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只有林舟才能进入的奇特空间里,数月甚至数年的试验工作被压缩成几天。
每一个可能的故障,每一种极限工况,每一项性能参数,都在这里被彻底验证和优化。
而在现实世界中,零号车间的技术员们只能看到他们的总工程师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时而皱眉,时而微笑,偶尔会突然醒来,给出一连串精确到不可思议的技术指令。
没人知道林舟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但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神秘"。
在当时信息闭塞的环境下,对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林舟的能力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更接近某种玄学。
飞机制造厂,同一时间。
工人们面面相觑,这是第三次返工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对他们而言完全陌生,尽管有详细的操作规程,但实际操作中还是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他放大显示屏上的局部图象,指着一条几乎看不见的细线:"这条裂纹,在复合材料中会迅速扩展,到时候整个机翼可能在高速飞行中解体。
技术员们瞪大了眼睛,这种微小的缺陷,用肉眼根本无法察觉,但在计算机模型中却清淅可见。
工人们虽然有些抱怨,但还是迅速按照新的流程调整工作。林舟的威信在厂内已经牢不可破,没人会质疑他的决定。
林舟立刻跟着陈总工来到车间另一端。一群工程师正围着一个复杂的接头部件,愁眉不展。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意识到自己差点说漏嘴,但很快调整过来:"银星的仿真结果显示,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减少95的热应力,完全满足飞行要求。
陈总工和材料专家对视一眼,似乎已经习惯了林舟的"神奇"解决方案。尽管心存疑虑,但他们还是决定尝试这个方法。
红星汽车厂,深夜。
林舟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