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特工曾在龙国某军工厂成功渗透,以电工身份获取了珍贵的技术碎片——一份被撕碎后重新拼凑的"猛龙"坦克参数表,以及一段模糊但足以看清关键细节的测试场录像。
北极熊最先进的坦克,都还在用100毫米主炮,而龙国这帮昨天还在种地的农民,居然真的造出了125毫米的巨炮?
半小时后,北极熊国防部最高机密会议室。
十几位头发花白的将军和技术专家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橡木桌旁,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份复印的情报资料。
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只有投影仪嗡嗡运转的声音。
他按下播放键,投影屏上出现了一段模糊但足以看清关键细节的录像。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在传统认知中,这种情况下坦克只有两种命运:
被炸毁,或者靠厚重装甲硬抗一下。
但画面中发生的事情让整个会议室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导弹接近坦克约50米时,坦克炮塔周围突然爆开一道刺眼的火光,形成一道微型"火墙",导弹竟然在接触坦克前就被拦截,在空中爆炸了!
火炮专家伊万诺夫喃喃道,声音中充满不可置信,
影象以四分之一速度重放,清淅地展示了整个拦截过程——坦克装甲上安装的某种传感器探测到导弹接近,瞬间激活防御系统,发射某种高速弹丸或能量束,在导弹接触坦克前将其摧毁。。
一位老元帅捂着胸口,身体微微前倾,似乎随时可能晕倒,
谢列平深吸一口气,继续报告:
如果属实,这意味着我们的反坦克武器将大幅贬值更重要的是,结合125毫米主炮和超远射程火控系统,&039;猛龙&039;的综合技术水平可能领先我们至少十年。
十年?会议室里的温度似乎骤降到了冰点。
他一拳砸在桌上,木质桌面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再等下去,西伯利亚的铁轨都要铺向莫城了!
……
北极熊国防部情报中心,谢列平将军办公室。
谢列平没有说话,只是打开了投影仪。
特工队长们互相对视一眼,眼中都是凝重。
当特工们离开后,谢列平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这是直通北极熊高领导层的专线。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批准。但记住,绝对不能留下北极熊的痕迹。
谢列平放下电话,额头上渗出冷汗。
谢列平拿起桌上的照片,那是情报人员好不容易弄到的"林工"模糊侧影。
照片中,一个年轻人站在坦克旁,表情平静而自信,眼神中透着一种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从容。
……
西北戈壁,金银滩秘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