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林舟的提议确实能大大加速项目进展;
另一方面,这实在太冒险了,一旦失败,不仅浪费了宝贵的59式坦克,更会给整个"银星工程"泼一盆冷水。
消息如同一阵旋风,迅速传遍了军工系统。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大部分工程师都站在钱德胜一边。
李强环顾四周,发现连一些原本持中立态度的同志,此刻也是一脸怀疑。
争论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最终以钱德胜愤然离席结束。
连支持林舟的李强,此刻心里也打起了鼓。改造59式去验证那些超前技术,确实是个冒险举动。一个月时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与军工部的激烈争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轧钢厂那个偏僻角落的秘密车间,此刻却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一辆崭新的59式坦克停在车间中央,周围架设了脚手架和工作平台。
二十多名工人和技术人员分成几组,各自负责不同部位的拆解工作。
工人们手脚麻利,很快就将59式的100毫米炮拆了下来,露出光秃秃的炮塔内部。
接下来的几天,车间里昼夜不停地工作着。
表面上看,进展确实很快——原有炮塔被切割扩大,为125毫米炮预留了更大空间;
底盘被加固,发动机舱重新布线;
一个看起来颇为粗糙的计算机柜和几个大号显象管被安装进狭小的车内空间,作为火控系统的"外壳";
炮塔周围焊接了奇怪的支架,据说是为了安装复合装甲模块。
但最让人惊讶的是,明明看起来工作量巨大,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改造,却在林舟的指挥下"神速"推进。
这个猜测并非没有道理。
事实上,林舟确实在秘密操作。
每天深夜,当大部分工人离开后,林舟就会锁上车间大门,独自或仅带苏雅一人,进行真正的"魔改"工作。
小世界空间里,那些提前准备好的高科技部件正等待着安装——精心加工的125毫米滑膛炮管,配套的炮闩和抽烟设备;
一块块预制的复合装甲模块
林舟穿梭于坦克与小世界之间,将这些超前的部件一一安装到59式的"壳子"里。
那些白天安装的粗糙设备,多半只是伪装,真正的精密系统被巧妙地隐藏在其中。
苏雅点点头,不再追问。她选择无条件信任这个神秘而又才华横溢的男人。
改造进入第三周,外界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然而在那个秘密车间里,进展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快。。
第二十五天,动力系统安装完毕并进行了初步测试。
那台大功率多燃料柴油机激活时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振动小得出奇,功率输出却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瞠目结舌。
林舟不置可否,只是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