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厂长深吸一口气,终于勉强找回了一点理智:"王部长,这这确实超出了我的想象。这种水平的发动机,即使放在国际上也是顶尖的!我不明白,一个轧钢厂的工程师,是怎么"
他的话没说完,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眼神中满是不解和困惑。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发动机带来的震撼中时,林舟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拍了拍旁边那辆伏尔加:
空气瞬间凝固!
赵部长、王部长、周厂长及其团队,所有人齐刷刷扭头看向林舟,表情彻底失控——眼珠子要瞪出来,下巴仿佛要掉到地上。
他觉得林舟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挑战他的认知极限。
一个轧钢厂的工程师,不声不响搞定了汽车最内核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改造?
还说得如此轻描淡写,好象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说得轻松,但每一句话都象重锤般击打在周厂长心上。
这些改进,可不是随便哪个工程师动动笔就能搞定的!
汽车三大件的改造,即使在他们汽车厂,也需要几十人的团队,历时数年才可能完成!
他感觉自己的认知世界正在崩塌。
空调系统!
那可是连他们正在仿制的北极熊高级轿车都没完全普及的豪华配置!
更不用说电动车窗了,那在国内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而林舟,这个轧钢厂的年轻工程师,居然把这些尖端技术称为"小玩意儿",说得象是在谈论给自行车换个铃铛那么简单!
周厂长感觉一阵眩晕,不得不扶住旁边的工作台才稳住身形。
他不禁在心中质问:这还是他所熟悉的那个世界吗?
一个轧钢厂的工程师,何德何能,能把汽车行业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当成"顺便"就能搞定的小事?
他的语气中既有怀疑,又有一丝隐隐的期待——如果这是真的,那将是何等震撼的技术飞跃!
林舟微微一笑,眼中闪铄着自信的光芒:"当然,所有零件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装车了。要不要现在就开始?
周厂长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彻底重塑。
原本以为自己站在国内汽车技术的顶峰,可现在看来,他甚至无法理解眼前这个年轻人随口说出的"顺便"二字,到底包含了多少超越时代的技术奇迹。
他几乎是冲到电话前,拿起话筒,拨通了汽车厂的号码。
电话一通,他立刻语速飞快地下达指令:
挂上电话,周厂长深吸一口气,转向林舟:
王部长和赵部长在一旁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兴奋和期待。
这种级别的技术革新,能亲眼见证简直是三生有幸!
等待的时间里,林舟开始整理改装需要的图纸和工具。
他从实验室的柜子里取出几摞整齐的设计图和技术说明,又指挥工人们将早已准备好的各种零部件运到现场。
每搬来一件新零件,周厂长的团队就围上去仔细研究,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