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议定迁都何处(1 / 1)

欧阳修话说出口。

梅呈安瞬间感受到来自众人目光。

自家师公,恩师,还有师叔赵官家,三个人看自己也就罢了!

都是自己人知道自己有所准备!

但钱宗木钱阁老,还有你欧阳修,也看着我干什么?

关键你欧阳修眼神里的期待,我确定我没看错!

还有钱宗木你那副交给我处理的表情,你确定是认真的吗?

好歹也都是内阁阁臣,堂堂阁老,要不要这么光棍?

梅呈安心里面疯狂吐槽在场的两位外人。

但他也从他们两个的目光中读出了深意,钱宗木不用说,他已经支持迁都了!

剩下的欧阳修,他虽然嘴上说着反对,但表达的意思也很明显。

只要解决了钱的问题,他马上收回高举反对的手!

“请官家命人去宫门外取来臣准备的东西!”梅呈安对着赵官家拱手。

“去取!”

赵官家一挥手。

官宦当即领命而去。

御书房里面一阵沉默,包括赵官家在内,目光时不时朝着门口望去。

无比期待的情绪,都已经快蹦出来了!

终于……

在众人急切的等待下,官宦终于是去而复返。

带着一队抬着三个箱子的禁军兵士匆匆返回,进入了宣政殿之中。

砰的一声……

箱子重重落在地板之上。

抬箱子的禁军兵士都是喘了几口气,抬手擦了擦额头汗水,显然都是累的够呛。

木箱体积都不大,但抬起来可累的够呛,感觉比同等体积的石块都沉。

“这就是我准备的东西,名为水泥!”

梅呈安站起身给众人介绍,同时上前拆解其中两个箱子。

一份已经完全凝固的水泥,一份凝固不久成型的水泥。

看起来就是两大块无比规整的石块!

众人纷纷上前,赵官家更是上手触摸。

“石块?”欧阳修疑惑反问。

“其中有碎石,添加河沙,以及水泥用水混合浇灌而成!”

梅呈安打开最后一个箱子的盖子,箱子里存放着水泥。

“此物生产成本极低,凝固后无比坚硬,能够快速缩短建筑工期,节约建筑成本!”

“有此物再加之房地产经济模式,只要官家,内阁下定决心支持,臣可以立下军令状!”

“营建新都不用朝堂拨款,不用百姓徭役,还能帮着朝堂赚钱!”

梅呈安从袖中拿出早就写好的奏书,恭躬敬敬双手奉上。

赵官家接过奏书,指了指水泥:“此物真有如此神奇?”

“官家可以命人实验!”

“不加碎石河沙,只取小模具,太阳下暴晒亦或者命人风干,烤干,很快就能坚硬!”

梅呈安说着还指了指刚成型没完全风干的那块水泥石,“这就是臣昨日傍晚制作,仅仅一夜就已经成型,只是还未完全风干!”

赵官家点了点头,还没等说话,钱宗木就急忙说道:“请官家马上命人测试,只需一小块实验,我等看一看是否如此神奇便可!”

相比于钱宗木急切想要确认水泥是否神奇,欧阳修注意力完全在赵官家手里的那份奏书上。

他迫切想看奏书内容,想知道梅呈安口中房地产经济何意。

到底为何营建新都不花钱,还能从中往回赚钱,这玩意他可太感兴趣了!

“命将作局来人用此物制砖!”

对官宦吩咐了一句,赵官家拿着奏书落座,开始非常仔细的阅读。

但是因为认知局限的原因,读下来只是一知半解,只能看出里面有经济论的影子。

“朕才疏学浅,不能完全读懂!”

“你这封奏书里似是有你殿试经济论的影子,只不过这地产开发带动经济上行,从中进而获利!”

“这意思是要朝廷下场做生意,如同开围场一样?”

赵官家手里握着奏书,对梅呈安询问,眼里充满了求知欲。

“本质上是相同的经济规律!”

梅呈安连忙给赵官家普及讲解他的计划。

计划内容也非常简单,通过资本手段从富人手中压榨原始资金,通过资本运作拿到富人手中掌握土地,借土地进行资金积累。

在通过建材,地产开发,等综合手段进行获利,以此达到兴建都城的目的,同时还能借此发展经济。

用不上太高超的手段,发展经济也很简单,让百姓赚钱从而促进消费。

地产开发获利那就更简单了,只要弄到了土地,就能直接卖地赚钱。

同时还能进行直接开发,自行开发地皮。

玻璃更是他用于赚钱的手段……

欧阳修听的是眼冒金光,他现在在内阁主要负责分管三司院,也就是大虞财政部。

对做生意亦或者直接说难听点,对敛财的商贾之道了解颇多。

只要利益足够商贾就会疯狂把钱砸出来……

水泥这东西更是直接卖钱,别的可能没听懂,但水泥能两头赚,两头吃。

终于赵官家把奏书递给欧阳修,他立马仔细研究了起来。

几名内阁阁臣相互传阅,晏章率先提问:“如何进行原始积累,如何从富人手中获取土地?”

“利息置换!”

梅呈安给出回答。

说白了就是画大饼,做好ppt。

先把房地产概念抛给他们,以官府做背书立项,想添加项目就得拿钱,拿地换。

要是想留着土地自己做生意,官府不会允许,属于违法,可直接没收土地抄家。

如此一来不怕他们不添加……

“那……”

陆续又是几个问题问出,梅呈安都一一进行解答,最后直接说道:“只要内阁绝对支持,给我足够的空前,足够自主性,奏书上得计划都能完成……”

这不是智商博弈,而是纯粹的视野碾压。

古人很聪明但时代造就局限性,导致思维落后也是必然结果。

可能有几个超脱时代的人,但绝对不会太多。

只要宏观上碾压,中间出现问题,也都可以见机行事的调控。

唯独就是需要内阁支持,配合他挡住那些阻碍者,并且给予他足够自主权。

至于阻碍者也可用阳谋针对……

反正不用朝堂拨款,属于当地官府行为,只要不公开迁都,且咬定绝不迁都,不给保守派反对迁都的机会。

他们弹劾等等问题,也就并不大了……

“可行!”

“尚可!”

“臣觉得可以!”

“臣支持!”

四人纷纷表态支持。

只能说大家都不反对迁都,甚至都相当支持。

有的为了变法,有的为了都城安全,迁都利益直接一致,那自然是直接支持!

“那诸位爱卿就议一议迁都何处?”

第一个提案通过,赵官家果断开始扔出第二个提案。

叫官宦送来了大虞全境舆图,众人围在了舆图之中。

首先第一波首选就是大虞定下的陪都。

分别是洛阳,大名府,商丘,映射西,北,南。

此外还有其他的选择分别是长安,江宁,就这五个地方可以选择!

首先被排除的就是商丘,长安!

商丘因为是太祖任职团练使起家的地方,没有任何特殊优势。

同汴梁地形差不多,还没有汴梁的水路交通优势。

长安倒是有地理优势,但产粮地太少,唐朝就开始不适合作为都城。

从唐高宗开始,后面唐玄宗,这两位盛世皇帝,都因为粮食危机而到洛阳求食。

求食是字面意思,就是跑到其他地方找吃的。

说白了就是长安没粮食了,皇帝也得逃荒找饭吃。

这还都是唐朝兴盛的时候,长安尚且粮食不够,更不能说后面衰落之后了!

粮食主产地在江南,送进长安太慢,且花费太大……

所以长安也不适合做京城。

紧接着淘汰的就是大名府,江宁……

江宁被淘汰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是前南唐都城,太过偏安一隅,距离统治内核局域中原太远。

至于大名府……

钱宗木倒是很赞同迁都大名府,觉得大名府是中原大门,前方也有山川屏障,正好天子守国门。

北拒北辽的同时,南又能对中原居高临下!

但这提议被赵官家给否决了!

在汴梁他都睡不着觉,更别说迁都边境了,那就更睡不着觉了!

而且粮食运送成本也不小!

关键都城放在边境不远的地方,军事上又处于弱势,军事压力太大,会增加军费开支。

且无法形成稳定环境,也不利于进行变法。

最后众人一致认定,赵官家拍板迁都于洛阳。

排除法之下洛阳最为合适,原本洛阳因为战乱人口不足,现在也都恢复的差不多。

堵塞的渠河在大虞立国后治理,也已经疏通。

交通上不会成为问题,且关隘地理条件上也很好,身后函谷关,潼关,身前虎牢关,再加之山川形成的天然关隘,安全问题上能够得到解决。

唯独的问题就是洛阳城在前唐灭亡的时候,城池毁坏严重,虽然陆续后来有所修缮,但城墙,街道,等建筑老化严重。

原本前朝留下的皇宫,大部分都被焚毁倒塌。

太祖有迁都想法,但没来得及实施,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也只能是清理废墟。

从未有过对皇宫修缮,那边现在都是烂尾楼。

要是迁都过去不仅皇宫得拆迁重建,洛阳城大部分都得修缮。

城墙都得进行重建,工程浩大不亚于新建!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NBA:从矮壮篮板怪称霸联盟 宠妾娇媚,疯批首辅病态占有 柯学世界中的忍者 他得血气运行图后,武术可无限提升 胖妞被退婚后,光芒万丈携娃归来 双星临世:天命凰妃 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从东京开始,掀起灵气复苏 天黑请点灯 全网笑疯:这个主播的员工全是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