征。
屎盆子镶金边。
这就和电影剧本创作是相悖的。
因为电影剧本需要的是稳定的,极其精良的,考究的台词。
需要的是,严谨的剧情,严谨的描写。
王雨柔知道韩易写不了,于是拿出一份剧本,打开了灯:“你看吧。”
韩易接过剧本就开始看。
这点字,就三万字,以自己的看书速度,细细的看,半小时就能看完。
毕竟上辈子自己读书时租实体小说看,早就把看剧情的水平练出来了。
但,看了三分钟后,韩易忍不住往回翻阅:“这写的啥玩意儿?”
怎么看着看着看不懂了?
韩易这样说,王雨柔忍不住叹气:“我就知道。”
剧本都看不懂,还写剧本,怎么写?
韩易又看了三分钟,又往回翻:“咦?这都是什么?”
韩易不是没看过剧本,好象上辈子读高中时发的课外补充读物里面有茶馆的剧本。
韩易虽然没看过全本茶馆,没看过任何完整的名着,但这种课文选节都看过。
所以阅读剧本是没问题的。
但问题是,手里这《烟尘四起》看不懂啊。
看了近二十分钟,韩易把剧本合上:“什么玩意儿。”
看完了,一脸懵逼。
这世界的人不会写不来剧本吧?
《我重生了,重生在编剧能力降低万倍的世界》?
韩易:“这个故事啥意思啊?”
王雨柔:“我直接给你讲吧。”
故事从广府一间小小的车站办公室开始。
王雨柔讲了第一幕之后:“与此同时……”
韩易组建听出了门道。
好几条线同时并行,交叉,交织成了一张网,最后集中爆发。
这个模式……
《疯狂的石头》式的?黑色幽默,多线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