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走进军工部特设会议室时,满屋子的高级干部和专家们正在小声交谈。计划的季度推进会,各个子项目负责人都要汇报进展情况。
他轻轻咳嗽一声,室内立刻安静下来。突如其来的寂静——自从"碳鸟"项目成功,他在军工系统的地位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些曾经对他充满质疑的老专家们,现在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某种近乎宗教般的狂热。
林舟整了整衣领,环视了一圈与会者,目光在几位关键人物身上稍作停留——发动机研究所的王院士,航空设计院的陈总工,军方代表郑将军,以及最近从调来的监督"苍鹰"计划的高级专员李处长。
林舟按下投影仪开关,第一张幻灯片显示出一个极其复杂的机械结构图——变循环发动机的内核机部分,包括压气机、燃烧室和高温涡轮。
林舟指着投影中的一系列关键参数,语气平稳得仿佛在讨论今天的午餐菜单,而不是一项足以改变国家命运的内核技术。
发动机研究所的王院士探身向前,眼中闪铄着难以置信的光芒:"林工,这些参数我们前天才收到了最新的高温合金样品,你就已经完成了内核机设计?
不等王院士继续追问,林舟已经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飞翼构型机体的整体结构图。
林舟指向投影中一个醒目的红色局域:"这是最关键的混合材料连接局域,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特种合金的过渡带,目前我们已经解决了应力集中问题,采用渐变过渡设计,大幅提高了结构强度。
陈总工皱了皱眉,但没有继续追问。道,林舟的"计算机仿真"指的是那台神秘的"银星",一台性能远超外界认知的计算设备,它的计算结果迄今为止尚未出现过错误。
会议室内响起了一阵掌声,这个汇报乍看之下确实令人振奋。
但林舟并没有就此结束。他深吸一口气,知道接下来的话将会在这个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掌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察觉到了林舟语气中的某种变化。
会议室内瞬间变得死一般寂静,仿佛所有人都忘记了如何呼吸。
一时间,会议室内爆发出一阵混杂着震惊、质疑和不满的嘈杂声。
林舟站在讲台上,面对潮水般的质疑,神色依然平静如水。他既没有急着辩解,也没有表现出丝毫退缩,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看到气氛几乎要失控,赵部长敲了敲桌子:"安静!大家都冷静一点,让林工把话说完。
待会议室重新安静下来,林舟才开口道:"各位的顾虑我完全理解。确实,按照常规研发流程,三个月内完成验证机的制造和测试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位专家和领导的脸庞:"但是,我们不是在走常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