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炽烈的焦阳炙烤着早已干裂的充州大地,帝国联军因内部猜忌陷入的僵局尚未化解,那份令人室息的徨恐还在帝国腹地因太平军异人发动的舆论风暴而发酵。
就在这片沉闷得几乎令人室息的气氛中,太平军这把淬火的利刃,再次悍然出鞘,方向直指东南一一徐州!
统帅这支雷霆之师的,是太平道“人公将军”张梁。
他不再是坐镇后方的大帅,此刻亲披黄币力士的重甲,立于战车之上,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太平军主力一一管亥率领的贴身精锐如黑色的铁流,赵宏等悍将各持旗号,汇聚起自青州南下的滚滚洪流。
兵锋所指,正是徐州门户一一琅琊郡!
琅琊的汉军,尚沉浸在对北方混乱局势的困惑与本地世家的小心思中,根本未曾料到太平军的反击来得如此迅猛、如此刚烈。
张梁的战术简单粗暴,却极其致命:以摧枯拉朽之势,碾过去!
没有复杂的迁回,没有过多的缠斗。
依托着后方青州稳固的支持,太平军主力如巨锤般砸向琅琊郡城,管亥身先士卒,手中那柄巨大的斩马刀每一次挥动都带起血雨腥风,专挑汉军阵型节点猛凿。
赵宏等人统帅的部队则如同洪水的分支,沿着缺省的路径凶猛地冲刷着外围据点、坞堡。
抵抗?在绝对的力量和速度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郡城的城墙在太平军不计伤亡的猛烈冲击和提前潜入的细作策应下,仅仅支撑了不到一日。
城门洞开的瞬间,像征着张梁意志的黄龙大便插上了城楼。
陷琅琊!捷报伴随看血腥气冲上云宵。
张梁毫不停歇,甚至没有留下多少兵力扫尾一一那是后续跟进的辅兵部队的事情。主力铁蹄践踏着琅琊的尘土,挟大胜馀威,滚滚南下,目标直指徐州腹心一一彭国!那里是通往下邳的门户,是徐州的膏之地。
消息如同一道炸雷,瞬间劈开了徐州上空的宁静。
徐州刺史陶谦,这位被陆鸣收拾了一顿之后异常老实的傀儡,此刻的决策异常果决甚至可以说是迅捷到狼。
当琅琊陷落的第一批确切消息传到州治郑城,他几乎是立刻下令:弃郑城!并非坚守待援,而是“战略性撤退”。
在张梁的主力尚未兵临郑城之前,陶谦已带着心腹与有限的内核力量,舍弃了大量重和坛坛罐罐,仓皇南逃向下邳方向。
他的逻辑很清淅:琅琊已失,彭国首当其冲,城孤悬难守。
与其坐困孤城被太平军主力碾碎,不如保存元气,退守淮河一线,依托更稳固的淮北防线再做图谋。
毕竟,保住命和一点本钱,才有将来。
而与陶谦的“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下邳陈氏的极端收缩。
陈这位老谋深算的徐州门阀世家领袖,在收到琅琊陷落、张梁南下的消息后,脸色冷得象一块生铁。
他立刻下达了比陶谦更冷酷的命令:“急令!召回所有在充州战场、在帝国联军串行的家族部曲、供奉武将!一兵一卒,火速驰归下邳!固守祖业根基!”
他清楚得很,所谓参与瓜分冀青的盛宴,前提是徐州老家还在!
陶谦可以跑,他陈挂的基业大半都在下邳郡!
那些派出去跟随何进、甚至在荆州蔡瑁帐下听令的家族精锐力量,是保命的底牌!
什么帝国大义,什么同盟契约,在家族存亡面前都不值一提。
陈的算盘是关起门来,死守下邳,坐看风云变幻。
徐州,在他们看来,已然进入了各自保命的乱局。
蔡瑁的脸色比几天前在山林中遇袭时还要难看百倍。
他刚刚收到张梁攻陷琅琊、兵指彭国,以及陶谦弃城、陈缩回下邳的消息。
“张梁主力?!琅琊已失?!陶谦老匹夫竟不战而逃?!”
蔡瑁手中的精美瓷杯被捏得咯咯作响,最终“啪”一声碎裂在地。
他和张曼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与沉重。
他们在鲁郡的山地泥潭里还没挣扎出来,徐州的门户竟在几天内就被张梁端开了?!
这速度之快,攻势之猛,远超所有人的预料!
这充分说明,太平军主力根本没有被充州战场的僵局所牵扯,张角手里还有牌!而且这牌打得既准又狠!
“彭国是下一个目标”文聘皱眉分析着地图,“下邳陈氏已然自顾不暇徐州局面崩坏只在旦夕之间!”
蔡瑁眼中精光连闪,充豫联军的停滞不前、皇甫嵩的观望、何进的焦头烂额、徐州方向的骤变一连串画面在他脑海中飞速串联。
“此地已是死局!”
蔡瑁猛地起身,再无半点尤豫,声音斩钉截铁:
“徐州若彻底糜烂,则我荆州大军在鲁郡就如断根浮萍,孤悬于外!
前有山林悍匪袭扰不止,左翼何进寸步难进,右翼充州士族龟缩不前,后方徐州粮道眼看就要被太平军切断!
一旦张梁彻底扫平彭国,兵临沛县鲁郡我等我等便成了瓮中之鳖!”
他的目光扫过张曼成、黄祖、文聘等内核将领:
“诸位,功勋虽好,也要有命去拿!
徐州变故,此乃绝境之兆!我等立刻拔营,全军回撤沛县!
依托豫州边境,构筑防线,静观天下之变!
至少要保住我荆襄健儿的元气!”
这一次,无人反对。
连一向悍勇的张曼成也默然点头。
他不是怕死,而是明白当前局势下,这三十三万荆州精锐陷入敌后包围的风险已经远远超过可能获得的收益。
他们当初北上是为了吃肉,不是为了当一块插在敌人地盘上的肥肉被一口口吃掉。
荆州大军甚至没有通知任何“友军”,在极其秘密而迅速的状态下,抛弃了部分笨重辐重,趁着夜色掩护,主力如同退潮般,悄然撤出了让他们无比屈的鲁郡山地,向着沛县方向疾退。
蔡瑁的“锦帆”与张曼成的黑旗,在夜色中汇成了南撤的洪流。
太平军的“异人”群体,在张宁的指挥下,再次展现了他们超越时代的、恐怖的信息操控能力。
当张梁的铁骑还在琅琊郡弛骋践踏,当陶谦刚刚下达撤退命令,当下邳陈氏的信使还在赶往充豫前线召回私兵的路上,当蔡瑁和张曼成还在蕃县大营里做出撤退决定的那一刻
太平军散布在帝国各处的眼线、投诚的官吏,尤其是其内核武器一一庞大的玩家网络,已经同步激活了!
【玩家论坛一太平军战区专版】瞬间被置顶帖刷屏:
《速报!雷霆扫穴!人公将军张梁破琅琊,陶谦望风而遁!》。
《徐州崩坏!陈急召私兵龟缩下邳,帝国徐州支柱坍塌!》。
《帝国溃败再添新证!荆州大军不告而别,连夜自鲁郡南逃沛县!》。
《惊天逆转!太平力士南下,帝国东线(兖、徐)彻底崩盘!何进、兖豫、皇甫嵩各路大军僵持无用,后方老巢都要被掏了!》。
这些战报,真真假假混杂,半公开情报与内部“泄露”信息交织,却拥有病毒般的传播速度。
它们抢在一切官方军报之前,瞬间引爆了整个玩家世界,并通过npc渠道(酒肆商贾、驿站快马、江湖耳目)如同瘟疫般扩散到帝国每一个角落。
“什么?!琅琊丢了?陶刺史跑了?”
“天哪!陈老家主都只能缩回家自保了?!”
“荆州那群废物也跑了?!果然跟论坛说的一样,都是乌合之众!”
“完了完了,彭国肯定守不住了!下邳危矣!豫州都要危险了!”
“我就说汉军都是纸老虎!看看,看看!皇甫嵩厉害?何进吕布威猛?充豫精锐?现在呢?徐州都要没了!”
这些消息,如同万钧巨锤,狠狠砸在了因之前舆论战而已经摇摇欲坠的“汉军形象”之上。
帝国联军在世人眼中,特别是那些远离前线的普罗大众眼中,已不再是争分冀州的猎手,而是一群进退维谷、屡遭重挫、甚至后院起火的失败者联盟。
张角“天命所归”的色彩,无形中又被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恐惧依旧在弥漫,对太平军兵锋指向的担忧与日俱增。但在这层恐惧之下,在朝堂角落、在士族密议的雅阁、甚至在市井贩夫走卒的担忧声中,一种新的论调如同河底潜流开始悄然涌动,并且迅速壮大:
“喉,听说没有,徐州怕是也守不住喽那张梁还真是厉害啊
,“是啊,这仗打得尸山血海,寸土未得,反而丢城失地,哪天这洛阳城:”
“老哥,你说这仗非得死磕下去吗?何大将军他们也打不过啊!”
“嘘!小声点!你说:能不能:招安?”
“招安?太平道?那张角?”
“哎!对啊!你看那张鲁,在汉中称天师道,朝廷不也认了?算是招安了吧?”
“就是!凉州那帮马匪韩遂、边章他们闹得那么凶,不也是打不过就封官?招安了?”
“还有个现成的例子啊!那不刚投了荆州的张曼成吗?之前可是南阳神上使,手上人命无数!现在不也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讨逆将军了?听说荆州军撤退就有他一份力!”
“对啊!张曼成能招安,凭什么张角就不行?张角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按说比张鲁那“师君’大多了,招安了他,那不就是一劳永逸,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这话在理啊!张角要是投了朝廷,那什么张梁张宝、管亥赵宏,还不得乖乖听话?
青州、冀州、充州丢掉的地盘,不就都回来了?那太平军百万之众,岂不就成了咱大汉的王师了?还用得着何大将军他们拼死拼活,还节节败退?”
“哎哟,你这么一说,好象是这么个道理!招安了张角,什么问题都没了!省了钱粮,省了兵力,天下还太平了!这才是治本之道啊!”
“就怕那帮朝堂上的大人们死要面子
?
“面子?面子重要还是命重要?再打下去,指不定张角打进洛阳呢!那时候还有个屁的面子!”
“就是就是!招安张角!这主意我看行!”
“若能招安张角”这七个字如同被施了魔咒,开始在洛阳城的各个角落喻喻回响。
从茶馀饭后的嘀咕,变成了市并巷尾半公开的讨论,继而又变成了一些底层官吏、甚至某些心怀鬼胎或确实心怀“务实”念头的朝臣心中的念头。
这股声音的源头驳杂,有对局势的绝望而生的幻想,有被太平军舆论影响而产生的认知,有张曼成、张鲁、韩遂等人成功“转正”的“先例”做支撑,更有可能是某些深谱权谋、渴望搅乱朝局以渔利的力量在暗中引导、推波助澜。
一个看似荒诞不经,却拥有“务实”、“成本低”、“一劳永逸”、“有先例可循”等种种“优势”的方案,在帝国中心悄然成型:
“招安张角”一一这个足以震动天下,牵动所有野心家神经的选项,在帝国前线又一次“大失败”的废墟上,被点燃了星星之火,并迅速配酿成一股不可忽视的、足以撼动整个平叛战略根基的新的政治风向。
战争的棋盘,再次被狠狠砸下一枚意外的棋子。
帝国联军还在前线僵持、观望,后方却已有人想彻底掀翻这张赌桌了。
而这股风向的蕴酿之地,正是风暴内核中的内核一一帝都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