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卢鸡代表团的一位专家也轻声嘲笑:"看那控制台,简直象个玩具。
林舟不以为意,径直走到机床前,按下激活键。机器发出平稳的嗡嗡声,开始运转。
林舟示意几位国际专家上前查看。他拿出一卷打孔纸带,装入机器。我们简化了编程系统,用图形化界面替代了复杂的代码。即使是初次接触的操作员,一周培训就能熟练使用。
施密特走上前,狐疑地审视着控制台。出乎他意料的是,龙国的数控系统确实与西方设计有很大不同——按钮更大,标识更明确,操作流程极其直观。
施密特尤豫了一下,还是按照林舟的指示操作起来。令他惊讶的是,仅仅几分钟,他就基本掌握了操作要领,机床开始按照他的指令加工一个简单零件。
这番介绍引起了第三世界国家代表的极大兴趣。对这些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说,机器易用易修比绝对精度更重要。
场内再次骚动起来。虽然数控机床没有钢材那样的绝对优势,但这个价格加之易用性和维护便捷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致命吸引力。
施密特若有所思地盯着机床,轻声对身边的同事说:"龙国人比我想象的聪明。他们没有一味追求高端,而是针对市场须求做了精准定位。这种机床对西方市场吸引力有限,但对发展中国家"
台下议论纷纷:
林舟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有种莫名的成就感。前世作为一名工程师,他深知技术并非越复杂越好,而是要契合实际须求。的产品,正是他穿越者优势的最佳发挥。
场内突然安静下来。自动化生产线,这在六十年代初期是极其前沿的概念,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只有少数顶尖工厂拥有初级自动化设备。
他打了个手势,展厅侧面的大幕缓缓拉开,露出一条中型自动化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占地约二十平方米,由多个工作站组成,通过传送带连接。整个系统看起来紧凑而高效,每个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
西方专家们瞪大了眼睛,他们从未想过龙国能展示出如此规模的自动化设备。
随着林舟的一声令下,整条生产线轰然激活。从原材料输入到成品输出,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每个工作站精准执行各自的任务,没有丝毫停顿或错误。